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国民记忆”,一起增长见识!
1946年8月初,国民党军第11战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谢师言少将接到孙连仲司令员的命令,拟定进攻张家口的计划。
谢世炎的作战计划起草完毕,提交给孙连仲审批,很快获得批准。
然而,在计划到达国民党军作战部队之前,这份极其机密的作战计划被送到了北平的军事调解执行部。叶剑英得到了这个信息,并报告给了中共中央。得到这一信息的周恩来非常重视,并紧急转发给晋察冀军区聂司令员,要求做好战斗准备。
当聂得知情报是由国民党军第11战区的中共地下情报人员提供时,十分感慨地说:“得到敌人进攻张家口的情报,真不容易。”
聂是个不简单的人物,他就是计划写这份作战计划的谢世炎。
1946年1月10日,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当局就停止国内军事冲突以换取来之不易的和平达成协议。
但停战协定签订后,国民党当局不断闹事,进攻解放区,破坏停战协定。
中共中央对形势的发展作了新的估计。在继续争取国内和平的同时,强调全党全军提高警惕,加强战争准备。中共中央深知华北战略地位重要,将是国共两党激烈角逐之地。为了防患于未然,李克农利用军事调解执行部的桥梁作用,在北平开展情报工作。
军事派遣部代表团到达北平后,利用其公开、合法的身份,接触国民党各级有影响、有势力的人士。一般接触后,它开始知道谁倾向于共产党。在这个过程中,军事调查部门的情报人员发现,谢世炎对中共非常好奇。
在多次接触中,谢世炎被这个充满活力、充满热情、以建设新中国为理想的政党深深吸引。
经过半年多的严格考察,谢世炎逐渐得到了党组织的信任和肯定,他也多次提出入党要求。中共地下党组织决定考虑发展他入党的问题。1947年2月4日,谢师言正式成为共产党员。
这份档案是谢世炎当年的入党申请书:“本人立誓赤诚,拥护共产主义,加入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为无产阶级革命鞠躬尽瘁。”为了执行隐蔽战线工作的任务,谢世炎在志愿书上写下了自己的化名——谢天宗。
谢师炎正式成为共产党员后,中共中央将其纳入北平地下情报系统。鉴于谢世炎地位的重要性,党组织决定谢世炎利用其特殊身份在第11战区开展情报工作。
然而,谢世炎并不知道,危险正在一步步逼近。
1947年9月,中共情报组北平秘密电台被国民党保密局破解。电台台长李·叛变了,出卖了党的组织的许多情报和机密。
军事历史学家王小贱:
他放弃了一切可以放弃的东西,无线电电报发出后,他没有销毁任何应该销毁的东西。比如谢世炎提供的一些原件,一看这个字迹就能辨认出来,有的甚至是署名的。
1947年9月,谢师言突然接到孙连仲司令员从北平发来的密电,命令他立即到北平参加会议。但是到了北平,接他的车并没有去所谓的会场,而是直接把他带到了北新桥炮兵局国民党军监狱。
不久,保密局北平站特别行动组组长顾审问谢世炎,并拿出谢世炎妻子带着两个孩子的照片,企图以家人的安危动摇他的地位,并声称只要谢世炎答应脱离共产党,就可以复职,立即回国。谢世炎沉默良久后回答。
谢世炎的儿子谢鹏:
这时候谢世炎的回答是,我相信共产党不会不管他们,我也管不了他们,只能道歉。
谢世炎的回答让所有在场的特工哑口无言,而特务头子顾继续追问谢世炎:“你为什么要以国军将领的身份为共产党效力?”
谢世炎答打地板,“我在国民党军队待过很多年,经历过很多阶级,有资格批评它没有前途”。对于共产党,我欣赏它的活力、热情、组织和建设新中国的理想”。然后他严厉地说:“因此,我选择我所钦佩的政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谢世炎义正言辞。但作为一个家庭的丈夫和两个孩子的父亲,他无法继续打理自己的公司。谢师言开始写诗《中秋寄颜元》来寄他的相思:
西风起,栏冷,草木落,梦不安;
农历月初,谁在陪我看?看着条条,眼泪都快干了!
1948年10月19日,蒋介石以泄露军机为由,向谢师言下达了处决令。谢世炎临终前,平静地写下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段话:
自古以来,谁也没有死过,但是当一个人失意的时候。
多少人头多少血,继续做民主自由诗!
字迹苍劲,就像大师的性格,也是他一生的写照。为了强国富民的理想,谢师言愿意付出一切。
李克农的孙子李凯城:
他们为什么要和高官一起加入共产党?在实践中,他们判断国民党不行了,中国要光明了,中华民族要跟共产党走实现复兴了,最后他们成了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
谢世炎牺牲后,中共地下党秘密找到谢世炎的遗孤,将他们抚养成人。
谢世炎是国民党的高级军官。他本可以和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但他的心却转向了光明,死了。加入中国共产党,就像一把潜伏在敌人心中的利剑,在黑夜里坚守火花,在沉默中做出卓越的业绩。
面对敌人的威胁和利诱,他大义凛然,用鲜血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用生命捍卫信仰。
编辑:王海涛·赵斌
编辑:陈崔明
这一集是安百奇导演的
编辑:斯佩伦马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