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分别都是哪几个月

春夏秋冬分别都是哪几个月,第1张

1,春季为3-5月

2,夏季为6-8月

3,秋季为9-11月

4,冬季为12-2月

在气候上,四个季节是以温度来区分的。在北半球,一般来说每年的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

南半球,各个季节的时间刚好与北半球相反。南半球是夏季时,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时,北半球是夏季。在各个季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季节的转换是逐渐的。

扩展资料

春夏秋冬的由来:我们的地球在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的同时,也在绕自身的地轴自转,不过地轴并不垂直于公转轨道面,而是有一个23度27角分的倾角。

正是因为这个倾角的存在,才会使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多,且白昼比黑夜长,所以北半球气温处于一年中最高的时候,为夏季。这时太阳斜射在南半球,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少,且黑夜比白昼长,因此,南半球处于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冬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夏秋冬

四季划分时间月份如下:

1、春季:3、4、5月份,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一般把冬季以后五天的平均气温稳定升高10度时进入春季。

2、夏季:6、7、8月份,夏季是一年的第二个季节,这时气候炎热,阳光照射丰富,西北地区气候多为干燥,东南部高温多雨。

3、秋季:9、10、11月份,秋季是一年的第三个季节,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湿度有所下降和减少,自然界万物从茂盛趋于成熟。

4、冬季:12、1、2月份,冬季是一年的第四个季节,冬季意味着生气闭蓄,万物进入修养状态,气温开始逐渐降低,日平均气温低于10摄氏度算是进入冬季。

四季的划分依据:

天文学划分法:四季划分更强调四季气候的含义在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就是夏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就是冬季。冬、夏两季过渡的季节就是春、秋两季。

气候划分法:一般以1月份为最冷的月份,因此春季为3、4、5月;夏季为6、7、8月;秋季为9、10、11月;冬季为12、1、2月。这种四季分类法比较适用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

一年分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1月20日为春分,即进入春季。

6月21日为夏至,即进入夏季。

9月23日为秋分,即进入秋季。

12月21日为冬至,既进入冬季。

以上的日期均以新历为标准。

扩展资料

一年四季是因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而形成的。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纬23°26′之间往返移动的周年变化,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造成了各地获得太阳能量多少的季节变化,于是形成四季的更替。

上古时代以斗柄指向确定季节交替,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密切关系。现划分季节通常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位置确定。四季轮换,反映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变化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我国南方地区(低纬地区),多雨、多风暴、光照充足,季节转换时降雨量、风暴、光照等变化明显;北方地区,少雨、少风暴,季节转换时变化明显的是气温。

1、春季:农历元至3月(从立春开始到立夏结束)。

2、夏季:农历4至7月(从立夏开始到立秋结束)。

3、秋季:农历8至10月(从立秋开始到立冬结束)。

4、冬季:农历10至腊月(从立冬开始到立春结束)。

扩展资料:

1、地球在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的同时,也在绕自身的地轴自转,不过地轴并不垂直于公转轨道面,而是有一个23度27角分的倾角。正是因为这个倾角的存在,才会使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2、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多,且白昼比黑夜长,所以北半球气温处于一年中最高的时候,为夏季;这时太阳斜射在南半球,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少,且黑夜比白昼长,因此,南半球处于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冬季。

3、当地球绕太阳再公转半圈时,太阳的直射点由北回归线移向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逐渐减少,由夏季进入秋季,进而转入冬季;而南半球却正好相反,由冬季进入春季,进而过渡到夏季。

4、不过,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正圆,因此南半球的夏天要稍稍比北半球的夏天热,而冬天则要比北半球的冷些。

以上就是关于春夏秋冬分别都是哪几个月全部的内容,包括:春夏秋冬分别都是哪几个月、四季划分时间月份、12个月怎么来分四季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4099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