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时等于多少分钟多少秒,一小时等于多少分钟多少秒

一个小时等于多少分钟多少秒,一小时等于多少分钟多少秒,第1张

一小时多少秒怎么算(为啥1小时等于60分钟)

一小时一般等于3600秒,或60分钟,或1/24天。所以1秒就是60000/3600=16.666米,也就是16.67米左右。

在很多人心目中,习惯了十进制或者十进制。

前几天有朋友告诉每日汉字编辑,重量是小数,公里是小数。为什么时间不是小数?

朋友的问题可能是包括边肖在内的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结果每日汉字编辑找了很多资料和老师,才把问题搞清楚。

今天编辑成一篇文章,分享给大家。

上面的图片是一个时钟。

如果我给你算一算,2.3小时是多少分钟?我估计你得算一会儿,2.3乘以60,才能得出结果。

但是,让你说2.3公里多少米?这很容易计算。乘以1000,就行了。

人有10个手指,十进制是最好的。为什么《时代》一定要60岁?

说到这个问题,要从古代的计时说起。

严格来说,古代的计时并不一定有严格的时间含义,只是根据太阳的升降来命名自己。

一般来说,日出可以叫日出,日出可以叫日出,日落可以叫日落。

太阳在正中间时,称为天中、午、亭午,近中午时,称为角,西时,称为筐、太阳。日落之后是黄昏,是人决定的,是子夜(或午夜),子夜之后是鸡鸣,鸡鸣之后是黄昏和黎明——已经是黎明了。

古人一天两餐,最后一餐在日出中间。这段时间被称为吃饭时间或吃得早。晚饭后,日出前,这个时间叫“时间”。

没有计时工具,人们无法感受时间的速度。

古代的计时工具很多,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日晷”,一种是“漏”。除了上述计时方法外,中国古代的人们还用“沙漏计时”、“火计时”、“烛光计时”来计时。

日晷(读作guǐ),又称“日晷”,是中国古代的另一种计时仪器,利用日影来计时。它通常由一个铜指针和一个石圆盘组成。铜指针叫“针”,石圆盘叫“面”。使用时,可以通过观察日影在盘面上的位置来辨别不同的时间。

日晷的计时精度可以精确到小时(15分钟)。日晷也是一种通过观察日影来计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来确定当时的时间或小时数。从出土文物来看,汉代以前就使用日晷了。在机械钟传入中国之前,日晷一直是常用的计时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日晷针和刻有线条的日晷面。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空,日晷针的投影像时钟的指针一样在日晷面上移动,可以指示时间。你应该在北京的故宫和天文台上看到过。

铜滴漏又称“漏刻”或“漏壶”。也就是说,在壶底或靠近壶底的地方开一个小孔的盛水工具,通过小孔水改变铜壶的水位来计算时间。指南针和漏壶都是利用太阳的影子来计算时间,但是到了雨天或者晚上就变得没用了,于是就产生了一种可以昼夜计时的水钟,这就是漏壶。漏指破釜酒吧;雕是指雕箭。箭头是标有时间刻度的刻度。

漏刻是利用水平衡滴水的原理,通过观察壶内刻箭头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作为计时器,使用漏刻比日晷更常见。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漏刻是中国使用最广泛的计时器。中国发明的铜壶滴漏,比外国制造的滴漏计时器要早得多,而且应用广泛,成为历代重要的计时工具。

我们中国人都用十进制,但很少用60进制。

六十进制起源于巴比伦。至于巴比伦人为什么用60位,众说纷纭。

有人最初认为巴比伦人一年有360天,太阳一天走一步,即一度,结合巴比伦人已经熟悉的六分圆,得到小数点后60位;也有人认为60有2,3,4,5,6,10,12等因子,简化了运算等等。

一小时等于60秒,来源于中国的天干地支年表。

在古代社会,人们用天干地支来计算年份,周期为60年。所以,从年到秒,都和天干地支有关。

最初人们把一天分为12个小时,感受每个小时的过程,于是一天有24个小时,然后就有了1小时60分钟。

1879年,加拿大铁路工程师弗莱明提出了“时区”的概念。这一提议在188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得到认可,从而正式建立了统一世界计量时间的“时区体系”。

“时区制”规定地球上每15°经度范围为一个时区(即太阳在一小时内走过的经度)。这样,整个地球表面就被分成了24个时区。每个时区的“中央子午线”指定为0°(即“本初子午线”),东西15°,东西30°,东西45°…直到180°子午线。每条中央经线自东向西7.5以内的地方,一律以这条中央经线的当地时间为标准时间。

世界时区的划分是基于本初子午线。从西经7.5到东经7.5(经度区间为15)为零。从零时区的两个边界分别向东、西,每隔15°经度画一个时区,东西各画12个时区。东部12点区域与西部12点区域重合。世界被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以中央子午线的当地平均太阳时作为其标准时间。“时区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各地时间混乱的现象,使得世界上只存在24个不同的时间。而且,由于相邻时区的时差只是一个小时,不同时区的时间换算变得极其简单。因此,一百年来,世界各地都在使用这种时区系统。

在指定时区系统的时候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你从西向东环游世界,每穿越一个时区,你的手表就会被拨快一个小时,这样当你穿越24个时区回到原地的时候,你的手表就会被拨快刚好24小时,也就是第二天的同一个小时;相反,当你从东到西环游世界时,你的手表显示的是前一天的同一时刻。

为了避免这种“日期错乱”现象,国际上统一将180°经线定义为“国际国际日期变更线”。当你从西向东穿过国际国际日期变更线时,你必须从你的计时系统中减去一天;相反,必须增加一天从东向西穿过国际国际日期变更线。

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也影响了时区的划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936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29
下一篇 2022-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