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桓县属于哪个市

襄桓县属于哪个市,第1张

山西省的长治市。<br>襄垣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辖区正中,太行山西麓,上党盆地之北,东以仙堂山、黄岩山与黎城县分界;西以石磴山和沁县相连。襄垣县南以五阳山、麓台山、磨盘山、五赞山分别与潞城区、潞州区、屯留区接壤;北和武乡县为邻。其县城位于长治市主城区北约50公里。

人物生平 惊险即位

齐襄公时,国政混乱。管仲、召忽保护公子纠逃到了鲁国,鲍叔牙保护小白逃到莒国。襄公十二年(前686),公孙无知杀齐襄公,自立为君。次年,雍林人杀无知,并讨论重立君主。高、国两家事先先暗地通知了小白回国。鲁国听说以后也发兵送小白的哥哥公子纠回国,派管仲带兵堵截住莒国到齐国的路,管仲一箭射中小白带钩。小白假装倒地而死,管仲派人回鲁国报捷。鲁国于是就慢慢地送公子纠回国,过了六天才到。这时小白已兼程赶回齐国,高萘⑺为国君。是为桓公。

管仲改革

桓公被射中带钩,装死迷惑管仲。躲在帐篷车里日夜兼程赶回齐国,又有齐国贵族国、高两氏支持,成为国君,即位以后发兵攻击鲁国,在乾时(今桓台)大战,鲁军

败走。鲍叔牙给鲁侯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公子纠是齐君的兄弟,不忍杀他,请鲁国自己杀他。公子纠的老师召忽、管仲是仇人,请鲁国把他们送来,剁成肉泥。如不从命,将要出兵讨伐鲁国。”鲁人害怕,杀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被囚禁。桓公要杀管仲,鲍叔牙劝说:“臣幸运地跟从了君上,君上现在成为了国君。如果君上只想治理齐国,那么有叔牙和高菥凸涣恕H绻君上想成就天下霸业,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盛,不可以失去他。”桓公听从他的建议,假装要杀仇人,把管仲接到齐国。桓公和管仲谈论霸王之术,大喜过望,以其为大夫,委以政事。

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君臣同心,励精图治,对内整顿朝政、例行改革,对外尊王攘夷,存亡续绝。这一时期,起用了一批各有所长、尽忠职守的出色人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桓管五杰”。桓公十四年(前672),陈历公子完,即田完,逃到齐国,桓公想任命他为卿,他不接受,桓公就任命他为工正。

东征西讨

攻灭谭遂两国、北杏会盟

由于桓公逃亡时经过了谭国,谭国待桓公不好,于是桓公二年(前6

84)出兵灭掉了谭国,谭国君主逃向了莒国。齐桓公五年(前681年),齐、宋、陈、蔡、邾等五国国君在齐国的“北杏会盟”,旨在协力平息宋国内部争夺君位的变乱,齐国首开以诸侯身份主持天下会盟的记录,齐桓公的威望在诸侯中开始不断提高。会盟前曾邀遂国国君入盟,遭到拒绝。“北杏会盟”结束后,齐桓公吞灭遂国。

与鲁会盟

桓公五年(前681),攻打鲁国,鲁国失败,鲁庄公请求割让城池平息战争,桓公答应了,并与鲁在柯地会盟。会上,鲁庄公的臣子曹沫拔出宝剑,劫持了齐桓公,要求齐国归还鲁国在齐鲁边境上的汶阳之田。

齐桓公答应曹沫的要求。事后,齐桓公想不归还土地而且杀掉曹沫。管仲劝谏说:“不给汶阳之田,只是逞一时之快。失信于诸侯,天下人就不帮我们了!”最后齐桓公将汶阳之田还给了鲁国。诸侯们知道了这件事情,都认为齐桓公有信誉,渐渐地都想依附齐国了。

鄄地会盟

齐桓公六年(前680),曾参加“北杏会盟”的宋国背叛盟约,齐桓

公约请曾参加“北杏会盟”的陈、蔡二国一起出兵伐宋。齐桓公先派人带着丰盛的礼物去朝拜周天子,说宋国不尊重周天子,随便废立国君,请周天子兴师问罪。周天子想借齐国的力量来树立天子威望,遂答应齐桓公要求,派大夫单伯带部分兵力,会同齐、陈、蔡三国合兵伐宋。宋国看到齐国打着周天子的旗号来讨伐,不想背负抗御王师、与天子作对的罪名,请求归顺王室、与诸侯和好。齐桓公觉得“拉大旗作虎皮”的办法比自己直接出兵更有效,便又在第二年冬天,拉着周天子的代表单伯,约集卫、郑、宋三国国君一起在鄄地会盟,各国看到周天子支持齐国,诸侯国君遂共推齐桓公为盟主,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开始确立。

幽地会盟

齐桓公八年(前678),齐又约集鲁、宋、陈、卫、郑、许、滑、滕等国在“幽地会盟”。会上大家再推齐桓公为盟主,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救援燕国

