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在文言文的意思

宠在文言文的意思,第1张

1 宠在文言文重用的意思吗

这种说法不准确。

“宠”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如下:

宠chǒng

动词义:

1、形声字。从宀(mián)声。本义:尊崇。

宠神其祖。——《国语·楚语》。注:“尊也。”

宠,尊居也。——《说文》

宠名皆弃。——《左传·襄公三十年》。谓族也。

2、宠爱。

君以为忠,而甚宠之。——《左传·昭公十年》

不宜爱而受宠。——《论衡·幸偶》

少姜有宠而死。——《左传·昭公三年》

宠辱若惊。——《老子》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名词义:

1、荣耀。

承天宠也。——《易·师》。郑注:“光耀也。”

其宠大矣。——《国语·楚语》。注:“荣也。”

宠有孝悌长幼顺明之节。——《史记·赵世家》。正义:“贵也。”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恩惠。如:宠灵(恩宠);宠光(恩宠光耀);宠利(恩宠与利禄)。

3、受宠爱的人。

齐侯好内,多内宠。——《左传·僖公十七年》

4、皇帝所施的。如:宠劳(皇帝的慰劳);宠赐(帝王的恩赐);宠惠(帝王的恩泽)。

2 翻译文言文 牛弘荣宠还有字的解释

牛弘被当朝皇帝宠信,但是他所乘的车和穿的衣服都谦卑而节约。对待皇帝非常礼貌,对待下属也很仁厚。虽然不善言辞却行动很机灵。皇帝曾经让他去宣读诏书,牛弘到了台阶下,不会说话,退还回去,一边谢罪说:“我全忘记了。”皇帝说:“宣读诏书只需小口才,不是宰相的责任。”更加称赞他很正直。整个大业年间,给他的待遇称得上最隆重。

牛弘为人宽厚,对学习专心致志,虽然工作既多又忙,但仍然书不离手。隋朝的旧臣,始终得到皇帝的信任,从没有遭受灾患和耻辱的,只有牛弘一人而已。

牛弘的弟弟牛弼喜欢酗酒,有一次他喝醉了用箭杀死了牛弘拉车的牛。牛弘回家后,牛弘的妻子上前告诉他说:“小叔突然用箭把牛杀死了。”牛弘听了,并没有奇怪而问原因,直接回答说:“做成牛肉干吧。”他坐下后,妻子又说:“小叔突然用箭把牛杀死,这是很奇怪的事啊。”牛弘说:“知道了。”他的脸色和平常一样,并没有停止读书。他的宽厚和平和到了这样的地步。

3 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一、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例句: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一、介词,相当于“用”。例句: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

2、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二、介词,相当于“把、拿”。例句: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三、介词,可译成“因、因为”。例句: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有时与“是”连用为“是以”或“以是”,可理解为“因此”。例如:

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五、介词,可译为“凭借”。例句: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六、介词,相当于“从、由”。例如: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隆中对》

七、介词,译为“按照”。例如: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八、连词,相当于“用来、以便”。例句: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2、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

3、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九、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而”,也可不译。例如:

1、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2、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小石潭记》

3、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十、连词,译为“以致”。例如: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十一、通“已”,已经。例如: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阳光小乾乾

4 颛在文言文里的意思

颛 zhuān

1 老实谨慎的样子。

例:宋欧阳修《〈集古录〉目序》:「予性颛而嗜古,凡世人之所贪者,皆无欲于其间,故得一其所好于斯。」

2 善良。

例:《淮南子•览冥训》:「猛兽食颛民。」

3 愚昧。

例:明方孝孺《宁野轩铭》:「善为治者,常养斯民之质于冥冥之中,使之全其性而不凿其天,颛然无思,颓然无为,椎鲁敦朴而不杂以伪,故其民难摇而易化。」

4 通「专」。含专门、专擅、专宠、专利、专心、专管等意思。

例:《新唐书•吴兢传》:「夫人主居尊极之位,颛生杀之权,其为威严峻矣。」

宠的拼音是:chǒng。

释义:

1、作为动词

动词

(1) 供养、爱。示例:。《孟子梁惠王下》: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赵岐注云:书,尚书逸篇也,言天生下民,为作君,为作师,以助天光宠之也。四方善恶,皆在己,所谓在予一人,天下何敢有越其志者也。

(2)宠爱、宠幸。

宠神其袒。——《国语·楚语》。注:“尊也。”

君以为忠,而甚宠之。——《左传·昭公十年》

不宜爱而受宠。——《论衡·幸偶》

少姜有宠而死。——《左传·昭公三年》

宠辱若惊。——《老子》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形>骄纵。张衡《东京赋》:“好殚物以穷宠。”

2、作为名词

(1) 荣耀 [honor]

(袁可立)又以平莲妖功晋秩少司马,荣宠甚盛。——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承天宠也。——《易·师》。郑注:“光耀也。”

荷天之宠光,弥耀于鱼轩。惟德之行儆,益勤于鸾壶。——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夫妇诰》

其宠大矣。——《国语·楚语》。注:“荣也。”

宠有孝悌长幼顺明之节。——《史记·赵世家》。正义:“贵也。”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2) 恩惠 [kindness]。如:宠灵(恩宠);宠光(恩宠光耀);宠利(恩宠与利禄)

(3) 受宠爱的人

齐侯好内,多内宠。——《左传·僖公十七年》

(6) 尊贵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

宠 [chǒng]

部首: 宀

部外笔画: 5

总笔画: 8

五笔86: pdxb

五笔98: pdxy

仓颉: jikp

笔顺编号: 44513534

四角号码: 30414

郑码: wdgm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5BA0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 宀龙

汉字部件分解: 宀龙

笔顺编号: 44513534

笔顺读写: 捺捺折横撇折撇捺

宠字的基本解释:

爱:~爱。~儿。~信。~幸。得~。失~。争~。

纵容,偏爱:别把孩子~坏了。

妾:纳~。

推崇:尊~。

〈动〉

形声。从宀 mián,龙声。本义:尊崇

同本义 [revere]

宠神其祖。——《国语·楚语》。注:“尊也。”

宠,尊居也。——《说文》

宠名皆弃。——《左传·襄公三十年》。谓族也。

又如:宠存尊崇慰问;宠重尊崇重视;崇厉尊崇勉励

宠爱 [bestow favor on;dote on]

君以为忠,而甚宠之。——《左传·昭公十年》

不宜爱而受宠。——《论衡·幸偶》

少姜有宠而死。——《左传·昭公三年》

宠辱若惊。——《老子》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一家人很宠他;宠冠一时备受宠爱,冠绝一时;宠拔宠爱提拔

〈名〉

荣耀 [honor]

承天宠也。——《易·师》。郑注:“光耀也。”

其宠大矣。——《国语·楚语》。注:“荣也。”

宠有孝悌长幼顺明之节。——《史记·赵世家》。正义:“贵也。”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宠辱荣耀与耻辱;宠借给予荣宠和奖励

恩惠 [kindness]。如:宠灵恩宠;宠光恩宠光耀;宠利恩宠与利禄

受宠爱的人 [pet]

齐侯好内,多内宠。——《左传·僖公十七年》

又如:内宠;爱宠

皇帝所施的 [imperial]。如:宠劳皇帝的慰劳;宠赐帝王的恩赐;宠惠帝王的恩泽

以上就是关于宠在文言文的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宠在文言文的意思、宠字的拼音、宠字怎么读和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3477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