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吾:明初文臣,为人慷慨不设城府,在南北榜案中遭殃惨被流放

刘三吾:明初文臣,为人慷慨不设城府,在南北榜案中遭殃惨被流放,第1张

刘三吾:明初文臣,为人慷慨不设城府,在南北榜案中遭殃惨被流放

刘三五是明初著名的文官。他出生在湖南茶陵。他的父亲叶萍曾是元朝的一名翰林。他的两个兄弟刘庚孙和刘道孙也在元朝为官。而刘三五自己为了躲避战乱,一路跑到了广西。

即使明朝建立后,天下太平,但刘三五仍隐居广西,潜心写作。只是到了洪武十八年,才被儒爱推荐,在北京做官。这一年,他七十三岁。

起初刘三五被授予左春芳左褒,不久又被提升为翰林学士。朱元璋经常向他请教治国之术,并委以公布法规和三选士法的重任。

刘三五前后撰写的《礼制集》、《万国录》等帝王经典,都得到了老朱的赞誉,礼遇也越来越宽厚。

刘三五是个大方的人。他没有做官的天赋,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也正因为如此,他得罪了当时很多权贵,差点丢了性命。

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标突然猝死,朱元璋误立楚军,召集群臣商议谁当皇太子。

朱元璋说:“燕王朱迪今天很英勇。让他做王子怎么样?”

当时燕王朱迪在边境上养马,名声大噪。他早就暴露了自己觊觎皇位的野心,所以这么大的事件,大部分诸侯都不敢发声。只有刘三五站起来说道:

“今天,朱允炆,皇帝的孙子,已经逐渐长大了。何况他是朱标的帝子,他的儿子孙成死了。这是符合传统礼仪的,所以皇帝的孙子朱允炆应该被立为太子。若立燕王朱迪为太子,如何能使领先于他的秦王、晋王信服?”

朱元璋听后没有回答,反而泪流满面。之后,他立朱允炆为王子。

洪武三十岁的时候,已经八十多岁的刘三五被朱元璋任命为三年一次的考试考官。结果,被录取的51名考生大多出生在南方。恰好刘三五本人就出生在南方。

于是,这些考砸的北方考生大为不满,联合起来控告刘三五等考官徇私舞弊。

事情到了朱元璋那边后,老朱马上下令复查。结果显示,刘三五没有作弊,51名南方考生都是凭真才实学考上的。

朱元璋大为不满。他知道如果此事不了了之,将会动摇明朝在北方的统治。老朱十年前抓住刘三五对胡的冤案,直接斥责他是蓝玉余党,把他发配流放。与此同时,副考官白等人在农历年被执行死刑,51名南方考生的成绩全部作废。

与此同时,朱元璋亲自主持宫廷考试,录取了包括任伯安在内的61名考生,他们都是北方出生。这就是著名的南北列表案例。这一事件开创了明代南北选士的先河,是弘熙以后定制的。

至于被流放的刘三五,朱允炆称王后,又被召回京,复职,专修《春秋》,第二年就死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6969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