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山戎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出兵讨伐山戎救援燕国,一直打到孤竹才回师。燕庄公于是送齐桓公回国一直送到了齐国的境内。桓公说:“不是天子,诸侯相送不能出境,我不可以对燕无礼。”于是把燕君所到的地方割给了燕国,叮嘱燕君学习召公为政,像周成王、周康王时一样给周朝纳贡。诸侯听说此事,都拥护齐国。

重建邢卫

齐桓公二十七年(前659)春,齐、宋、曹三国之君各率本

国兵马共同救邢。狄人退兵后,三国决定把邢国迁得离狄族远些,齐桓公帮助邢国把都城迁到靠近齐国较为安全的夷仪(今聊城西南)。不久,狄人又侵犯卫国,齐桓公考虑到卫国已是君死国灭,要重新建国,便于第二年(前658)春在楚丘帮助卫国筑新城,使得卫国在黄河南岸重建国都。

召陵之盟

齐桓公二十九年(前657),桓公和蔡姬在水中游玩,蔡姬晃船,桓公心怕,阻止蔡姬。蔡姬不听,晃个不停。齐桓公出船,大发雷霆,把蔡姬送了回去。蔡国也不高兴,把蔡姬又嫁给别人。桓公发怒,兴兵讨伐。秋,楚国进攻郑国,齐桓公约集各国国君在“阳谷会盟”,商讨伐楚救郑。齐桓公三十年(前656年)春,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国联军先对楚国的盟国蔡国实行军事行动;接着,齐桓公率大军联合进攻楚国。两者相持不下,通过外交谈判,楚国答应遵守诸侯的本分,恢复向周天子纳贡。于是齐桓公和各小国诸侯共同与楚国在召陵订立盟约,互相结盟,各自退兵,史称“召陵之盟”。

洮之会

齐桓公三十一年(前655),周王室发生更立太子之事。周惠王已立王子郑为太子,因惠后喜欢小儿子带,周惠王便欲废郑立带。周惠王死后,齐桓公约集鲁、宋、卫、许、曹、陈等国在洮会盟,正式将王太子郑扶上周天子宝座,是为周襄王。

葵丘会盟

齐桓公三十五年(前651),齐桓公与各诸侯国在葵丘

(今河南兰考)会盟时,周襄王因齐桓公带头支持自己继位,便派宰孔赐给齐桓公祭庙所用的胙肉、彤弓矢以及天子车马,这是周天子对于诸侯国的最高奖赏。《孟子·告子下》记载了齐桓公“葵丘会盟”盟辞的“五禁”条款:“一是诛杀不孝之人,勿改变已确立的太子,不要以妾为妻;二是尊重贤能之人,培育人才,要大力表彰那些有德行的人;三是尊重老人,爱护孩童,不忘来宾和旅客;四是士不能世世为官,官吏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办,不要独揽。取士一定要得到能人,不专杀大夫;五是不要故意设堤坝,不要阻止别国人来籴粮食,也不能不报告天子就封国封邑。”这“五禁”条款分明是齐桓公成就霸业的经验总结。周襄王派大臣与会并送重礼,说明周襄王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会上齐桓公俨然代周天子号令诸侯,标志着齐桓公霸业达致颠峰。 昏庸晚年

桓公四十一年(前645),管仲重病,桓公问他:“群臣中谁可以代你为相?”管仲说:“了解臣下没有人比得上君主。”桓公说:“易牙如何?”管仲回答:“杀掉孩子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不可以。”桓公说:“开方如何?”管仲回答:“背弃亲人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近。”桓公说:“竖刁如何?”管仲回答:“自己 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爱。”管仲死后,齐桓公不听管仲的话,重用三人,三人专权。

桓公四十二年(前644),戎攻打周朝,周告急于齐,齐令各国诸侯发兵救周。桓公四十三年(前643),齐桓公重病,五公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位。冬十月七日,齐桓公病死。五公子互相攻打对方,齐国一片混乱。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十二月十四日,新立的齐君无亏才把桓公收殓。

为政举措 政治

划分和整顿行政区划和机构,把国都划分为六个工商乡和十五个士乡,共二十一个乡。十五个士乡是齐国的主要兵源。齐桓公自己管理五个乡,上卿国子和高子各管五个乡。把国政分为三个部门,制订三官制度。官吏有三宰。工业立三族,商业立三乡,川泽业立三虞,山林业立三衡。郊外三十家为一邑,每邑设一司官。十邑为一卒,每卒设一卒师。十卒为一乡,每乡设一乡师。三乡为一县,每县设一县师。十县为一属,每属设大夫。全国共有五属,设五大夫。每年初,由五属大夫把属内情况向齐桓公汇报,督察其功过。于是全国形成统一的整体。

