大麦哲伦星系在哪里

大麦哲伦星系在哪里,第1张

麦哲伦星系也叫大麦哲伦云,简称大麦云,是本星系群中著名的河外星系之一,属矮星系。

大麦云是银河系众多卫星星系中质量最大的一个,位于剑鱼座和山案座交界处,距离约16万光年,直径大约是银河系的1/20,恒星数量约是银河系的1/10(约100亿颗)。

大麦云是南天天体,位于山案座和剑鱼座两个星座的边界之间。在北半球是看不到的。

大麦哲伦星系的形态类似不规则星系,但似乎又有一些螺旋结构的痕迹。有些推测认为大麦哲伦星系以前是棒旋星系,受到银河系的引力扰动才成为不规则星系,因此在中央仍保有短棒的结构。

像很多不规则星系一样,大麦哲伦星系中存在丰富的气体和星际物质,并且正在经历着明显的恒星形成活动。

大麦哲伦星云离我们约180,000光年,小麦哲伦星云离我们也有210,000光年,而左下方的明亮的星,是船底座α老人星,是银河系的居民,离我们仅仅310光年。大小麦云都在南半天球距离南天极大约20°左右的地方。大麦云位于剑鱼座与山案座两个星座的交界处,跨越了两个星座,占据了8°×7°的天区,相当于 200多个满月的视面积。小麦云位于杜鹃座,占据了4°×2°的天区,相当于30个满月的视面积。大麦云和小麦云之间相距大约20°。在南半球看大小麦云,一年四季,它们都高高地悬挂在南天天顶附近,争相辉映,从不会落到地平线以下。就像我们在北半球看北斗七星永远不会落到地平线以下一样。它们是南天的一对瑰宝。可惜的是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都看不见它们,在中国南沙群岛一带,也只能在非常接近南方地平线的地方寻找到它们。

麦哲伦星云属于小且不规则星系,是银河系的卫星星系,每15亿年绕银河系轨道转一圈。正因它如此的没有标准固定的形状,麦哲伦星云成了南半球争议最多的天体,甚至是最能激发人们幻想的天体。有天文学家表示,麦哲伦星云似乎会与宇宙中存在的暗物质相互作用,形成星系弯曲。

什么是星系弯曲呢?我想这个就比较难解释了,简单点的说法是邻近星云的运行可能对我们生存的银河系造成影响,就像地毯的另一头鼓动,能造成类似波浪一样的形状扭曲,目前银河系银盘已经变成碗状了。

南半球最著名的天体,除了艳丽如玫瑰的钥匙孔星云、闪耀的南十字星座外,就属在在大、小麦哲伦星系。这两个天体在中国大陆的纬度是看不见的,它们是”本银河系”的卫星星系,和仙女座大星系(M31)旁边的M32与NGC205一样是大星系身旁的小星系。LMC距离地球16万光年,SMC距离地球19万光年。

德国业余天文同好来到澳洲观星时,还曾经将LMC与SMC误认为是天上的两朵”云”,怎么风吹不走?一时传为笑谈。SMC旁的NGC104星是另一个观赏的好目标,LMC旁的蜘蛛星云更不容你错过。

麦哲伦云像我们的银河一样,也包括气体和恒星。大麦云属矮棒旋星系或不规则星系,质量为银河系的1/20。小麦云属不规则星系或不规则棒旋矮星系,质量只及银河系的1/100。麦哲伦云中的气体含量丰富;中性氢质量分别占它们总质量的 9%和32%,都比银河系的大得多。这表明它们的演化程度不如银河系高。它们的星际尘埃含量比银河系中的少,而年轻的星族Ⅰ的天体则很多,有大量的高光度 O-B型星;此外,还观测到新星、超新星遗迹、X射线双星等天体。如1987年2月23日发现大麦哲伦云中一颗超新星 (SN 1987A),它的最大亮度是太阳的25亿倍,被认为是383年来最亮的超新星。麦哲伦云围绕着银河系的轨道每15亿年转一圈。每到离银河较近时,它的恒星和气体都会在银河系引力作用下发生变化。小麦哲伦云现在已被撕裂,它的恒星将成为银河系的一部分。大麦哲伦云最终也将是这种命运。

大麦哲伦和小麦哲伦星云是距离银河系最近的两个邻居。几百年来,这两个星云一直被认为是银河系的伴星系。但是哈佛的天体物理学家Gurtina Besla和他的同事的最新研究表明:麦哲伦星云是最近才到来的,并且是第一个到银河系的参观者。

这两个星云从外观上看不仅不规则,而且就像火山云。其中大麦哲伦星云距离地球160000光年,直径大约为银河系的1/20;小麦哲伦星云距离地球200000光年,大小只有银河系的几百分之一。

早在很多年以前,宇航员宣称麦哲伦星云穿过银河系的三维速度场比以前大得多,对于这种现象,有两种解释:1)银河系比以前穿过的要大得多2)麦哲伦星云不受银河系的重力场约束。可是Besla和他的同事做的进一步研究证实了第二种观点,并且他们宣称,麦哲伦星云是第一次经过银河系。

不过这样的观察结果仍然有着商酌。因为如果以银河系为参照平面,其翘曲的纵深上下可达10000光年。但是这两个星云仅仅10或30亿年以前才到过一次,所以它们的重力潮汐是不可能引起这样的翘曲的。面对这样的情况,Besla说:“我们仍有许多谜底还未解开,当一个答案出现的时候,也许将会产生更多的问题。”

