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
建设
95周年庆典
1927-20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定在每年的8月1日。它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成立而建立的。
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让我们向伟大的军旅英雄致敬。
一个
傅连暲(1894-1968),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人,毕业于汀州福音医院阿信顿一广,曾任长汀福音医院院长。1932年,傅连暲将福音医院迁至瑞金,并捐赠了医院的全部家产和药品。第五次反“围剿”时,毛泽东患恶性疟疾,在傅连暲的治疗下康复了。毛泽东说:“我们现在也有华佗了,傅大夫就是华佗。”1934年红军长征期间,傅连暲克服重重困难,以娴熟的医术保障了大批战士的健康。
2
中将王健,传播学的鼻祖
王建(1909—1978),江苏省武进县人。1930年12月,随国民党第十八师在中央苏区围剿中被俘。当王建了解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后,他毅然决定加入红军。红军长征期间,王建负责破译国民党电报,频繁下达全军行动命令,保证了红军长征的胜利。毛泽东同志曾称赞:王建同志是有功的,他是我军通信工作的鼻祖。
三
“军械专家”郑
郑(1915—1992),浙江宁波人。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系。受胡厥文先生的影响,他于1937年来到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学习结束后,他来到我党太行山军械基地,从事敌人武器的研究制造工作。郑等积极探索企业化管理,有力地促进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军工生产的发展。1946年,郑领导筹建太行山第一座铁厂——古县铁厂,1948年建成投产,确保了前线战争的胜利。
四
少将孙任军,“工程院院士”
孙(1915-2001),江苏松江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他自编教材、教具,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讲解无线电课,为培养我军通信人才做了大量工作。1940年,孙调任中央军委三局通信材料厂厂长。他亲自研制组装了许多前线部队急需的电台、手摇发电机等相关配套设备,极大地支援了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后,孙担任中央军委三局技术研究室主任,在通信保障系统方面取得了技术进步,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通信保障。
五
少将·吴华夺
他是开国少将,被誉为“军中文武双全的帅哥”。他是1955年国庆阅兵的第一位解放军领导人。由于表现突出,他连续六次服役。正因如此,他被伟人称为普通人眼中的“名人”。
当他只有12岁时,他随父亲加入了红军。后来他写了一篇回忆文章《我和父亲是红军》,被国家教育部门选为中小学教材。后来被翻译成英文作为大学英语教材,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六
《少年战术家》苏羽
他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在1928年6月的老七西岭战役中被朱称为“青年战术家”。1930年12月,以红64师师长身份参加第一次反“围剿”,并以极大的努力活捉了老蒋的第18师师长张惠赞。他一生中六次负伤,都是在红军时期,因为长年在前线,甘冒风险。
在中国,有多少不知名的老兵散落在全国各地。在经历了那段抗日战争的光辉岁月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沉寂。我们有必要重新发现这些敬爱的老兵,挖掘他们的抗战故事,一起回望和深化那段历史,从而正视今天,审视明天,展望未来。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和文字。
请到后台获取力量。
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图文|来自网络
编辑|吴颖
编辑|刘、张杰
编辑|李静
高校记者团-媒体中心-组织和推动
东华理工学院共青团长江学院委员会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