军事 强调寓兵于农,规定国都中五家为一轨,每轨设一轨长。十轨为一里,每里设里有司。四里为一连,每连设一连长。十连为一乡,每乡设一乡良人,主管乡的军令。战时组成军队,每户出一人,一轨五人,五人为一伍,由轨长带领。一里五十人,’五十人为一小戍,由里有司带领。一连二百人,二百人为一卒,由连长带领。一乡二千人,二千人为一旅,由乡良人带领。五乡一万人,立一元帅,一万人为一军,由五乡元帅率领。

齐桓公、国子、高于三人就是元帅。这样就和军队组织紧密结合在一起,每年春秋以狩猎来训练军队,于是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又规定全国百姓不准随意迁徙。人们之间团结居住,做到夜间作战,只要听到声音就辨别出是敌我;白天作战,只要看见容貌,大家就能认识。

为了解决军队的武器,规定犯罪可以用盔甲和武器来赎罪。犯重罪,可用甲与车戟赎罪。犯轻罪,可以用值与车戟赎罪。犯小罪,可以用铜铁赎罪。这样可补充军队的装备不足。

经济

管仲在改革中提出“相地而衰征”的土地税收政策,就是根据土地的好坏不同,来征收多少不等的赋税。这样使赋税负担趋于合理,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又提倡发展经济,积财通货,设“轻重九府”,观察年景丰歉,人民的需求,来收散粮食和物品。又规定国家铸造钱币,发展渔业、盐业,鼓励与境外的贸易,齐国经济开始繁荣起来。

家族成员

父亲

齐僖公禄甫

哥哥

齐襄公诸儿、公子纠

嫡妻

王姬、徐嬴、蔡姬

既得到齐桓公宠爱又生下儿子的配偶

长卫姬生公子无亏(武孟),公子无亏于齐桓公死后曾被立为齐侯;

少卫姬生齐惠公元;

郑姬生齐孝公昭,他是桓公生前立的太子;

葛嬴生齐昭公潘;

密姬生齐懿公商人;

宋华子生公子雍。

儿子

公子无亏于齐桓公去世当年(前643)被立为君;

齐孝公昭于前642年至前633年在位;

齐昭公潘于前632年到前613年在位;

齐懿公商人于前612前609年在位;

齐惠公元于前608年到前599年在位。

齐桓公的诸子共统治齐国四十余年。桓公之子不止以上说的六人,《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记载,齐桓公有七个儿子去楚国做了大夫。

史书记载

《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

《左传》、《谷梁传》、《公羊传》(庄公元年~僖公三十三年)

历史评价

宰孔:“齐桓公益骄,不务德而务远略,诸侯弗平。”

晏子:“能长保国者,能终善者也。诸侯并立,能终善者为长;列士并立,能终善者为师。 昔先君 桓公 ,方任贤而赞德之时,亡国恃以存,危国仰以安,是以民乐其政而世高其德,行远征暴,劳者不疾,驱海内使朝天子,诸侯不怨。当是时,盛君之行不能进焉。及其卒而衰,怠于德而并于乐,身溺于妇侍而谋因于竖刁。是以民苦其政,而世非其行,故身死胡宫而不举,虫出而不收。当是时也,桀纣之卒不能恶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能终善者,不遂其国。”

孔子:“齐桓公正而不谲,晋文公谲而不正。”

《国语·齐语》:“四邻大亲。既反侵地,正封疆,地南至于o阴,西至于济,北至于河,东至于纪@,有革车八百乘。择天下之甚 者而先征之。”“即位数年,东南多有 者,莱、莒、徐夷、吴、越,一战帅服三十一国。遂南征伐楚,济汝,逾方城,望汶山,使贡丝于周而反。荆州诸侯莫敢不来服。遂北伐山戎,斩孤竹而南归。海滨诸侯莫敢不来服。与诸侯于是饰牲为载,以约誓于上下庶神,与诸侯戮力同心。西征攘白狄之地,至于西河,方舟设,乘桴济河,至于石枕。县车束马,逾太行与辟耳之G拘夏,西服流沙、西吴。南城于周,反胙于绛。岳滨诸侯莫敢不来服,而大朝诸侯于阳谷。兵车之属六,乘车之会三,诸侯甲不解缧,兵不解翳,_无弓,服无矢。隐武事,行文道,帅诸侯而朝天子。”“桓公忧天下诸侯。”“狄人攻邢,桓公筑夷仪以封之,男女不*,牛马选具。狄人攻卫,卫人出庐于曹,桓公城楚丘以封之。其畜散而无育,桓公与之系马三百。天下诸侯称仁焉。于是天下诸侯知桓公之非为己动也,是故诸侯归之。”“桓公知诸侯之归己也,故使轻其币而重其礼。故天下诸侯罢马以为币,缕綦以为奉,鹿皮四个;诸侯之处垂橐而入,捆载而归。故拘之以利,结之以信,示之以武,故天下小国诸侯既许桓公,莫之敢背,就其利而信其仁、畏其武。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故又大施忠焉。可为动者为之动,可为谋者为之谋,军谭、遂而不有也,诸侯称宽焉。通七国之鱼盐于东莱,使关市几而不征,以为诸侯利,诸侯称广焉。筑葵兹、晏、负夏、领釜丘,以御戎狄之地,所以禁暴于诸侯也;筑五鹿、中牟、盖与、牡丘,以卫诸夏之地,所以示权于中国也。教大成,定三革,隐五刃,朝服以济河而无怵惕焉,文事胜矣。是故大国惭愧,小国附协。”

