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当过皇帝,在军事法庭当过证人,也进过劳改营,背景很多。终于,随着一本书《我的前半生》,世人对他的历史产生了兴趣。
而溥仪则因为当年在法庭上的种种表现,被指责没有皇帝的骨气。他满口诡辩和否认。事实上,他只当了三年皇帝。
六岁那年,清朝没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溥仪只能待在故宫,相当于与外界隔绝,周围只有“复辟”的声音。
所以,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他,曾经看到的都是“过去”。于是,当日本人要求溥仪当“伪皇帝”时,他高高兴兴地去了。但在审判时,他把所有的罪过都归咎于日本人,说如果当时不“配合”,就会有大麻烦。
可见,溥仪是个聪明人,日本在东北的所作所为,他心知肚明。所以“责任”一上来就一扫而光。他认为这样做,他可以置身事外。
当时,溥仪被苏联关押在勃利监狱。作为伪满洲国的“皇帝”,参与了日本在中国东北的侵略殖民计划。于是溥仪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证人,由四名苏联军官护送,从勃利飞到日本东京。
溥仪首次出庭作证。溥仪在面对远东法庭的法官时,以傀儡皇帝的身份出现。溥仪说:你当初为什么要当伪皇帝?因为你想在日军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军队。之后,时机成熟,我们会和中国军队联手收复东北。
其实也不能说溥仪的理由完全是假的。因为联合日本是清朝复辟的计划之一。当然,收复包括收复整个中国领土和东北的性质。
至于和中国军队的合作,那是强加的,为了让“别人”相信这个伪皇帝是相当有价值的。
试想,朝廷怎么会相信溥仪的鬼话?于是,法院拿出了证据。当时,他用黄绢写了一封信给日本参谋总长第二大臣南次郎。可以看出内容相当明确,就是溥仪想邀请日本出兵完成他的复辟大业。
但溥仪把“不”发挥到了极致,断然否认是自己写的。于是,专家们开始了技术鉴定——检验笔迹。溥仪厉害到居然改了笔迹,所以这个证据无效。
之后,溥仪回到了苏联。
后来,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再教育。在转变过程中,他的供词明确表示,他是自愿来到东北,为了恢复清朝而投靠日本人的。
这一点在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也有说明,其中说他在犯下“叛国罪”之前,有强烈的当皇帝的愿望。
其实很多人对溥仪的一生都很感慨,认为一个3岁的孩子被选为皇帝不是他的错,是被迫的选择。正如溥仪在法庭上表现的那样,他是一个被操纵的傀儡,没有选择。
那么,溥仪真的没有选择吗?
想来,是无忧无虑的生活,让溥仪失去了思考。清廷失陷后,溥仪的爵位没了,但衣食开销比一般人好。另外,军阀对溥仪的态度也让他产生了一点错觉。
其实溥仪也不是没文化。相反,他有英语老师,向往自由的生活。那,他为什么还念念不忘王朝?“复辟”的声音真的充满了他的大脑吗?
实际上,溥仪一直在享受做“君主”的满足感。外面到处都是民主的声音,他的身边爬满了陈旧的黄历。这种控制别人的心理一直让溥仪觉得只有当了皇帝才能有这样的尊严。
至于谁是天皇,无所谓,就算是日本人。就像他的前辈们一样,对内是一张残酷的脸,对外却是极度谄媚,只要能保住王位。
溥仪虽然没有看到这段历史,但是周围的人都会告诉他怎么做,他也很好地继承了同样的思维。当然,他不会仔细去想这有什么不对。
毕竟前人也做过这个。自己做就好了。都说溥仪转型很好。他出来后,一些老官员拜访了他,并送给他一份大礼。他拦住他,批评了他。
但是看溥仪写的这本书,虽然是他口述,别人写的,但是对他人生经历的表达还是没有脱离那个时代的认识。
尤其是对她皇后的描述,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地揭露她的各种“不光彩行为”。当年出庭作证,想洗清自己的“污点”是套路:“我是无辜的,都是别人的错,我会被牵连。”
都说我的前半生是一本“自省”自传。为什么要反思别人的错误?所以说不承认错误才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