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个俯卧撑,一个俯卧撑的故事

来一个俯卧撑,一个俯卧撑的故事,第1张

俯卧撑事件(三个俯卧撑的故事) 1、三个俯卧撑的故事

解释:①增强臂力的辅助运动。双手和前脚掌保持双脚着地,俯卧,手臂反复弯曲向上抬起,这样整个身体就会变平,落下来。②不方便或不愿意对某事发表意见。

例句:①这不关我的事。做三个俯卧撑就走了。

②别吵了,我们做俯卧撑不行吗?

从“很好很厉害”到“很黄很暴力”,从“虎躯一震,三分离开”到“关我屁事,我出来打酱油”,网络流行语总是几十天一个主宰,你方唱罢我登场。昨天,“做俯卧撑”成为网络新流行语,而且是流行最快的流行语。从新闻报道中的几个不起眼的词,到网络上流行的流行语,只用了几个小时。

对此,有网友形容为“昨晚(7月1日)这个词爆炸了”。在昨天下午15: 00发布的谷歌前10个上升最快的关键词中,俯卧撑系列占据了4个位置,俯卧撑事件、三个俯卧撑和做俯卧撑分别占据了6、7和10个位置,俯卧撑高居榜首。

“俯卧撑”是恶搞

俯卧撑,英文名为Push-up,是一个体育词汇。在平时,爱好体育的网友或者体育课的师生都可以使用,但成为网络流行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和很多网络流行词(语言)一样,这次之所以在网上吸引了这么多人气,大概和它在特定时间特定场合的出现有关。

6月28日,贵州瓮安县突发严重打砸抢烧事件。关于事件的起因和过程,网上有各种各样的传言。7月1日晚,贵州召开新闻发布会,新华网进行在线直播。贵州省公安厅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调查情况时说,在溺水前,和他一起玩耍的刘已经制止了他的跳江行为。看到李很平静,刘“开始在桥上做俯卧撑。当刘做第三个俯卧撑时,他听到大声说‘我要走了’,然后跳进了河里。

几分钟后,8点整,天涯杂谈出现了一个帖子:“我来做俯卧撑”。

于是,“做俯卧撑”不仅成了一项运动,也成了网友的恶搞,一夜之间火了起来。

成千上万的“俯卧撑贴”

7月2日,很多网友去论坛的时候发现到处都是俯卧撑。人们一开始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很快就学会了这个词的在线应用。

有网友感叹,用“井喷”来形容“做俯卧撑”在互联网的火爆已经不合适了。本报记者注意到,第一个“做俯卧撑”的帖子出现在7月1日晚上8点,到7月2日晚上10点,仅在天涯聊天论坛就有500多个关于“做俯卧撑”的主题帖子,有的“俯卧撑”还有几十个或上百个跟帖。

在百度的“俯卧撑吧”,一个从2006年8月27日开始向网友询问练习俯卧撑问题的贴吧,7月1日8点前只有70多个帖子,但到了昨晚10点,帖子已经过万了。在网上,有成千上万的“俯卧撑贴”。

“善意提醒:以后不要做俯卧撑了,小心伤到无辜的人,”该网友说,“砖头四下看。”“做俯卧撑”除了表示对瓮安事件的关注,还被广泛使用,有点类似于“我出来打酱油”。“做俯卧撑”已经成了网民们的代名词,他们甚至因为某些原因在一些问题上不持中立立场。做俯卧撑确实成了7月2日最常见的回复。无论帖子的主题是什么,都可能看到“做俯卧撑”,以至于有网友把那些总是做“做俯卧撑”的人称为“俯卧撑党”。三个俯卧撑是瓮安县“六·二八”事件的代名词。三个俯卧撑都撑不住,太好了!如果少数不法分子冲击党政公安机关,打砸抢烧,该镇压的一定要镇压。否则,如何维持社会稳定?

2、躲猫猫事件与俯卧撑事件,简单的说一下是怎么 回事。3Q

俯卧撑,一个流行的网络用语,一般表述为“做俯卧撑”或者“我是来做俯卧撑的”。它们源于一个新闻事件(详见相关新闻),“表达了不关心时事,不做评论,只做自己的事情的态度。出处:刘放园网友于2008年7月1日19: 59发表《面条吃白菜肉丝,运动做俯卧撑!大健康!这是网上第一个恶搞“做俯卧撑”的帖子。然后网友效仿恶搞“做俯卧撑”。打酱油:在网上不谈政治,不谈敏感话题,与自己无关,什么都不知道,就回复这个言论,相当于“路过”。天涯很流行的一个名词,对现实很无奈。是幼稚阶段的一种“非暴力不合作”的行为,在道德上关注某件事,在行为上保护自己的理智,发出轻微的压抑的呐喊。捉迷藏:它充满了自相矛盾的语义。有关当局一定隐瞒了一些真相。有了这个流行词,人们会对公共当局失去信任,甚至导致执法机构的声誉岌岌可危。具体可参考百度百科。同时提出了这个问题,单个问题就有收获。

3、什么是俯卧撑事件?