《墨子·亲士》: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 桓公去国而霸诸侯 ;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左传》椒举言于楚子曰:“臣闻诸侯无归,礼以为归。今君始得诸侯,其慎礼矣。霸之济否,在此会也。夏启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孟津之誓,成有岐阳之搜,康有酆宫之朝,穆有涂山之会, 齐桓有召陵之师 ,晋文有践土之盟。君其何用?宋向戌、郑公孙侨在,诸侯之良也,君其选焉。”王曰:“吾用齐桓。”王使问礼于左师与子产。

《春秋公羊传》:“南夷北狄交,中国不绝如线,桓

公攘夷狄而救中国。”

《春秋谷梁传》:“其授之诸侯何也?齐侯得众也。桓会不致,安之也。桓盟不日,信之也。信其信,仁其仁。衣裳之会十有一,未尝有歃血之盟也,信厚也。兵车之会四,未尝有大战也,爱民也。”“齐人者,齐侯也。其曰人,何也?爱齐侯乎山戎也。其爱之何也?桓内无因国,外无从诸侯,而越千里之险北伐山戎,危之也。则非之乎?善之也。”“诸侯不得专封诸侯,虽通其仁以义而不与也。故曰仁不胜道。”“何以不言桓公也?为贤者讳也。项,国也,不可灭而灭之乎?桓公知项之可灭也,而不知己之不可以灭也。既灭人之国矣,何贤乎?君子恶恶疾其始,善善乐其终。桓公尝有存亡继绝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

孟子:“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尉缭:“有提十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桓公也。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

《史记》:“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还。诸侯莫违。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昔三代受命,有何以异於此乎?”“桓公好内,多内宠,如夫人(小老婆)者六人。”

司马迁:以太公之圣,建国本,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不亦宜乎?洋洋哉,固大国之风也!

冯衍:“昔周宣中兴之主,齐桓霸强之君耳,犹有申伯、召虎、夷吾、吉甫攘其蝥贼,安其疆宇。”

曹操《短歌行》:“齐桓之功,为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车。正而不谲,其德传称。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赐与庙胙,命无下拜。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

顾颉刚:“为了周平王的微弱,郑庄公的 ,使得中原诸国化作一盘散沙,而楚人的势力这般强盛,戎狄的驰骋又这等自由,夏、商、周以来积累了千余年的文化真动摇了。齐桓公处于如此艰危的时局,靠着自己的国力和一班好辅佐,创造出‘霸’的新政治来,维持诸夏的组织和文化,使得各国人民在这均势小康的机构之下慢慢作内部的发育,扩充智慧,融合情感,整齐国纪,画一民志,所以霸政行了百余年,文化的进步真是快极了,战国时代灿烂的建设便是孕育在那时的。这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该注意的人物!……可怜桓公一死,中原诸国依然是一盘散沙。……齐桓公的霸业已全部倒坏了。在这间不容发的时候,黄河上游的惟一姬姓大国而且有大才干的君主晋文公就接趴齐桓公而起,担负了第二度尊王攘夷的责任。”

:“齐桓公九合诸侯,订立五项条约,其中有水利一条,行不通。秦始皇统一中国,才行得通。”

轶闻典故 管仲拜相

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管仲辅佐公子纠。为支持纠继位,管仲曾射杀小白,小白诈死,提前回国继位,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齐桓公。小白做了国君,鲍叔牙举荐管仲,小白念念不忘一箭之仇,鲍叔牙劝道:“难得的是臣下忠于其主啊,如果你重用了管仲,以他的加倍忠心和才能,可以替你射得天下,岂射钩可比呢?”在鲍叔牙的力荐下,齐桓公决定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管仲在齐国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成就了齐国的霸业,而齐桓公也成为春秋五霸中最早的一个霸主。

老马识途

公元前663年,北方的燕国(都城在今北京)派使者来讨

救兵,说燕国被附近的一个部落山戎侵犯,打了败仗。齐桓公就决定率领大军去救燕国。齐国大军到了燕国,山戎已经抢了一批百姓和财宝逃回去了。齐国和燕国的军队联合起来,一直向北追去。没想到他们被敌人引进了一个迷谷。那迷谷就像大海一样,没边没沿,怎么也找不到原来的道儿。还是管仲想出一个主意来。他对齐桓公说:“马也许能认得路,不如找几匹当地的老马,让它们在头里走,也许能走出这个地方。”齐桓公叫人挑了几匹老马,让它们领路。这几匹老马果然领着人马出了迷谷。 风马牛不相及

齐国征伐楚国,楚国派人对齐军说:“你们在极北,我们在极南,真和放佚马和牛,牝牡不能相诱相逐是一个道理,不料你们会来我们这里,究竟为了什么呢?”

