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刺少的鱼:罗非鱼、鲶鱼、银鱼、鲈鱼、石斑鱼。
1、罗非鱼
罗非鱼是我国主要养殖水产品。其肉质鲜美,少刺,蛋白质含量高,富含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素有“白肉三文鱼”、“21世纪之鱼”之称,近年已成为养殖、加工、出口的热点之一。
2、鲶鱼
又名胡子鱼、塘鲺。显著特征是周身无鳞、体表多黏液、头扁口阔、上下颌各有4根条胡须,分布广泛,主要产于长江和珠江流域,仲春至仲夏(4~7月)为最佳食用季节。鲶鱼是肉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少刺、美味浓郁,富含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丰富。
3、银鱼
又称银条鱼、面条鱼。分布于我国山东至浙江沿海。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银鱼是极富钙质、高蛋白、低脂肪食的鱼类,基本没有大鱼刺,适宜小孩子食用。据现代营养学分析,银鱼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并认为银鱼不去鳍、骨,属“整体性食物”。
4、鲈鱼
又称花鲈、寨花、鲈板、四肋鱼等,俗称鲈鲛,与黄河鲤鱼、鳜鱼及黑龙江兴凯湖大白鱼并列为“中国四大淡水名鱼”。体长侧扁,下颌长于上颌,肉坚实呈蒜瓣状,一般体长30-40cm,体重400-1000g,已成为名贵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
5、石斑鱼
生活在海边石头缝隙,有海中鲤鱼之称,实际上食用价值和味道高于鲤鱼。比常见鱼类价格偏贵。石斑鱼鱼刺很少,并且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洁白,类似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石斑鱼又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被港澳地区推为中国四大名鱼之一。
鱼刺较少的有:鲅鱼,黄花鱼,鳕鱼,比目鱼,带鱼等。
鱼刺的多少,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鱼类的进化。进化主要是环境因素造成的,比如生活在高水压中的鱼一般刺都小,所以深海鱼都是小刺。海鱼比较高级,所以刺相对较少,淡水鱼比较低级,刺较多。
淡水鱼有许多的小刺,它们是肌间刺,分布于椎体两侧肌隔中的小骨,其数目会随着鱼类进化逐渐减少,直至消失。鲤鱼、鲫鱼、花白鲢、草鱼等鲤科鱼类,进化程度低,小刺多。鲈鱼、淡水鲳、鳜鱼、鲶鱼、鲑鳟鱼、罗非鱼(福寿鱼)、黑鱼、鲶鱼等进化程度高,无小刺。另外,肉质的差异也与肌间刺有关。
海水鱼中,沿海常吃的带鱼、鲅鱼、扒皮狼、黄花鱼、石斑鱼、龙利鱼、多宝鱼等刺较少,深海鱼刺更少适合做鱼排、鱼堡、西餐等。刺少的鱼适合红烧和清蒸,清蒸鲈鱼、红烧带鱼,美味又营养。
淡水鱼和海水鱼的刺多部位不一样。
淡水鱼主要防水面上方的敌人,因为淡水域一般比较浅,鱼刺集中在背上。
常吃的海水鱼是海里中上层水域的鱼,这些鱼更需要防御的是来自下方的敌人,所以鱼刺集中在肚腹。
另海水中鱼需要抵御的外界压强更大,所以多是大而粗、稀疏的骨架,大型的鱼类(如鲨鱼)就进化成了软骨鱼类。
以下的鱼刺都比较少。
1、罗非鱼(非洲鲫鱼)
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原指以莫桑比克为模式产地的口孵非鲫属鱼类物种:莫桑比克口孵非鲫(学名:Oreochromis mossambicus),现为慈鲷科非鲫属及口孵非鲫属等属数种鱼类的共同俗称;英文里统称为Tilapia。现在它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且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份含量的咸水中,也可以存活于湖,河,池塘的浅水中。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且对溶氧较少之水有极强之适应性。绝大部分罗非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
2、桂鱼(学名:鳜鱼)
桂花鱼,鮨科鳜属。体较高而侧扁,背部隆起。口大,下颌明显长于上颌。上下颌、犁骨、口盖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小齿,前鳃盖骨后缘呈锯齿状,下缘有4个大棘;后鳃盖骨后缘有2个大棘。头部具鳞,鳞细小;侧线沿背弧向上弯曲。背鳍分二部分,彼此连接,前部为硬刺,后部为软鳍条。体黄绿色,腹部灰白色,体侧具有不规则的暗棕色斑点及斑块;自吻端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狭长的黑色带纹。
3、鲈鱼
中文里有许多种鱼类都可以被称为鲈鱼,其中最常见的有四种,分别是:海鲈鱼,学名日本真鲈,分布于近海,及河口海水淡水交汇处。松江鲈鱼,也称四鳃鲈鱼,属于降海洄游鱼类,最为著名。大口黑鲈,也称加州鲈鱼,从美国引进的新品种。河鲈,也称赤鲈、五道黑,原产新疆北部地区。
4、青鱼
青鱼是一种颜色青的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长江以北较稀少;它是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里的重要渔业资源和各湖泊、池塘中的主要养殖对象,为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
5、昂刺鱼 (学名:黄颡鱼)
黄颡 (读音:sǎng )鱼,学名: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 1846),为鲿科,黄颡鱼属的一种鱼类。体长约20cm,腹面平直,体后半部侧扁,尾柄较细长。头大且扁平,吻短,圆钝,上、下颌略等长,口大,下位,两颜及腭骨上有绒毛状齿带。眼小,侧位。须4对,鼻须末端可伸至眼后,上颌须1对,最长,颐须2对,较上颌须短。体裸露无鳞,侧线完全。杂食,主食底栖小动物、小虾、水生小昆虫和一些无脊椎动物等。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
6、 鲶鱼 (俗称:塘虱)
鲶鱼,同鲇鱼。分种较多,常见有鲶鱼(土鲶)、大口鲶鱼、胡子鲶(塘鲺)、革胡子鲶(埃及胡子鲶)客家俗称塘滑鱼。
鲶鱼,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辐鳍鱼纲-鲶形目-鲶科-鲶属-鲶鱼种。嘴上共4根胡须,上长下短,肉食性,多为野生,对水质要求不高,可人工养殖。生长速度较快,某些品种能长到很大。
淡水鱼资料:
广义的说,系指能生活在盐度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的鱼类就可称为淡水鱼。 狭义的说,系指在其生活史中部分阶段如只有「幼鱼期」或「成鱼期」,或是终其一生都必须在淡水域中渡过的鱼类。世界上已知鱼类约有26000多种,淡水鱼约有8600余种。我国现有鱼类近3千种,其中淡水鱼有1000余种。
世界上已知鱼类约有26000多种,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大类,约占脊椎动物总数的481%。它们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洋里,淡水鱼约有8600余种。我国现有鱼类近3千种,其中淡水鱼有1000余种。
以上就是关于哪种鱼刺少全部的内容,包括:哪种鱼刺少、什么鱼刺少啊、除了鲶鱼,什么淡水鱼的刺最少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