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文来看,作者认为拿来主义者应该怎样去"拿

从选文来看,作者认为拿来主义者应该怎样去"拿,第1张

拿来主义一词是鲁迅首创的。不过鲁迅的拿来主义与五四运动时期的一味模仿不同,他的拿是有选择的拿,为我所用的拿,不亢不卑的拿。“一切好的东西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外国好的东西、对中国的进步有益的东西都应该吸收,这应该是拿来主义的真实意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拿来主义也未尝不可。很多人知道鲁迅的“拿来主义”主张,但鲁迅所说的“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关心”则了解的人较少了。

鲁迅写作这篇文章时,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政治极为黑暗、斗争极为复杂的时期。1931年“九一八”事件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加深了对我国的侵略,而当时中央政府却奉行“不抵抗”政策,以全部力量投入了“围剿”红军的反革命军事行动。

日本帝国主义为达侵略目的大肆鼓吹“王道乐土”,说建立“东亚新秩序”就是“恢复孔子之教”,就可见一斑。这就表明,当时的中国社会,对于我国进步的文化是采取拒绝即“关门”的态度,在强大的帝国主义势力面前则一方面将自己的宝贵财产呈献上去,另一面又听任人家的“赐予”和影响。

在当时的形势下,鲁迅写了许多杂文,直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包括军事侵略和文化侵略)和反动当局卖国投降,更在文化战线上积极作战,对许许多多具体事情(具体的人、事、作品、思想及种种问题)作出了及时的反应。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拿来主义》是一篇不朽之作,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时间虽已过半个多世纪,但读来仍感亲切。显然,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中,需要人们去重视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毫无疑问,读者们需要“拿来主义”。

对于广大青年来说,正是在学科学长知识的时期,更需放开眼界,博采众长,尽量丰富自己,这就要“拿来主义”。读者应记住鲁迅在结束本文时的话:“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青年时代,深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18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奠定了其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拿来主义

以上就是关于从选文来看,作者认为拿来主义者应该怎样去"拿全部的内容,包括:从选文来看,作者认为拿来主义者应该怎样去"拿、鲁迅《拿来主义》的创作背景、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5784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