庭燎招士

春秋时期天子和国王在接待外国使者或商讨国家大事时,要在大庭中燃起火炬,叫“庭燎”,这是最高规格的接待礼仪。齐桓公因求贤若渴而“庭燎招士”,但一年过后,没有一个贤士前来。这时,东野那里有个地位低下的人求见,齐桓公很高兴地登堂接见,他问来人有何才能,来人回答:“我会九九算术。”桓公讥笑说:“会九九算术也能算一技之长吗?齐国这样的人到处都是。”来人回答道:“大山不拒绝细小的石头,所以才成了大山;大海不拒绝细小的溪流,所以才成为大海,九九算术不算什么,但您如果对我以礼相待,还怕比我高明的人不来吗?”桓公深感有理,便设庭燎之礼接待来人。果不其然,一个月后四面八方的贤士接踵而至。

桓县姓单有人口约为14万,其中男性人口约72万,女性人口约68万,其中汉族人口占比较大,约占总人口的9487%;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以蒙古族、回族、藏族、满族等为主,约占总人口的513%。桓县姓单人口的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桓县境内的各乡镇,以及桓县境外的邻近县市,如沈阳市、铁岭市、葫芦岛市等。

桓台属淄博市辖县,位于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的结合地带。

2009年桓台县面积509平方公里,2009年总人口4967万。

桓台是中国“建筑之乡”、中国江北地区第一个“吨粮县”、”北方“鱼米之乡”。

早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境内就出现了人类文明。

桓台是清初诗坛领袖王渔洋的故里。

此外,辕固、王重光、王象乾、王象晋、徐夜等文人名士都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

桓台县是 中央政治局常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联系点。

桓台连续七届跻身中国百强县,先后荣获中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中国民政工作先进县、中国文化先进县、中国生态示范县、中国最关注民生的县、中国文明县城等荣誉称号。

2010年,桓台在中国百强县中排名第78名(中国共计2959个县级行政区);在山东省县级行政区中排名第15名(山东省共计140多个县级行政区)。

在2011全国百强县排名榜中列第96位。

在2012年中国百强县排名榜中列第83名;在2013年中国百强县排名榜中列第95名。

历史沿革

因境内有齐桓公戏马台,取名桓台县。

桓台县是人类早期生活、居住地区之一,境内史家遗址出土了中国迄今最早的甲骨文。

桓台周朝属齐国,秦归齐郡。

公元前206年设县,取名西安县。

1260——1263年(中统年间)属淄州路,1265年(元至元二年)隶属淄莱路,1287年改称般阳路。

1376年(明洪武九年)属淄州,次年改属济南府。

清代,沿袭明制。

1913年(民国2年),废府、州,存县、道,新城县隶属济南道。

次年1月,易名耏水县。

4月,改称桓台县,因齐桓公戏马台得名。

1928年废道制,直属山东省。

1938年7月,华北游击纵队第十三支队第十二梯队在棘托置县 ,隶属山东省第十专员公署。

是年10月,建立长(山)桓(台)临(淄)益(都)四县边区行政联防办事处,隶属 清河特委。

1940年4月28日,建立桓台县抗日民主 ,隶属清河专员公署。

同时,撤销长桓临益四县边区行政联防办事处。

是年底,改属清河行政主任公署清西专署。

1942年1月, 清河区委决定撤销县、区建制,成立长桓军政工作团,隶属清河行政主任公署清中专署。

是年7月,改属清西专署。

1943年8月,复置桓台县抗日民主 ,隶属未变。

1944年1月,清河区与冀鲁边区合并,称渤海行政区,桓台县属渤海行政区第六专署。

1945年8月,改属渤海行政区第三专署。

1949年7月,第三专署改称清河专署,县属其辖地。

1950年5月,撤销清河专署,桓台县隶淄博专署。

1953年6月,淄博专署改称淄博工矿特区,桓台县划归惠民专署。

1958年11月,桓台并入博兴县,隶属淄博专署。

1961年9月,复置桓台县,改属惠民专署。

1983年10月,桓台县划归淄博市。

桓台县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北,淄博市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6°51′50″-37°06′00″,东经117°50′00″-118°10′40″。

地质

桓台县地处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与第二沉降带的衔接部位,以齐河~广饶深大断裂为界,北部居华北坳陷区(Ⅱ级构造单元)济阳坳陷(Ⅲ级)的东南部;中部、南部处于鲁西隆起区(Ⅱ级)泰山~沂山(Ⅲ级)的茌平~淄博凹陷北端。

