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中,固态法酿造和液态法有什么区别吗

白酒中,固态法酿造和液态法有什么区别吗,第1张

白酒中,固态法酿造和液态法区别如下:

1、所用材料不同。

固态法酿造在整个酿酒过程中,从糖化到发酵到蒸馏到陈酿到勾调过程中几乎是滴水不用的。

液态法酿造是先把粮食蒸煮熟透,然后直接加150~200%的清水,然后就把酒曲加入搅拌发酵。

2、生产的白酒质量不同。

液态法酿造出来的也是纯粮白酒,只不过相对固态法酿造出来的白酒质量稍微欠那么一点点。固态法酿造的都是高端白酒,如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创新香型等等都是采用固态发酵。

3、酿造工艺不同。

固态法白酒以粮谷为原料,采用固态(或半固态)糖化、发酵、蒸馏,经陈酿、勾兑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具有本品固有风格特征的白酒。

液态法白酒以含淀粉、糖类物质为原料,采用液态糖化、发酵、蒸馏所得的基酒(或食用酒精),可用香醅串香或用食品添加剂调味调香,勾调而成的白酒。

一、食用酒精和液态法白酒的区别在于:

1、液态法白酒是采用谷物直接液态发酵蒸馏得到的。一般酒精度在50-60%vol。而食用酒精还需要再次精馏,酒精度高达95%vol以上。

2、食用酒精和液态法白酒的区别还在于对原料的选择上,食用酒精使用原料单一,并且对原料淀粉质纯度要求高,比如用玉米要去除玉米胚芽,用小麦要去除面筋质。而液态法白酒为了使酒体丰富,一般采用多种谷物混合发酵。比如同时用高粱、小麦、大米、豌豆等。

二、食用酒精和工业酒精的区别:

1.食用酒精都是采用谷物或糖类发酵法制造。

发酵法制乙醇是在酿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曾是生产酒精的唯一工业方法。发酵法的原料可以是含淀粉的农产品,如谷类、薯类或野生植物果实等;也可用制糖厂的废糖蜜;

2、医用酒精和工业酒精也可以用木薯或含纤维素的木屑、植物茎秆等。这些物质经一定的预处理后,经水解(用废蜜糖作原料不经这一步)、发酵,即可制得乙醇。

3、工业酒精要求乙醇含量大于95%,绝不是甲醇,而是甲醇含量较高,远远超过了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限量20g/L(相当于千分之二)。还可以通过乙烯水化法、煤化工法生产获得,但不得用于食品和酒的生产,仅用作溶剂、化工原料、燃料等。

不是。其实液态法白酒就是平常所说的酒精酒,还有另外一种固液态白酒也是酒精酒,而纯粮酒属于固态法白酒。

很多人不太了解白酒的人,只知道看品牌和香型,其实酿造方式是很重要的,目前根据酿造方式可大致分为液态法白酒,固液法白酒,固态法白酒,并且有规定,在酒标上必须注明白酒执行标准号,以表明该酒的酿造方式。

液态法白酒:是以粮谷,薯类,糖蜜等原料,经液态发酵,蒸馏成食用酒精,然后再串香,勾兑,调配而成的白酒。

执行标准号为GB/T 20821-2007。固液法白酒:是以液态法生产的酒精与固态法生产的香醋、柱活或糟活,串蒸而成的白酒,或用固态法生产的白酒与稀释的酒精进行勾兑而成的白酒。执行标准号为GB/T 20822-2007。

固液法白酒是指以固态法白酒(不低于30%)、液态法白酒勾调而成的白酒。

1、固态法白酒

固态法白酒是通过制曲、酿酒、陈酿、勾兑等几个环节制成的。

由于纯粮固态发酵工艺所遵循的是自然发酵、自然培甜、自然老熟的酿造规律,加上酒曲、老窖中微生物的作用,酒体中除了酒精外,还蕴含了丰富的酸类与酯类等营养成分。

酸类与酯类都是纯粮白酒中的重要呈味物质,它与其他香味物质共同构成白酒所特有的芳香。优质白酒的酸类与酯类含量都比较高,所以优质白酒香味浓郁。

2、液态法白酒

所谓液态法白酒就是用甘蔗和甜菜渣、薯干、玉米等制造出来的食用酒精为基酒,加入增香调味物质模拟传统粮食白酒口感,经调配而成的液态白酒。从专业称呼上业内称之为“新工艺白酒”。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香精勾兑酒。

液态法白酒,成分非常单一,只含乙醇,没有任何营养成分。若是用薯类酿造,杂质多、酒质差,价格便宜。

扩展资料:

‘新工艺白酒’仅适用于低、中档白酒的生产,对满足广大低收入群体的白酒消费需求具有积极作用。然而一些企业通过包装、宣传把新工艺白酒冒充纯粮固态发酵白酒,价格甚至比名优厂家生产的纯粮固态酒还高。新工艺白酒的优势在于“成本优势”和“缩短储存时间”上。

而纯粮固态发酵白酒的成本,受粮食价格及不同度数白酒的出酒率的差异影响,即使是最普通的,也是液态法白酒的几倍。

以上就是关于白酒中,固态法酿造和液态法有什么区别吗全部的内容,包括:白酒中,固态法酿造和液态法有什么区别吗、食用酒精和液态法白酒有什么区别、液态法白酒是纯粮酒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3958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