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的手段不包括

宏观调控的手段不包括,第1张

宏观调控手段分为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国外的宏观调控目标往往包括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一、经济手段

这是指政府在自觉的基础上,运用价值规律,借助经济杠杆的调节,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经济杠杆是宏观调控社会经济活动的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通过媒体宣传,可以达到调控的目的。

二。法律手段

这意味着政府依靠法律的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律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从而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法律手段可以有效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财产,维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个人的合法权益;调整各种经济组织之间的横向和纵向关系,保证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

法律手段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经济司法和经济立法。经济的立法主要是立法机关制定各种经济法规,保护市场主体的权益;经济主要是司法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制度和程序,检查和审理经济案件,维护市场秩序,惩罚和制裁经济犯罪的活动。

三。行政手段

这是依靠行政机关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手段来调节经济活动,从而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行政手段权威、垂直、自由、速效。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不能放弃必要的行政手段。因为计划手段和经济手段的调节功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计划手段相对稳定,不能灵活调节经济活动;经济手段具有短期性、滞后性和调整后果的不确定性。

当计划和经济手段调节无效时,只能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特别是当国民经济主要比重失衡或社会经济某一领域失控时,运用行政手段进行调节,将能更快地扭转失控局面,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当然,行政手段是短期的非常规手段,不能滥用。必须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应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5230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10
下一篇 2022-06-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