境内地质发展史与山东中、西部地质史基本一致,经历过远古代前震旦纪的“地槽阶段”,古生代的”地台阶段”,中生代的“活化阶段”和新生代的“新构造运动阶段”。

地貌

桓台县境内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略呈微波状。

南部为缓岗,中部为平原,北部是湖洼。

缓岗占桓台县总面积54%,平原占504%,洼地占442%。

大寨沟以南地势偏高,呈东西向条带分布,以三龙村南最高,海拔295米,地面坡降在1/800左右。

大寨沟以北至南干渠以南,地势平坦,海拔1810米,地面坡降在1/1500左右。

南干渠以北至小清河南岸,地势低洼,以马踏湖底最低,海拔为57米至68米,地面坡降在1/2500至1/3500之间。

气候

桓台县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5℃,降水量587mm。

水文

有大小河流11条,上游位于鲁中山区,大多是南北流向,东有乌河,中有东西猪龙河,西有孝妇河;东西向河流南有涝淄河,北有小清河、预备河。

乌河发源于淄博市临淄区大武乡南部山丘地带,流经该区路山乡,在六天务村西入桓台县,再经桓台县侯庄、索镇、耿桥、起凤等乡(镇)在夏庄村北入予备河去博兴县。

猪龙河是贯穿张店城区的一条天然河道,源于沣水镇泉河头,途经南定、张店城区和开发区,最后从桓台马踏湖进入小清河。

孝妇河发源于博山区禹王山、青石关、岳阳山一线中低山区,流经博山、淄川、张店、周村四区,经邹平、桓台入小清河,全长117公里,流域面积1908平方公里。

涝淄河,发源于淄川区大北山北麓,流经临淄区边河乡、张店区沣水镇、桓台县果里乡,至索镇城南入乌河。

小清河位于泰沂山北麓,黄河以南,东偏北流,经济南、淄傅、滨州、东营、潍坊等5个市,于寿光县寿光市羊角沟注入渤海。

预备河系小清河的一条支流。

西起桓台县东北部华沟村,纳向阳沟、兴福河、分洪河、鱼沟子、耿郭沟、会战沟、广博河等支流。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境内铁矿属内生矿床,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磁铁矿,铜、钴、硫为伴生矿。

主要分布于侯庄乡的侯庄至三龙等地,总储量为1650万吨,以侯庄南部规模最大,储量为1605万吨。

矿石含量中:铁含量38至50%,最高达585%,品位大于50%者占9928%;铜含晨为0135至171%;钴含量为0141%;硫含量为014至057%。

石油分布于马桥、荆家、田庄、陈庄4乡(镇)。

金家油田面积22平方公里,地下油位在5000至1300米左右,油质好,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原油储量约2000万吨。

20世纪70年代末,已试采油井8眼。

县境南部,还有煤矿、粘土矿,坦藏于石炭系、二叠系地层的中、下部,为第四系沉积层所覆盖,属全隐蔽式煤田,有一定开采价值。

植物资源

按其经济价值和用途,分为7大类,近300种。

淀粉糖类植物

桓台县境内野生淀粉糖类植物较多,比较重要的有菖蒲、山药、地环、槐树、芦苇、菱白、莲子等,遍布桓台县沟头崖岭和湖区。

它们含有大量泻粉及糖类物质,可作酿造、制糖、制胶、制药及其他工业原料等。

油脂类植物

桓台县境内分布很普遍,比较重要的有臭椿、刺槐、枫杨、菟丝子、苍耳子、车前子、黄须菜、芍药、蒺藜、碱篷、大麻、君迁子等,它们的种子含油率比较高,用途亦较广。

纤维类植物

桓台县境内野生纤维植物很多,其中可供纺织的有罗布麻、野 等,分布广,数量多,出麻率高,纤维细长(相当于80支的细羊毛),拉力强(约等于棉纤维的3至8倍),纤维洁白、柔软,可作纺织及高级纸原料。

芳香油类植物

桓台县境内分布广,产量大,含挥发油多,可作食品及化妆品工业原料。

鞣质植物

桓台县境内主要有线菊、君迁子、酸枣、皂角树等,为拷胶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鞣草、染鱼网、软化蒸气机及工业锅炉水中的金属盐。

植物性药材

桓台县境内有植物中药材261种,主要分布在马踏湖及中部、北部平原、洼地,南部缓岗地区分布较少。

主要品种有防风、苍术、金银花、菖蒲、灯心草、香附子、蒲公英、马步齿苋、车前子、杏仁、蒲荷、半夏、菟丝子、瓜萎仁、薤白、丝瓜络、菊花、花椒、槐花、槐角、草决明、透骨草、葱子、蓖麻子、无花果、桔梗、艾叶、桃仁、青蒿、槐米、柴胡、生地、鸡冠花、大青根、沙参、地骨皮、苦地丁、莲子、木瓜、党参、元参、泽兰、泽夕、丹参、黄芩、连翘、太子参、知母、白芷、白术、白芍、赤芍、芦根、益母划、前胡、月季花、土贝母、黄 、白芥子、田 花、元志、柏子仁、红花、小茴香、薏米、甘草、扁豆、小蓟、大蓟、寸冬、鸭舌草、 茄草、水葱、狼尾草、旱草、苏子、川乌、芡实、桑皮、牡丹皮、地夫子、木槿、枸杞、三棱草等,其中,以泽兰、薄荷、益母草、半夏、槐花、苍术等为地道药材。