网络流行用语,一般表述为“做俯卧撑”或“我来做俯卧撑”,源于贵州公安发言人王对死亡的介绍(详见相关新闻)。现在的网络表达“俯卧撑”取代了以前的网络表达“打酱油”,表达了一种不关心时事,不评论,只做自己的事情的态度。

贵州公安王介绍调查情况几分钟后,8点整,天涯杂谈出现了一个帖子:“我是来做俯卧撑的”。

于是,“做俯卧撑”不仅成了一项运动,也成了网友的恶搞,一夜之间火了起来。

据调查,“做俯卧撑”最早的恶搞出现在2008年7月1日19时59分,网友“刘放园主”发表《吃面条吃白菜肉丝,运动做俯卧撑!大健康!”帖子,网友纷纷跟帖恶搞“做俯卧撑”。天涯论坛一度出现井喷现象。

2006年7月2日,很多网友上论坛的时候发现到处都是俯卧撑。人们一开始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很快就学会了这个词的在线应用。

从7月1日晚上8点到7月2日晚上10点,仅在天涯聊天论坛就有500多个关于“做俯卧撑”的主题帖子,有的“俯卧撑”帖子后面还有几十个或上百个帖子。在百度的“俯卧撑吧”,一个从2006年8月27日开始向网友询问“练习俯卧撑的问题”的贴吧,7月1日8点前只有70多个帖子。据网友统计,短短24小时,贴吧里又多了47个帖子。

“善意提醒:以后不要做俯卧撑了,小心伤到无辜的人,”该网友说,“砖头四下看。”“做俯卧撑”除了表示对瓮安事件的关注,还被广泛使用,有点类似于“我出来打酱油”。“做俯卧撑”已经成了网民们的代名词,他们甚至因为某些原因在一些问题上不持中立立场。做俯卧撑确实成了最常见的回复。无论帖子的主题是什么,你都可能看到“做俯卧撑”。网友们给原本单一的标注“做俯卧撑”增加了更深层次的含义。有网友把坚持“俯卧撑”、每贴都做“俯卧撑”的人称为“俯卧撑党”。前几天,有人在豆瓣网站上成立了一个“俯卧撑小组”。“俯卧撑”,英文名push-up,恶搞,是一个体育词汇。在平时,爱好体育的网友或者体育课的师生都可以使用,但成为网络流行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和很多网络流行语一样,这次之所以在网络上引起这么大的人气,大概和它在特定时间特定场合的出现有关。几分钟后,8点整,天涯杂谈出现了一个帖子:“我来做俯卧撑”。于是,“做俯卧撑”不仅成了一项运动,也成了网友的恶搞,一夜之间火了起来。数万个“俯卧撑帖”7月2日,很多网友上论坛发现到处都是俯卧撑。人们一开始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很快就学会了这个词的在线应用。有网友感叹,用“井喷”来形容“做俯卧撑”在互联网的火爆已经不合适了。本报记者注意到,第一个“做俯卧撑”的帖子出现在7月1日晚上8点,到7月2日晚上10点,仅在天涯聊天论坛就有500多个关于“做俯卧撑”的主题帖子,有的“俯卧撑”还有几十个或上百个跟帖。在百度的“俯卧撑吧”,一个从2006年8月27日开始向网友询问练习俯卧撑问题的贴吧,7月1日8点前只有70多个帖子,但到了昨晚10点,帖子已经过万了。在网上,有成千上万的“俯卧撑贴”。“善意提醒:以后不要做俯卧撑了,小心伤到无辜的人,”该网友说,“砖头四下看。”“做俯卧撑”除了表示对瓮安事件的关注,还被广泛使用,有点类似于“我出来打酱油”。“做俯卧撑”已经成了网民们的代名词,他们甚至因为某些原因在一些问题上不持中立立场。做俯卧撑确实成了7月2日最常见的回复。无论帖子的主题是什么,都可能看到“做俯卧撑”,以至于有网友把那些总是做“做俯卧撑”的人称为“俯卧撑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9984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30
下一篇 2022-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