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经信办、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下发《关于扩大工业企业转电实际到民范围的紧急通知》,在全省19个市(州)(攀枝花、凉山州除外)扩大工业企业转电到民实施范围。在四川电网有序用电方案中,所有工业电力用户(包括白名单重点保障企业)实行全面停产(保安负荷除外),放高温假转电于民。
继四川之后,重庆市经信委和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也联合下发了类似通知,要求把电给老百姓。
高温给了川渝一个“假期”
6月13日以来,我国出现持续大范围高温天气。此次高温过程综合强度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具有强度大、极端的特点。
在高温作用下,水位下降,导致依靠水电的川渝地区缺电。据相关数据显示,四川省水电装机容量占78%,提供了80%以上的发电量,火电仅占装机容量的16%。
虽然川渝地区一直处于缺电状态,但居民用电需求却在增加。据央视报道,自8月初以来,四川省预计最大电力负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
同时,由于“西电东送”协议,四川要优先输电,这直接使得川渝地区的缺电现象更加严重,这也是为什么四川省有关部门在文章开头就发出通知,要求“权给于民”。限电背景下,川渝汽车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受损产业链
毫无疑问,“限电”已经影响到川渝地区的半导体、锂电池、零配件、汽车生产等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
川渝地区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汽车工业重镇,在汽车工业中的地位并不逊于武汉和上海。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四川省汽车产量72.74万辆,累计增长5.35%;重庆2021年累计产量199.8万辆,累计增长26.46%。
巨大的产量背后,是川渝地区众多汽车厂商,如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神龙汽车等主流汽车企业在四川设有工厂。此外,重庆作为长安汽车的大本营,对重庆的汽车生产贡献巨大。
然而,在“限电”的影响下,多家车企相继宣布停产。例如,长安汽车8月15日发布公告称,长安深蓝及其主要供应商已暂停生产SL03整车及零部件。预计此轮停产将持续至24日,对本月SL03的总生产和交付规模有一定影响。
虽然“限电”对长安汽车等企业的生产规模有一定影响,但从相关工作人员的回答来看,“限电”的影响仍在可控范围内。
除整车生产企业外,川渝地区还有1600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和相关原材料供应商。
目前,四川是中国重要的锂电池生产基地。大约一个月前,2022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召开,将四川锂电池行业推向了风口浪尖。当时,四川省经信办主任翟刚也提到,四川是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是全球产业生态体系最完整、产业合作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资料显示,四川锂储量占全国的57%,居全国第一,已开采矿石储量1.58亿吨。不过,上海有色网SMM估算,此次“有序用电”可能减少四川碳酸锂产量约1120吨,占行业的3%;氢氧化锂产量减少约1690吨,约占行业的8%。
此外,在产业方面,四川引进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中创新航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聚集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近百家。至于重庆,主要以电子信息产业聚集而闻名。集成电路企业中,重庆有SK海力士、恩智浦、紫光展锐等半导体制造企业。
换句话说,四川和重庆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川渝地区的半导体、锂电池等产业受到“限电”影响时,下游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会在产量、成本等多方面受到影响。
为解决限电引发的连锁反应,上海市经信委已致函四川省经信办,要求后者支持汽车行业重点企业电力保障。其中提到,由于限电,四川的零部件供应商无法提供足够的零部件,SAIC乘用车和特斯拉等主机厂零部件供应短缺,产能受损。可以清楚地看到,川渝地区在汽车产业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消费者信心不足
限电不仅影响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规模,还会影响汽车后市场。受“限电”影响,特斯拉、蔚来、小鹏相继宣布暂停部分地区充电服务。
其中,特斯拉在成都的14个过充站中,只有两个在夜间保持开放,其他都是暂时关闭或处于第一服务状态。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Xpeng Motors和蔚来汽车,四川和重庆两家新动力汽车公司的部分充电桩关闭。
可以肯定的是,“限电”并没有对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造成特别大的影响,但却给有意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用户增加了另一层顾虑。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不能实现充电自由,对新能源汽车的抵触情绪会不断加强,不利于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
限电的启示
不得不说,川渝限电确实给汽车产业链带来了一些影响。不过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次限电其实给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启示。
比如,随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电力的短缺也会越来越多,这对于各个地区的充电桩运营商来说,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对此,刚哥认为,充电桩运营商需要对充电桩的布局和资源配置进行科学的安排,避免消费者因高温和限电而难以使用充电桩。此外,从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的角度来看,需要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避免“限电”对供需关系的严重影响。
同时川渝限电也让我们重新规划新能源体系。甚至如一些业内人士所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增多,电池容量的不断增加,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可能会成为大面积分布式储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