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记者挑衅:南京大屠杀30万人,你们数了吗?李连杰犀利回应

日本记者挑衅:南京大屠杀30万人,你们数了吗?李连杰犀利回应,第1张

日本记者挑衅:南京大屠杀30万人,你们数了吗?李连杰犀利回应

日本记者挑衅:南京大屠杀30万人遇难。你数过了吗?李连杰尖锐回应。

张纯如女士曾在《南京大屠杀》一书中写下如下一段话:

“杀害30万中国人的历史可能会消失,就像这些受害者在日本占领下消失一样;将来有一天,世界可能真的会相信日本政客的诡辩,认为南京大屠杀是骗局,是谎言——它从未发生过。”

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段话的正确性。我们还没等道歉,日本人却在努力忘记。

图谋不轨

从一个正常人的角度来看,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对自己的生活如此不计后果,甚至连他们的罪行都可以视为从未发生过。对于中国人来说,南京大屠杀是一个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每一个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日都会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投下沉重的阴影。但日本却不遗余力地让大家忘记这件事,否认历史的真实性。

上世纪90年代,功夫巨星李连杰为电影宣传来到日本。李连杰是亚洲最红的明星之一,他的粉丝遍布中国、韩国、泰国、日本和越南。可以说这样的明星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李连杰的到来吸引了众多日本媒体前来采访,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但在众多记者中,也夹杂了一些居心不良的人。按照惯例,李连杰留出一个小时来回答记者的采访。可惜问第一个问题的记者问了一个很不礼貌的问题。

这个记者是一个军国主义者。他接过话筒,用嘲讽的语气问李连杰:

“你说中国发生了南京大屠杀,30万居民因此死亡。我想问一下,你统计过吗?你怎么得到这个号码的?你怎么能确定这是真的?”

这个问题让现场陷入了尴尬的沉默,日本记者在一旁等着看热闹,而李连杰和台上所有中国人的脸色都很难看,因为这个问题充满了恶意。

而镜头已经对准了李连杰。不管李连杰接下来说什么,他明天说的话都会刊登在日本各大报纸杂志上。如果他说的不够体面,那就更糟糕了。日本会利用这个新闻大做文章,进一步否定南京大屠杀。

思考片刻后,李连杰板着脸按下话筒,冷冷地看着面前的日本记者,对他说:

“美国大兵拿你们女人当慰安妇的时候,你们见过吗?你确认过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吗?”

这是对日本记者的一种封杀。对于日本来说,“美国”和“慰安妇”这两个词是连在一起的,这也是他们不想提的历史。但是,不同的是,南京大屠杀是我们的伤疤,而被美国带走的慰安妇是日本人的伤疤。

好在这个恶意的问题最后没有闹大,但是有了这个事件,也可以看出日本是多么努力的想要否认这段历史,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日本为否定历史所做的一切“努力”,简直超乎人们的想象。

如今去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提起奥斯威辛集中营、珍珠港,或者美国对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都是世界各国都有所耳闻的历史。也许人们无法立刻分辨出这些事情发生在何时何地,但至少每个人都明白,这是二战的伤痛,也是人类应该反思的部分。

南京大屠杀作为二战的可怕事件,诡异地消失在全世界的记忆中。也许只有中国人民一直铭记这段历史,从未忘记。在其他国家,这段历史离奇消失,其消失的原因当然离不开日本人所做的一系列工作。

二战结束后,日本开始普及修正主义。所谓修正主义,就是把日本曾经在亚洲犯下的罪恶从人们心中抹去。日本在国内宣称,其参战时所做的一切行为都只是为了将亚洲国家从欧美列强的魔掌中拯救出来,而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屠杀、入侵等行为,被日本描述为个别士兵的残忍,与政府无关。

日本政府甚至公然将篡改的历史写入教科书,让日本年轻一代从一开始就彻底失去了认知。长大后,他们在思想上接受不了,因为他们长期生活在畸形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人们不可能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历史。

除了在国内给国民洗脑,日本也没有放弃对外的舆论阵地。他们在所有杂志广播中宣称南京大屠杀不存在。与此同时,许多日本作家、电影制作人和动画制作人也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宣扬反失败的思想。

他们把二战结束后的日本描绘得极其悲惨,放大两颗原子弹对日本平民造成的伤害,然后淡化日本在二战中犯下的恶行,从而彻底扭转日本在二战中的形象,把日本从侵略者变成半个受害者。

不要小看这种舆论宣传的作用。在日本几十年来持续的舆论攻势和潜移默化的洗脑下,国际上关于日本的舆论其实发生了转折,甚至很多人对战后日本产生了同情,这也达到了日本的目的。只要人们忘记了他们的罪,那么这种罪就可以被认为是不存在的,他们就不必为此承担任何责任。

这种做法听起来像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但实际上,日本的做法已经造成了极其可怕的后果,那就是也许有一天,全世界都会忘记南京大屠杀,也许几百年后,日本就可以彻底否定他们曾经犯下的罪行。

而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我们将无法向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交代,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永远不要忘记历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6573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