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的由来和历史故事

莫高窟的由来和历史故事,第1张

莫高窟建于十六世纪。据唐代《李克让重修莫高窟碑》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乐诺和尚经过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佛,于是在岩壁上掘开第一窟。此后,法亮禅师等人继续在此筑洞修行,被称为“大漠高穴”,意为“大漠之高”。

一、莫高窟的由来

始建于十六国先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的修建,形成了庞大的规模,有735个洞窟,壁画45000平方米,泥塑彩塑2415件。它是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场所。

二。莫高窟的历史

石窟建于十六国时期。北魏、西魏、北周时期,统治者信奉佛教,在王公贵族的支持下修建石窟,发展很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加繁荣。武则天时代有一千多个洞窟。到了北宋、西夏、元代,莫高窟逐渐衰落,只重修了以前的洞窟,很少有新的。元朝以后,敦煌停止开窟,逐渐荒芜。明朝嘉靖七年(1528年),嘉峪关关闭,敦煌成为边塞游牧之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新疆被平定;雍正元年(1723年),敦煌设沙洲所;第三年(1725年)改沙洲尾;来自甘肃省的移民定居在敦煌重建沙洲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4912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10
下一篇 2022-06-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