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伏击日军观摩团,原型部队16团是支什么样的部队?

“李云龙”伏击日军观摩团,原型部队16团是支什么样的部队?,第1张

“李云龙”伏击日军观摩团,原型部队16团是支什么样的部队?

作者:忘掉江湖吧

在《亮剑》中,有很多让军迷兴奋的桥段。

该剧高潮部分之一是李云龙伏击日军“战地观察团”的场景:日军山本特务伏击八路军总部,为了近距离看观察效果,派出大量前卫部队让路。与此同时,129师紧急出动一个独立团保卫总部。

让李云龙政委赵刚带领二、三营去陈佳瑜执行任务,他带领一营留在原地,查明日军的动机。他不能“哭了很久还不知道谁死了”。没想到,这一失误竟然打死了日军一个180人的战场观察组,包括1名旅长、8名联合队长和10多名下级助理。李云龙发了大财。

李云龙的好运气让正在观战的晋绥军358团团长楚云菲羡慕不已。

亮剑剧照

这座桥在军事史上确实有过类似的例子,那就是王金山在汉略村的伏击。

王近山在去陕甘宁边区的途中,临时起意搞了“汉略村伏击”。但洪洞县韩乐村的真实战斗和亮剑还是有很多区别的:比如王金山是旅长但不是团长,而且当时16团还不是独立团。

16团的前身是新1团,也就是《亮剑》中口中的“程盲团”。

历史上真实的16团是什么样的?

八路军129师386旅新1团成立于1938年7月。当时迅速发展的129师已经建立了太行、太岳、冀南根据地,为了创建平原冀南根据地,129师也花了不少钱,先后下了三个队到太行:

第一波是孙继先、徐光义率领的一二九师先遣队,第二波是陈再道、宋任穷率领的靳东纵队一团、津浦支队,第三波是一二九师副师长向倩亲自率领的一二九师靳东纵队四个主力团。

1938年8月,东纵第1团、第2支队和支队合并为新的第386旅第1团,团长程(许帅妻子程训宣在红军时的哥哥),政治委员夏祖生。成后来担任第三师师长,解放时到达东北,于1993年去世,享年91岁。

夏祖生后任第6师副师长,1943年5月牺牲于枣强县郭庄村,时年36岁。

王金山和妻子

1938年9月,772团1营营长丁任新1团团长,成任政治委员。

丁,湖北黄安人,土地革命时期红31军93师营长。长征曾任274团参谋长,271团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129师386旅772团1营营长。一团政委程,也是湖北黄安人。曾任红93师组织部部长、供应部政委。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任772团1营教导员。

1939年2月,129师386旅在项城市遭伏击,战斗由副旅长许指挥。

在这次“模范平原伏击”中,骑兵连诱敌深入,韦杰344旅688团1营封锁前方,主力在张家庄西翼刷卡;韩东山、周希汉的补充团在庄头村东翼擦肩而过;丁和程新1团一个营在西小谷镇守衢州日军,主力在马洛堡切断日军退路。东三团、先遣支队三旅等部门配合。

这一仗共歼敌250余人,俘虏8人。1团3军在生活中表现出色,被朱先生亲自授予“模范团委”荣誉称号。团长丁和政委程的名字,因为在项城的伏击,很快就传遍了太行山和太岳山。

1939年7月8日,新1团在晋东南抗日根据地云祖镇与日军109师团107联队激战。团长丁带领主力的几个兵组成的后方护盾团撤退。不幸的是,他在26岁时被一名日本狙击手击毙。

1940年5月,八路军129师386旅新1团更名为16团。

作为第16团团长,晋冀豫第4师政委谢家庆为第19师先遣支队,程仍为政委。谢家庆,河南罗山人,红军时期是鄂豫皖根据地的负责人。抗日战争时期,任磁县工作组组长、游击队队长。

改编不到三个月,十六团就赶上了“震撼敌阵”的百团大战。

根据八路军总部命令,129师8个团和总部炮兵团一个营负责破郑泰铁路阳泉至榆次段。386旅旅长陈赓和参谋长周希汉给16团下达了进攻和夺取郑泰铁路要冲陆家庄站的任务。

谢家庆立即召开干部会议,分析敌情,研究如何打。

陆家庄站有一条小河,一座大铁桥和四个铁丝网油库和军事驻地。守敌为原田旅吉冈中队成员100余人,装备弯枪、重机枪和榴弹发射器。谢家庆决定:三营一个连牵制陆家屯,一个连牵制榆次、长宁,两个连突围,一、二营两个主力连打堡垒群,两个连夜袭陆家庄站。

1940年8月20日晚,谢家庆和16团打响了百团大战的第一枪。

百团大战中的陈赓和周希汉

后来,谢家庆和十六团在杨二岭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8月30日,为粉碎日军1700余人对卷鱼沟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师部的包围,谢家庆、程、任副团长,率16团在高平阻击日军2天,后以回元38团阻击日军疯狂进攻。

9月1日,谢家庆的第十六、蔡的第三十八团在马坊以北的白云村东山阻击一天,后接到周希汉命令,第十六、三十八团在羊儿岭抵抗日军进攻,掩护司令部、129师、医院和群众安全跳出日军营地。

羊儿岭位于山西省和顺县。谢家庆16团在1542.5高地阻击北敌,蔡38团在洪崖南山沟监视敌。主力占领了卷峪沟以东的昔阳县大东祖,掩护十六团撤退。

战斗一片漆黑,面对一千多名气势汹汹的日军,谢家庆、蔡两个团长赤膊上阵,程、刘有光两个政委也在战斗前线。八路军和日军的指战员肉搏战,扭打在一起,反复拉锯。

杨二岭封锁从早上六点半持续到晚上九点半。16团和38团激战15个小时,直到129师师长刘伯承下达撤离命令,才在周希汉的带领下离开,留下300多具日军尸体。

团长谢家庆给刘伯承和陈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惜这位身经百战的虎将,在百团大战第三阶段的关家垴战役中,率先率领十六团指战员。不幸中枪,壮烈牺牲。他只有28岁。

开国成

当抗日战争进入1943年时,敌后战场上的日军已经奄奄一息。

然而,顽军不合时宜地发动了新一轮反共高潮,直接威胁到陕甘宁边区的安全。

八路军总部决定将120师358旅和1旅调往陕甘宁边区,并命令晋冀鲁豫太军区386旅旅长王金山率16团前往延安。这时十六团的团长是陈金玉,湖北广济人,也是埋伏在韩乐村的团长。

到达延安后,陈金玉进入党校学习。解放时期,历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24旅政委、新四军第3师第8旅旅长、辽东军区第3师师长、东北军区第165师师长、第2师第4师师长。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

副团长袁,湖北黄陂人,后任第16团代团长,西野新四军副旅长,第6军17师政委。1950年3月,昌吉骑七师二十团、阜康二十一团起义,师长袁、程,平叛战功卓著。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

政委程更是传奇。到延安后,任新四军16团团长,后任旅长。解放后,新四军改称第十七师,军长成,政委黄,副军长袁。16团改名为6军17师50团,49团出自771团。

农六师五十团干部

第7师是西北战场的主力之一。西府之战,它主动在陇东南老家李庄打了一天仗,避免了西野更大的损失。保卫延安时,17师也是功不可没,50团得以反复攻防。解放西北往往是老首长程的主攻方向。

进入新疆后,17师改为农6师,50团在刘光汉领导下扎根伊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7298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5
下一篇 2022-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