水生维管束植物

湖区有47种,分隶于2门、20科、30属,主要优势种类有芦苇、莲藕、槐叶萍、紫背浮萍、苦草、黑藻、眼子菜、菹草等,前几种多分布于北部水域,后几种多生长于南部水域的沟渠、河道中。

动物资源

桓台县境内主要有兽类、鸟类、昆虫类、爬行类。

兽类

主要有野兔、山狸、黄鼠狼、地猴、狐狸、刺猬等常见兽类。

鸟类

主要有13目、32科、148种,其中旅鸟73种,夏鸟39种、冬鸟18种,留鸟18种。

[8]

动物性药材

土元、鸡舍皮、狗鞭、蚕衣、蝉蜕、蜂房、夜明砂、蚕沙、姜蚕、子河车、宝月砂、蛇蜕、蟋蟀、牡蛎、虻虫、地龙、甲鱼、鳝鱼等。

软体动物

有螺类(田螺、湖螺、耳状罗卜螺、乌螺、钉螺、扁螺等),蚌类(杜氏蚌、长蚌、园蚌、淡水壳菜等)两大类。

经济发展

综述

2012年桓台县实现生产总值(GDP)417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60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27011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12953亿元,增长81%,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20%、745%和235%,分别拉动生产总值增长02、73和23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42:659:299调整为42:647:311。

人均生产总值为83666元,比上年增加4197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3254美元。

第一产业

2007年,1586万元惠农补贴及时足额兑现到户。

小麦、玉米平均单产分别达到518公斤和620公斤,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8万亩,新建改建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10个。

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的“华北集约农业生态系统实验站”及“桓台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全面开工建设。

国家863计划“山东半湿润区现代节水农业综合技术研究与集成”项目进展顺利。

2012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1年增长47%。

其中,农业总产值1725亿元,增长42%;林业总产值421亿元,增长84%;牧业总产值701亿元,增长35%;渔业总产值048亿元,增长66%;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总产值123亿元,增长59%。

2012年完成造林面积467公顷,森林覆盖率271%,比2011年提高1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

2007年,桓台县完成工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78亿元,增长187%。

新上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16个,其中过亿元的40个。

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项目陆续投产,有效增强了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己二酸、环氧氯丙烷、聚四氟乙烯、蠕铁等11个产品形成国内同行业最大产能。

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54亿元、利税54亿元、利润33亿元,分别增长402%、407%和41%。

“亿元企业”达到60家,其中金诚实现销售收入110亿元,成为该县第一家“百亿企业”。

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东岳离子膜工程化研究、巨明玉米收获技术装备项目列入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东岳磺酸树脂及离子膜产业化、泰宝病毒灭活过滤器项目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

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7家,其中省级14家。

6项科技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5家,桓台县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41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844%,比2006年末提高3个百分点。

新增山东名牌5个、省级著名商标4件。

2007年,桓台县建安产值实现138亿元,增长254%。

36家企业建安产值过亿元,其中过20亿元的2家,过15亿元的2家,过10亿元的2家。

质量安全取得新成绩,荣获国优工程奖2项,创“泰山杯”10项。

积极发展工业、房地产、建材、商贸等多元经营,实现多元化经营产值342亿元,增长222%。

2009年桓台县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13亿元,增长14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464%。

按新标准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2家,其中国家级一家、省级15家;批准设立7家院士工作站,数量居山东省县级第一。

2011年,桓台县造纸及包装印刷产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9家,其中造纸企业5家,印刷企业14家,年造纸能力180万吨,年纸张加工能力200万令。

主要产品有高档白卡纸、文化纸、新闻纸、箱板纸、瓦楞纸及书刊印刷、防伪印刷、报刊印刷等。

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685亿元,占桓台县规模以上企业的99%,从业人员12948人。

2012年桓台县33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4316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094亿元,增长80%;分别实现利税、利润8048亿元和5525亿元。

新增亿元企业20家,总数达到105家。

第三产业

2007年,桓台县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14亿元和140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84亿元和33亿元。

2007年,桓台县直接出口创汇32亿美元,增长67%。

对外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大,宝恩、德信在越南的皮革项目分别投产和开工。

外派劳务800名。

桓台县实际到位县外资金26亿元。

其中境外资金9196万美元,增长1029%。

2012年末,桓台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28893亿元,比上年增加4743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3969亿元,比上年增加2243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29303亿元,比上年增加5527亿元。

浦发银行入驻营业,桓宝漆业在齐鲁股权中心挂牌交易。

获评省级金融生态模范县。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07年,全部免除义务教育段5万余名学生杂费;本科录取1923人,9人被北大、清华录取。

