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里有哪些人物10!

史记里有哪些人物10!,第1张

轩辕天子 出自《史记·五帝本纪》

网开一面 出自《史记·殷本纪》

囊血射天 出自《史记·殷本纪》

酒肉池林 出自《史记·殷本纪》

左支右绌 出自《史记·周本纪》

焚书坑儒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指鹿为马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拔山扛鼎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先发制人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破釜沉舟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鸿门宴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沐猴而冠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霸王别姬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四面楚歌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无颜见江东父老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一败涂地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约法三章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运筹帷幄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高屋建瓴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卧薪尝胆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鸟尽弓藏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一狐之腋 出自《史记·赵世家》

招摇过市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韦编三绝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鸿鹄之志 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积毁销骨 出自《史记·张仪列传》

毛遂自荐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脱颖而出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歃血为盟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因人成事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一言九鼎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完璧归赵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负荆请罪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怒发冲冠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刎颈之交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胶柱鼓瑟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纸上谈兵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字千金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奇货可居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图穷匕见 出自《史记·刺客列传》

背水一战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肝脑涂地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多多益善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鸡鸣狗盗 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狡兔三窟 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帝王如秦始皇、项羽、刘邦、汉武帝;有家喻户晓的朝臣如管仲、晏婴、萧何、张良;有百战百胜的名将如白起、韩信、卫青、霍去病;有改革家如吴起、商鞅、赵武灵王;其他节烈型的有屈原、王蠋;口辩型的有张仪、苏秦、郦食其;侠义型的有鲁仲连、荆轲、朱家、郭解;滑稽型的有淳于髡、优旃等等

秦始皇、项羽、刘邦、汉武帝刘彻,管仲、晏婴、萧何、张良,白起、韩信、卫青、霍去病,吴起、商鞅、赵武灵王,屈原、王蠋,张仪、苏秦、郦食其,鲁仲连、荆轲、朱家、郭解,淳于髡、优旃,李广,主父偃,田光,褒姒,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优孟,鲧,禹,周公,项梁,殷通,越王勾践,陈胜,吴广,苏秦,鬼谷

一、《史记》中的英雄人物很多,有命运不济的英雄,比如“飞将军”李广、霸王项羽等人,还有成功了的英雄,比如刘邦等人。

二、《史记》中还有很多女英雄,比如王陵之母,她敏锐地预见到外强中干的项羽必败在刘邦手下,为了儿子的前途,决定以死激儿志。还有《赵世家》中以国家为先,送子为质的赵太后等,都是仁勇集一身的女性。 除此之外,还有为情生,为情死,与项羽生死相依的虞姬。司马迁成功地刻画出这样一位敢爱敢恨的美人。这一女性形象的树立给后世文人及艺术提供了无限的素材,南唐主李煜受虞姬悲壮命运的感染,创作了广为传唱的《虞美人》。

1、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

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

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2、项羽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本名项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区)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勇猛好武,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率军渡河援救赵王歇。

巨鹿之战,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领军灭亡秦国。自称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大封灭秦功臣将领,拥立六国贵族后代为王。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掀起历时四年的楚汉之争。

3、吕雉

吕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xū),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砀郡单父县人,后世把她与唐朝的武则天并称为“吕武”。吕雉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

同时吕雉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被司马迁列入记录帝王政事的本纪,后来班固作汉书仍然沿用。她开启了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吕雉统治期间实行黄老之术与民休息的政策,废除挟书律,下令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

4、刘邦

刘邦(公元前256年十一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任砀郡长,被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马。

5、刘恒

刘恒(前203年—前157年),即汉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

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汉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秦始皇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项羽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吕雉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刘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刘恒

1、项羽:大江东去,楚王流芳

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李晚芳评价项羽“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2、信陵君:礼贤下士,威服九州

魏无忌处于魏国走向衰落之时,他效仿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延揽食客,养士数千人,自成势力。魏无忌礼贤下士、急人之困,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但屡遭魏安釐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前243年,魏无忌因伤于酒色而死。十八年后,魏国为秦所灭。

3、廉颇、蔺相如:文武双雄、英风伟概

一方面表彰他的大智大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两个历史故事,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他面对强暴而无所畏惧的大无畏精神,也表现了他战胜强秦的威逼凌辱、维护赵国尊严的机智与果敢。另一方面又表彰了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高尚品格。

4、鲁仲连:功成不居,不屈权贵

鲁仲连表现出了齐之高士的爱国、清廉、仗义的高尚德操,显示了自己过人的胆识、高超的智慧和鞭辟入里、简洁含蓄的论辩艺术,真可谓智勇双全、德才兼备。

5、韩信:旷世奇才,悲凉收场

项羽死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后被人诬告谋反而贬为淮阴侯。后吕后与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作为统帅,他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垓下,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理兵书、序次兵法,并著有《韩信》兵法三篇 。

司马迁作《史记》,是用灵魂与命运作斗争,用自己的精神作出一部千古流传的史记。那你知道史记中著名的人物 故事 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史记中著名的人物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史记中著名的人物故事:亚圣孟子

孟轲,是邹国人。他曾跟着孔子的后代子思的弟子学习。他学成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但是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他到了魏国,梁惠王不但不听信他的主张,反而批驳他的主张不切实情,远离实际。

