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历史:杨广两征高句丽失败为什么不能像李世民一样适可而止呢

隋唐历史:杨广两征高句丽失败为什么不能像李世民一样适可而止呢,第1张

隋唐历史:杨广两征高句丽失败为什么不能像李世民一样适可而止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我们都知道隋朝和秦朝一样,都是以二世之死而告终的。我们都知道隋朝的灭亡是由隋朝皇帝杨光造成的。在位期间,骄奢淫逸,无休止地挥霍隋文帝留下的遗产。虽然他挖通了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但这对当时的隋朝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隋朝真正灭亡的导火索是杨光征高句丽。

我们都知道杨光三次远征高句丽的最终失败。贞观十六年后,李世民的最后一战也是东征高句丽。许多人认为李世民这次输掉了一场战斗。当然,对比李世民两年前贞观以来的对外战绩,基本上是一战全胜,灭其国,将所有蛮夷归于王华。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李世民一战不能消灭高句丽,那确实是比较前的失败。李世民由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先后攻克北沙城、建安城、辽东城,杀敌四万余人,俘虏四万人。但最终,由于天气转凉,粮食运输困难,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牺牲,李世民进行了战略撤退,李世民的讨伐总体上是胜利的!

然而,杨光第一次征高句丽的失败并没有像李世民后来所做的那样停止。反而有了第三次,第二次。其原因是杨光为了压制关龙集团在朝鲜的影响而攻击高句丽的母后。然而,这两次征高句丽都没有取得成功的胜利和辉煌的成果,不像李世民,他是一个非常自豪的皇帝。此外,杨光渴望取得伟大的成就,更注重皇帝的尊严。第一次高句丽失败后,杨光没有放弃的打算,后来他更加努力去征服。毕竟,如果他放弃了,他会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整个国家,花很多钱去征服。如果任何收获都不能摧毁高句丽,他的帝国尊严就没了,他就无法面对高句丽。

你怎么想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7061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