2012年,桓台县共有小学41处,在校生25798人;初中21处,在校生23785人;普通高中3处,在校生12765人;职业学校1处,在校生3740人;特教中心1处,在校学生数81人;各级各类幼儿园103处,3-6周岁幼儿12413人。

年内共发放各类资助、补助金868万元。

投资5300万元的城南学校小学一期工程主体完工,小学部实现招生。

新建和加固校舍552万平方米,对20处农村中小学完成水冲式厕所改造。

新建、改建幼儿园29处,4个镇中心幼儿园通过省级验收。

师资队伍得到加强,年内共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35人。

[9]

桓台县的中学主要有: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桓台县渔洋中学。

卫生事业

2007年,县医院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合作成立齐鲁医院桓台分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8%;投资280万元改造建设50处村卫生室;实施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工程,县财政从本年度开始连续五年,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农村医务人员教育培训。

[13] 投资5600万元对县文体中心、文体公园配套完善。

2012年,桓台县共有卫生事业单位23个,病床2755张,卫生事业总人数229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89人,占总数的868%。

注册村卫生室308个,乡村医生1173人。

中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在全市率先推广“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镇、村、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镇卫生院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80%。

县医院被确定为卫生部重点联系医院。

新农合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240元,参合率达到9988%。

通过省卫生应急示范县、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验收。

文化事业

2007年,实施农村**放映“2131”工程,规范、新建文化大院115家,顺利通过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复评。

续修《桓台县志》正式出版。

2012年,提升改造农家书屋和农村数字图书室211家。

王渔洋故居绿化总体工程和展陈工程完工;忠勤祠已正式对外开放,接待游客236万人。

成立王渔洋故里管理处。

“马桥文化广场”被评为省级“十佳文化广场”。

建立38家图书流通站,定期开展送书下乡活动。

完成农村公益**放映1980场,开展送**下乡进社区119场。

举办“桓台县第六届少儿器乐电视大赛”,200余人参赛;组织“第七届民间剧团展演”,9个民间文艺团体参演。

桓台县6个民间文艺团体和70名农村文艺人才分获“山东省农村优秀文化团体”和“山东省农村优秀文化人才”称号。

体育事业

2007年,在城区公园、各居民小区及55个村配套建设健身设施,成功举办了桓台县第一届运动会。

2012年,为86个村(居)配发了体育健身器材,举办桓台县全民健身运动会、第一届中小学生定向越野大赛和“公益体彩”进社区全民健身展演等活动。

全民健身运动会期间,开展健身活动20余项,4万人次参与。

体育协会和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桓台县5个气功站点获评省级优秀全民健身活动站点。

备战第十六届市运会,累计注册、资审运动员1900余人。

参加23个青少年锦标赛项目夺得193枚金牌,总分41255分,获全市金牌、总分第三名。

社会保障

2007年,桓台县新增就业岗位8478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010人。

全面提高城乡低保对象救助标准,城镇低保对象由每人每月220元提高到246元,农村低保对象由每人每年700元提高到900元。

为城乡低保对象每户发放200元取暖补助。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运行。

改造建设镇敬老院4处。

为8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为90户160余名城镇低保人员发放廉租住房补贴,为100户农村特困家庭、60户贫困残疾人改造新建房屋,救助义务教育段贫困生2519名、家庭贫困大学生85名。

县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投资达8812万元,增长258%。

交通

桓台县东距青岛国际机场和青岛港250公里,西距济南国际机场100公里。

境内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省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设有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运输场所,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建设中路47号。

花桓麻辣拌菜食材批发店,在店铺发展壮大的6年里,我们始终为客户提供好的产品和技术支持、健全的售后服务,我店铺主要经营凉菜、卤菜、火锅、小吃服务。

花桓麻辣拌菜食材批发店,于2016年06月13日在花垣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

桓仁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东北部边缘。

西北与新宾满族自治县交接,西和本溪满族自治县相连,南与宽甸满族自治县为邻,东北部和通化县、集安市交界。面积3547平方千米。桓仁早期之名为“桓都”,为高句丽早期王城,也是唐朝时期渤海之“桓州”。境内主要有汉、满、朝鲜、回等民族。县治桓仁镇。

桓仁

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战国时属燕国。桓仁满族自治县有枫林谷森林公园等景点,桓仁满族自治县的“京租稻”栽培系统成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截至2018年,桓仁满族自治县下辖1个街道、8个镇、4个乡:八卦城街道、桓仁镇、普乐堡镇、二棚甸子镇、沙尖子镇、五里甸子镇、八里甸子镇、华来镇、古城镇、雅河朝鲜族乡、向阳乡、黑沟乡、北甸子乡,其中木盂子管委会挂靠华来镇,县政府驻桓仁镇海河街1号。

以上就是关于襄桓县属于哪个市全部的内容,包括:襄桓县属于哪个市、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多少岁死的、桓县姓单有多少人口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4218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