那个时候诸侯争霸,各个国家无不追求富国强兵的捷径,所以各诸侯国都在实行变革,秦国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结果国家不但富足起来,而且 军事 力量也变得强大了;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自己的敌国,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国力强盛,先后称霸,各诸侯国都十分畏惧,东来朝拜齐国。当时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战的人看作是贤能的时候,孟子却称颂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仁治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孟子于是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希望流传后世。

史记中著名的人物故事:董仲舒及其学门

董仲舒是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他热衷于研究《春秋》,并深有所得。在孝景帝时期出任博士。他公开讲授《春秋》,弟子们根据入学时间的长短来依次的辗转互相传授,所以有的弟子甚至没有见过他的面。董仲舒曾经三年不到家里的后园游玩,只为了留出时间专心学术研究。他出入时的仪容举止是最标准的,没有不合乎 礼仪 的地方,学者们都效仿、尊敬他。

汉武帝继位后,董仲舒出任江都国相。他依据《春秋》里记载的 自然 灾害和特异现象的变化来推求阴阳交替运行的规律,结果大有所成。采取了许多方法预测和影响降雨,后来在江都国推行,无不实现了预期的效果。在任职期间,他被贬为中大夫,专心在家里撰写《灾异之记》这卷著作。此时,辽东郡的高帝庙发生了火灾,他在书中认为是天灾示警。主父偃很嫉妒董仲舒的才能,便窃取他的书上奏天子,说他妖言惑众污蔑当今天子,想要陷害他。天子召集众儒生,将此书给他们看,大家都认为书中有指责、讥讽朝廷和天子的内容。董仲舒的弟子吕步舒不知道此书为其师所作,竟指责该书的作者十分愚蠢。于是,天子把董仲舒交给司法机关处置,结果他被判处死刑,武帝刘彻感慨他的知识渊博也因为知道他有些懵懂,所以下诏赦免了他。此后,董仲舒再也不敢谈论灾异的事情了。

董仲舒为人廉洁正直。此时,朝廷正在大规模兴兵征讨四方的蛮夷,公孙弘研究《春秋》比不上董仲舒,而他却善于迎合世俗的准则来处理事情,所以官至公卿。董仲舒认为,公孙弘的为人阿谀奉迎,品行不端,非常看不起他。公孙弘为此也十分憎恨他,便对皇帝说:“论当今之世,只有董仲舒可以胜任胶西王的国相。”刘彻听取了公孙弘的“建议”,董仲舒被排挤出中央。胶西王平日里听说过董仲舒的德行,因此对待他很好。可是,董仲舒还是害怕时间长了会生出是非,不久后便以身体原因为借口,告老回家去了。直到去世,他始终不置办家产,而专心从事学问研究、著书立说。所以,从汉高祖一直到汉武帝这五代君王在位时期内,只有董仲舒以精通《春秋》出名,他所研究的是《公羊春秋》。

史记中著名的人物故事:聂政拒百金

聂政是轵邑(河南济源市南六公里的轵城镇)人。他曾经杀过人,为躲避仇家,他和母亲、姐姐逃往齐国,做了一个屠夫维持生活。

濮阳人严仲子曾侍奉韩哀侯,和韩国国相侠累结下仇怨。严仲子害怕以后会遭到报复,就四处游历,寻访能替他向侠累报仇的人。他到了齐国,听说聂政是个勇敢正直的人,就多次亲自登门 拜访 ,然后备办了宴席,亲自捧杯给聂政的母亲敬酒。喝到酒兴正浓的时候,严仲子献上黄金一百镒,到聂政老母跟前祝寿。聂政面对厚礼感到奇怪,无功不受禄,坚决谢绝了严仲子。严仲子却执意要赠送,聂政辞谢说:“我幸有老母健在,家里虽贫穷,客居在此,从事杀猪宰狗这样卑贱的职业,老母的供养我还供得上,我不敢接受您的赏赐。”严仲子避开别人,趁机对聂政说:“我有一个仇人,我周游好多诸侯国,都没找到能为我报仇的人;我来到齐国,听说您很重义气,所以献上百金,将作为您母亲大人一点粗粮的费用,也能够跟您交个朋友,哪里敢有别的索求和指望!”聂政恳切地说:“我所以屈身辱份在这市场上做个屠夫,只是希望能够奉养老母;老母在世,我不敢对别人以身相许,请您理解我的无奈。”严仲子执意赠送,聂政却始终不肯接受,严仲子无奈只得告辞离去。

猜你感 兴趣 :

1 史记中的人物故事精选

2 史记中的人物故事大全

3 史记中的故事有哪些

4 史记的人物有哪些故事

1、炎帝

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2、黄帝

黄帝,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首。黄帝被尊祀为“人文初祖”。据说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也有说巳姓。名轩辕,一说名轩。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3、刘邦

刘邦,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4、项羽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男,唐宋典籍记载为周王族诸侯国项国后代,姬姓,项氏,名籍,字羽,泗水郡下相县(今江苏省宿迁市)人。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

5、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称赵政、祖龙 ,也有吕政一说。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以上就是关于史记里有哪些人物10!全部的内容,包括:史记里有哪些人物10!、史记有哪些人物、史记中的人物100名——只要名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3313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