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人事,听天命”出自哪里

“尽人事,听天命”出自哪里,第1张

“尽人事,听天命”出自《镜花缘》第六回,原句为:“谚云:‘尽人事以听天命’。”在小说此回目中,百花仙子因触犯天条被贬下凡,元女劝慰开导她,便提到了这句谚语。百花仙子被贬,原因在于得罪嫦娥,她又不能做到一个“忍”字,不愿意低头赔罪,才有被贬的结局。百花仙子没有“尽人事”,便只能被动地接受厄运。

其实,在李汝珍《镜花缘》之前,向前逆推,“尽人事,听天命”已经有各种不同的表达。欧阳修编写《新五代史》,在《伶官传序》中开宗明义写道:“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欧阳修以后唐庄宗李存勖为例,指出王朝的兴衰更迭是统治者自身人为导致的,而非《旧五代史》表达的天命决定王朝兴替。

再向前逆推,欧阳修的这种进步史学观在司马迁那里已早有体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兵败垓下,对跟随在身边的残兵败将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对告诉身边人说,是上天灭亡他,并非他用兵不当的过错。等到要东渡乌江时,项羽又对乌江亭长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仍在强调是上天灭亡他。司马迁在《项羽本纪》末尾评论道,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项羽同古希腊神话中的悲剧英雄一样,都在个人功业的上空为“天命”、“命运”预留出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在他们那里,天命凌驾于个人努力之上。

“尽人事”代表个人尽最大的努力,这是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听天命”则代表影响个人成功的不确定因素。“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尽人事,听天命”不仅是一种自我勉励,更代表着一种辩证的奋斗心态,而努力尽自己的本分则是前提。

尽,尽心诚意;人事,人在一生中所碰到的各种事情,包括“事君”、“待人”、“接物”等。 尽人事,就是说要尽心诚意地对待一个人一生中所碰到的每一件事情。

知天命,意指天命可畏,非敬不可,不可逆天行事。

原文

2·4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

注释

(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评析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1、尽人事听天命完整诗句:时也命也,善始慎终,尽人事,听天命。

2、时也命也,善始慎终,尽人事听天命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晚年所说。记载在《中庸》。

3、孔子晚年三句话对后人的影响:一:时也,命也(时机决定命运)。二:慎始,善终(选对了就要坚持下去)。三:尽人事,听天命(你只管努力去做事,其他的交给老天爷)。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做好一件事,不做不会怎么样,但做了会很不一样!

1、尽人事,听天命,风雨欲行,也由它们去吧。

2、只有能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平衡。

3、有时后 ,有些人 、有些事, 是一开始就注定好的, 没办法改变过去, 所以,只能在充满变数的未来努力,尽人事听天命.

4、尽人事,听天命,不是代表随便做都是天命,很多时候,事在人为,找啥理由啊。

5、尽人事,因为事在人为!听天命,安天命,无愧于心就行!

6、尽人事,听天命。淡如水,静如水。

7、尽人事,听天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8、尽人事听天命;岂能尽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9、以后不要在意输赢了,不掌控感就是生活的常态。所谓的安全感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

10、只有付出足够的努力,老天爷才能看到,他才会帮你。 是的,尽人事听天命应该成为座右铭,不论在什么时候不论对什么事都是真理。

11、生命无常,尽人事听天命;爱是奇迹,不喧哗自有声!

希望有您可以采纳的!

尽心尽力去做事,能否成功,还得听其自然。

1、语出自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尽人事以听天命”。人事:人情事理;天命:自然规律,可变因素太多,结果无法预测。

2、《镜花缘》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史。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

3、《镜花缘》小说开头写在王母娘娘寿宴时,百花仙子得罪了嫦娥仙子,并对其立誓,若百花在不应齐放时违令齐放,自愿坠入凡尘,受一世磨难。 后心月狐奉玉帝诏下凡,临行时,嫦娥告诉她,当令百花齐放,以显威名。于是,心月狐下界,转世成为武家女儿,后被唐太宗召入宫中,封才人。

4、武则天废唐改周时,一日,天降大雪,她因醉下诏百花盛开,不巧百花仙子出游,众花神无从请示,又不敢违旨不尊,只得开花,因此违犯天条,被劾为“逞艳于非时之候,献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时序颠倒”。于是玉帝就把百花仙子贬到人间。

扩展资料

1、“尽人事以听天命”与“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基本同为一理。

2、尽人事-可以理解为,尽一切人力所能为

3、听天命-为此事能不能成功就要看上天了,这里的上天是指,天时地利,万事存在太多的变化和未知,没有人能把控一切(规律),而人只能尽自己能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4、谋事在人,此处谋有双重意思,一是指谋略或是方案,二是动词,行动或是处理事物、成事在天-事物时刻在变化,时间空间人心无不时刻在发生变化,而这些时刻都在影响着事情的成功与否。

英译

5、Do one's level best and leave the rest to God's will

尽人事:to do everything one ought to

do; to do what one can (to save a dying person, etc); to do all that is

humanly possible (though with little hope of success)

听天由命

to submit to the will of Heaven and one's fate; to resign (or abandon)

oneself to one's fate; to trust to luck; to come to terms with one's

fate; to leave one's fortune with Heaven; to be fatalistic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尽人事,听天命

以上就是关于“尽人事,听天命”出自哪里全部的内容,包括:“尽人事,听天命”出自哪里、“尽人事,听天命”是什么意思、尽人事听天命完整诗句 尽人事听天命的出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3571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