河外星系有仙女座星系,大麦哲伦星云和小麦哲伦星云等。

河外星系,是指在银河系以外,由大量恒星组成星系。因为距离遥远,在外表上都表现为模糊的光点,因而又被称为“河外星云”。河外星系与银河系一样也是由大量的恒星、星团、星云和星际物质组成。观测到的星系有1000亿个之多,如1518---1520年葡萄牙人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南半球,在南天空肉眼发现了两个大河外星云(河外星系)命名为:大麦哲伦星云和小麦哲伦星云,它们是距银河系最近的河外星系,而且和银河系有物理联系,组成一个三重星系。

人们又观测到大约10亿个同银河系类似的星系。按照它们的形状和结构,可以分为:旋涡星系、棒旋星系、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人们估计河外星系的总数在千亿个以上。最通用的河外星系分类法是1926年哈勃提出的。

河外星系的发现将人类的认识首次拓展到遥远的银河系以外,是人类探索宇宙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大麦哲伦星云离我们约180,000光年,小麦哲伦星云离我们也有210,000光年。

顺便说下,在南半球看大小麦云,一年四季,它们都高高地悬挂在南天天顶附近,争相辉映,从不会落到地平线以下。就像我们在北半球看北斗七星永远不会落到地平线以下一样。

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进行的研究表明,我们的星系正在与最大的卫星星系“大麦哲伦星云”进行大规模合并。

就像月亮绕地球旋转,地球绕太阳旋转一样,星系相互绕行。

例如,有50多个卫星星系围绕我们自己的银河系运行。其中最大的是大麦哲伦星云(或称LMC),这是一个大型矮星系,类似于南半球夜空中的微弱云。

大麦哲伦星云是银河系的一个卫星星系,距离约为160000光年,直径大约是银河系的1/20,恒星数量约为1/10(大约是100亿颗恒星)。虽然比大多数星系为大,但在讨论银河系的时候也会被当做矮星系。

由加州大学里河滨分校的科学家领导的天文研究发现,绕银河系运行的几个小型或“矮星”星系很可能是从大麦哲伦星云脱离出来的,包括数个超微弱的矮星,例如Carina和Fornax。

研究人员利用盖亚太空望远镜收集的有关附近几个星系运动的新数据,并将其与最新的宇宙学流体力学模拟进行对比,发现了这一大规模合并。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团队使用了大麦哲伦星云在天空的位置以及诸如暗物质等物质的预测速度,发现至少有四个超微弱的矮星和两个经典的矮星Carina和Fornax曾经是大麦哲伦星云的卫星。

研究人员报告称,通过正在进行的合并过程,规模更大的银河系利用其强大的引力场将大麦哲伦星云撕裂并偷走了这些卫星。

物理学和天文学助理教授劳拉·塞勒斯(Laura Sales)说:“这些研究结果是我们宇宙学模型的重要证实,该模型预测宇宙中的小矮星系也应被一群较小的微弱星系同伴所包围。这是我们第一次能够将结层次结构映射到这种微弱和超微弱的矮星。”

这些发现对大麦哲伦星云的总质量以及银河系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塞勒斯说:“如果直到最近才有那么多矮星与大麦哲伦星云相伴,那意味着10亿年前银河系卫星种群的性质完全不同,这将影响我们对最微弱的星系如何形成和演化的理解。”

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11 月的《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 。

矮星系是小型星系,包含数千到数十亿颗恒星。研究人员使用了“现实环境中的反馈”项目中的计算机模拟,显示出大麦哲伦星云和与其类似的星系拥有许多微小的矮星系,其中许多根本不包含恒星,只有暗物质,科学家认为这种物质占了宇宙质量的大部分。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塞勒斯研究小组的研究生伊森·贾恩(Ethan Jahn)说:“大量的小矮星系似乎表明大麦哲伦星云的暗物质含量非常大,这意味着银河系正在经历其 历史 上规模最大的合并,其伙伴大麦哲伦星云带来了多达三分之一的合并。”

贾恩解释说,大麦哲伦星云所拥有的微小矮星系的数量可能比天文学家先前估计的还要多,而且许多微小卫星云都没有恒星。

他说:“小星系很难测量,实际上一些已知的超微弱矮星系可能与大麦哲伦星云有关。我们也有可能发现与大麦哲伦星云相关的新的超微弱矮星系。”

贾恩解释说,矮星系可以是较大星系的卫星,也可以是“孤立的”星体,它们独立存在,且独立于任何较大天体。大麦哲伦星云以前是孤立的,但它是被银河系的引力捕获的,现在是它的卫星。

他说:“在被银河系捕获之前,大麦哲伦星云至少拥有七个自己的卫星星系,包括南部天空中的麦哲伦星云。”

接下来,研究小组将研究大麦哲伦星云大小星系的卫星如何形成恒星,以及它们与暗物质质量的关系。

贾恩说:“看看它们的形成方式是否与银河系星系的卫星不同会很有趣。”

大麦哲伦星云,又称大麦哲伦星系(Large Magellanic Cloud 简写为LMC)在南半天球距离南天极约20°左右的地方,位于剑鱼座与山案座两个星座的交界处,跨越了两个星座,占据了11°×9°的天区,相当于300多个满月的视面积。环绕着我们的星系-银河系运转,距离约为163万光年,直径大约是银河系的1/5,恒星数量约200亿颗。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都看不见它们,在我国南沙群岛一带,也只能在非常接近南方地平线的地方寻找到它们,中心的超级黑洞比太阳质量高200万倍。

以上就是关于大麦哲伦星系在哪里全部的内容,包括:大麦哲伦星系在哪里、麦哲伦星云的观测、河外星系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5818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