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
解析:
迪亚士
“好望角”的意思是“美好希望的海角”,但最初却称“风暴角”。它是位于非洲西南端的非常著名的岬角。
好望角是世界航线上著名的风浪区,经常有船只在此遇上风暴沉没。
1486年葡萄牙著名探险家巴陀罗姆·迪亚士奉葡萄牙王若奥二世之命,率探险队沿非洲西岸南航,寻找通往东方的航路,首次到达非洲南端,在那里遇到特大风暴。他乘坐的三桅帆船在惊涛骇浪中几乎沉没,最后漂到无名岬岛靠岸,并被迫返航。迪亚士就将其称做“风暴角”。回国后,迪亚士向国王汇报了到达“风暴角”的情况,国王认为这样的命名会挫伤航海家探险的积极性,不利于进一步探险通往印度的航路,所以他于1487年将“风暴角”改为“好望角”(CapeofGoodHope)。现在,好望角的名字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典故流传世界。
1487年8月,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奉葡萄牙国王若奥二世之命,率两艘轻快帆船和一艘运输船自里斯本出发,再次踏上远征的航路。他的使命是探索绕过非洲大陆最南端通往印度的航路。迪亚士率领的船队首先沿着以往航海家们走过的航路先到加纳的埃尔米纳,后经过刚果河口和克罗斯角,约于1488年1月间抵达现属纳米比业的卢得瑞次。船队在那里遇到了强烈的风暴。苦于疾病和风暴的船员们多数不愿继续冒险前行,数次请求返航。迪亚士力排众议,坚持南行。船队被风暴裹挟着在大洋中飘泊了13个昼夜,不知不觉间已经绕过了好望角。风暴停息后,对具体方位尚无清醒意识的迪亚士命令船队掉转船头向东航行,以便靠近非洲西海岸。但船队在连续航行了数日之后仍不见大陆。此时,迪亚士醒悟到船队可能已经绕过了非洲大陆最南端,于是他下令折向北方行驶。1488年2月间,船队终于驶入一个植被丰富的海湾,船员们还看到土著黑人正在那里放牧牛羊,迪亚士遂将那里命名为牧人湾(即今南非东部海岸的莫塞尔湾)。迪亚士本想继续沿海岸线东行,无奈疲惫不堪的船员们归心似箭,迪亚士只好下令返航。 在返航途中,他们再次经过好望角时正值晴天丽日。葡萄牙历史学家巴若斯在描写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时写道:“船员们惊异地凝望着这个隐藏了多少世纪的壮美的岬角。他们不仅发现了一个突兀的海角,而且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感慨万千的迪亚士据其经历将其命名为“风暴角”。 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再率船队探索直通印度的新航路。当年11月27日,达·伽马的船队再次绕过好望角,次年5月20日驶抵印度西海岸重镇卡利库特。又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达·伽马约于1499年9月1日前后返回里斯本。 “好望角”一名的由来有着多种说法。最常见的说法有两种:一说为迪亚士1488年12月回到里斯本后,向若奥二世陈述了“风暴角”的见闻,若奥二世认为绕过这个海角,就有希望到达梦寐以求的印度,因此将“风暴角”改名为“好望角”;另一种说法是达·伽马自印度满载而归后,当时的葡王才将“风暴角”易名为“好望角”,以示绕过此海角就带来了好运。
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率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good hope)
1487年8月,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Bartolomeu Dias)率探险队奉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之命从里斯本出发,探索绕过非洲大陆最南端通往印度的航路,寻找一条通往马可波罗所描述的东方“黄金乐土”的海上通道。当船队航至大西洋和印度洋交界的水域时,海面狂风大作,惊涛骇浪,几使整个船队覆没。最后巨浪把幸存船只推到一个未名岬角上,此舰队遂延存下来。迪亚斯将此地名命为“风暴角”。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将“风暴角”改称“好望角”,从此好望角成为欧洲人进入印度洋的海岸指路标。
0
摘口罩步骤:
1、在摘口罩之前,需要认真的清洗手,把手洗的干干净净的。
2、然后在摘口罩的时候,不要用手碰到口罩的外层,以免污染手。
3、同时也不要用手来接触口罩的内层,以免对口罩造成污染。
4、在摘口罩的时候不要两个手一起摘,而是用一只手拉口罩的绳轻轻的摘下口罩。要从一侧耳朵开始,把挂在耳朵上的口罩带子摘下来,然后再摘下另一只耳朵上面的带子。
扩展资料:
摘口罩的注意事项
1、不要触碰口罩的外表面,因为可能会感染自己;
2、不要触碰口罩的内表面(自己是病人),因为可能会感染别人;
3、不要触碰别人使用过的口罩,因为可能会交叉感染;
4、不要直接放到包里、兜里等处,因为可能存在持续感染风险。
以上就是关于好望角是谁发现的全部的内容,包括:好望角是谁发现的、历史上,谁最先发现了好望角、哪位葡萄牙航海家发现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