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隐形的吗?
你我注定没有结果。 飞蛾为什么要扑火? 为爱所困。 为了爱情浪费了。 是傻,是对还是错? 也许命运是注定的。 你我只能擦肩而过。 既然如此,又何必难过呢? 看花开。 看潮起潮落。 看尽人间悲欢 我随波逐流。 越逃越痛苦。 旧日如梦。我被过去的日子淹没了。 除了回忆还剩下什么? 我曾经很深情。 现在我孤身一人,很孤独。 什么缘分都是做出来的? 想一个人 这是你的承诺吗? 我经历过风风雨雨。 现在我很孤独,泪流满面。 ... 最近,一首2009年由彭丽丽原唱的《飞蛾扑火》突然又火了起来,各种翻唱版本层出不穷,为爱情唱出了无尽的悲欢离合。 飞蛾扑火出自《梁书道水传》:“飞蛾扑火,难自焚”,一般用来比喻自我毁灭。被爱情冲昏头脑的男女并不像扑火的飞蛾,而是在明知没有机会和分享的情况下自杀,也有义无反顾、不怕牺牲的精神延伸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上。当然,这首歌不是本文的主题,还是回到我们的问题:飞蛾为什么要扑火? 这种现象很常见。日常生活中,晚上总能看到飞蛾围着各种光源翩翩起舞,直到精疲力尽而死。这里说的飞蛾其实是昆虫纲鳞翅目的昆虫。鳞翅目昆虫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蝴蝶,多在白天活动;另一类是蛾子,多在夜间和清晨、傍晚活动。蝴蝶
蝴蝶花亚科
飞蛾扑火的一般解释是很多昆虫都有趋光性。趋光性是指昆虫受光刺激时产生定向运动的行为习惯。正向光性者会靠近光源,负向光性者会避开光的刺激而远离。昆虫的视觉器官与人类有很大不同,对光的感知范围也不同。一般来说,人眼的可见光范围在400-700纳米之间,而大部分趋光性昆虫更喜欢330-400纳米的紫外光,尤其是鳞翅目和鞘翅目昆虫对这个波段更敏感。利用昆虫的这一特性,人类使用黑光灯诱捕、捕杀和预报昆虫,尤其是在夜晚的野外。 频振太阳能杀虫灯,外面有高压电网。夜间有趋光性的昆虫被引诱触碰电网,被高压电流瞬间杀死。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黑光灯被广泛用于农业和林业的害虫防治。 利用蚜虫对黄光的强烈嗜性,捕虫板被广泛用于各种温室设施中来控制蚜虫和其他害虫。 然而昆虫的趋光性并不能解释飞蛾扑火的原因。如果纯粹是因为趋光性,那么夜间飞行的昆虫应该是直接飞向光源,而不是绕着光源转圈。现代科学研究逐渐表明,夜行昆虫的趋光性与其导航方式有关。在数亿年的进化过程中,飞蛾利用月光和星光作为导航的参考。因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很远,所以月光大致是平行光。飞蛾在飞行时,以固定的角度斜对着月光直线飞行,而人造光会让飞蛾误认为是月亮,但灯光是近距离光源,形成从中心发散的光,而不是平行光。结果昆虫还是以固定的角度斜向月球飞行,最后以螺旋渐近线的轨迹飞向灯光。 这就是飞蛾扑火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