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康熙朝参与夺权的两大势力是以胤禛为代表的“四爷党”和以八月为代表的“八爷党”。
最终,胤禛赢得了康熙的青睐,成为康熙心目中的接班人。
胤禛能赢有很多原因。
它不仅有自身的刚毅果断,更有关键时刻,十三哥的巨人护航。更重要的是,康熙在临终前为胤禛做了所有的铺垫。
当然,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胤禛背后的团队实力。
如果我们把胤禛和奥古斯特看作两个创业团队,那么毫无疑问,胤禛和奥古斯特分别是两个创业团队的核心。这两个团队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他们最终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
首先看双方的团队队伍。可以说有显著的差异。
胤禛大哥的团队成员中,除了他和同为太子的十三哥,其余成员可以说都是草根,出身都比对方低。
吴导,曾经是康熙年间的秀才,颇有才华。但他因为在海勒姆医院大打出手被关进了监狱,名利双收考不上,留下了一条残疾的腿。
年羹尧原是胤禛府的走狗,后被胤禛安排为杭将军的仆人。康熙四十六年,胤禛下江南开始筹款赈灾工作的时候,年羹尧已经有了一定的官阶,但并不高。
康熙四十六年,胤禛第一次见到田文景时,他刚刚被免去知府的职务。他是个失业青年。
李伟和高福,当胤禛第一次在江苏解救他们的时候,他们只是在扬州街头奔跑的乞丐。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巴爷党的团队成员。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八爷党的团队特点,那就是护城河。
的确,八爷党的核心班子成员全是王侯。
老九擅长集资,他几乎像敌人一样富有。
十岁出身豪门,亲戚家世在兄长中仅次于太子。
老十四以善于带兵著称,是不可多得的大将。
康熙四十六年,胤禛和梅各自的抓捕队伍已经初具规模。
如果有人认为胤禛和他建立的曹太团队会在多年后赢得独立战争,没有人会相信。
因为至少从“账面”上来看,两队实力相差太悬殊了。
就像两个联赛足球队。一个球队有很多巨星,也有很多钱。另一个队都是不知名的球员。如果有人说后者会赢前者,估计所有粉丝都会笑掉大牙。
但一支球队能否取胜,一方面取决于球员的个人能力,另一方面取决于球员之间的默契配合,以及整个球队的士气、使命感和拼搏精神。
这些都需要在长期的摔跤实践中锤炼,远非账面上的价值数据所能体现。
在康熙寻找西北大将军王的过程中,胤禛队和八月队的实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此时的年羹尧从一个小小的参与者成为四川知府,后来在胤禛的推荐下,直接成为陕甘总督,是一个可以钳制整个西北军后勤补给的政府官员。
田文景虽然在跟随胤禛督办追缴国库欠款中受挫,但下放地方后,一直努力工作,官位不断升迁。
在胤禛宫得到充分锻炼后,李未也在胤禛的授意下来到年羹尧,从一个小知府做起。年羹尧做了陕甘总督后,李傕也当了使臣,可以独善其身。
反观八爷党的成员,这些年来,似乎除了收钱没有别的本事。十阿哥还是那种德行,十四阿哥混出了点名堂,被康熙安排掌管兵部。但康熙的安排更像是有意为之,目的性很强,为了分裂八爷党,防止太子造反。
有了十四阿哥和所有八党成员的“同床异梦”,整个八党的实力无形中被进一步削弱。
因此,此时八叶党的成员虽然还存在,但其成员的能力水平几乎已经停止。
这可能不得不承认,他在培养和用人方面远远落后于胤禛。
胤禛带出来的年羹尧、田文静、李伟都很聪明能干。八爷党不仅核心成员没有进步,还发展了一批追随者。平日里,这些乌合之众只能凑足八爷聚会的人数。到了关键时刻,往往尴尬有用。
尤其是康熙传旨之夜,身边只有吴先生,几乎孤军奋战的胤禛,声称八爷党万事俱备,却未能争夺皇位。
所以,看似强大的巴爷党,其实都是表面文章。
那么,一个问题来了:为什么胤禛能培养出年羹尧、李伟、田文静,而八兄弟成员中却鲜有像样的人才?
我觉得康熙对老八临终前那句话的评价应该做得很恰当:
“兄弟,处处学我,他却处处学不像。我以宽恕对待仁,他却以宽恕收买人心!”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哥只知道玩弄政治,收买人心,对国家的整顿治理根本不关心。于是,一群只知道欺上瞒下,巴结下属的无能之辈就聚集在他身边。那些真正忧国忧民的实干家,自然不会跟着他。
胤禛一直在脚踏实地地做实事,解决实际问题。即使他没有刻意拉拢或收买他人,但那些真正有家国情怀的人一定会被他感染和感动,从而成为胤禛最坚定的支持者。
田文静、李伟等人,与其说是胤禛在不断培养他们,不如说是他们在辅佐胤禛治国的过程中,能力和格局得到了升华,进而攀上了人生的新台阶,成为了国家的栋梁。
说到底,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梅都和胤禛不是一个层次的。
所以他们带出来的队伍自然是天壤之别。
“创作不易,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