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特辑】一个小八路的成长历程——回忆我的父亲李伦中将‖李靖

香港小吃2022-09-24  38

【八一特辑】一个小八路的成长历程——回忆我的父亲李伦中将‖李靖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视频来源:人民日报)

一个小八路的成长历程

——回忆我的父亲李伦中将

李 靖

一、动荡的童年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背叛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人。4月18日,安徽芜湖的国民党也开始了一场对共产党人的血腥镇压。

芜湖市马家巷1号,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一个中年妇女打开门一看,是警察局的顾问单志伊,他急匆匆地通报了一个消息给赵先生,这位赵先生就是我的奶奶赵瑛。得知这个消息,她万分着急,顾不上天黑路滑,怀有身孕,雇了一条小船,连夜冒着大雨,渡江到对岸的小王庄。上岸后,奶奶在泥泞的小路上深一脚浅一脚跑了八里多路,找到我爷爷李克农和阿英他们,这时的奶奶已成了“落汤鸡”。她赶紧通知爷爷后,就晕倒在地。

“警察局已派人在抓捕他们的路上”,在这紧急关头,他们迅速撤离到了安全的地方。敌人悬赏5万大洋抓捕李克农的计划落空了!奶奶此时怀的就是我的父亲李伦,有人说他是在娘肚子里就参加了革命。1927年10月,李伦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中出生了。爷爷辗转逃亡到了上海,参加了中央特科。

为掩护爷爷的身份,1930年,奶奶带着3岁的父亲和8岁的大伯李治到了上海。那时,爷爷已打入国民党的无线电管理局(中统前身)任电讯股长。1931年4月24日,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被捕叛变,钱壮飞第一时间得到消息,通知了我爷爷,他通过江苏省委找到陈赓、周恩来,挽救了在上海的党中央及党的主要领导人。李克农、钱壮飞、胡底后来被周恩来誉为“龙潭三杰”。此时,爷爷只顾转移党中央的机关和领导,却没顾上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到他回家时,家已被特务包围。奶奶是接到一个通讯员的通知,才带着两个孩子匆匆从后门离开。此后的十几天里,她们流落街头,露宿菜市场,每天只能买一个烧饼充饥。后来在街上碰到芜湖时的地下党员宫乔岩,才给他们找到住处安顿下来。

根据中央指示,安排奶奶她们回到芜湖老家。奶奶离开前,和爷爷在桥头见了一面。爷爷去了苏区,这一别就是五年。我父亲是亲历了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但他全然不知,直到解放后爷爷去世,他才知道。

李伦与母亲赵瑛的第一张照片

1931年5月,奶奶她们回到芜湖。由于爷爷是共产党要犯,警察局、国民党当局经常到家里骚扰,爷爷的父亲也丢了在海关的工作。到1937年初,近6年时间,奶奶带着5个孩子还有公公婆婆一大家人,就靠奶奶当小学教员的微薄收入和出租房屋的收入生活,经常借债度日,生活非常清苦。

1934年的一天,家里突然收到爷爷从江西瑞金通过一家商号辗转寄来的一封报平安的信。知道爷爷还活着,全家欣喜若狂!奶奶让才上二年级的父亲给爷爷写一封信,这封信让爷爷永生难忘:

“爸爸:

我现在已经上小学了,在妈妈和姐姐哥哥督促下,认得不少字了,所以能给你写信了。我们全家都很想念你,我更是如此,经常在梦中哭醒。别人的孩子都有爸爸搀着上学,给他们买纸买笔,而我们家穷,没有钱买,只好用废纸和笔头,有些是姐姐哥哥用剩下的,有些还是在路上拣的。但我从不淘气,读书也用功,学习成绩也好。请放心。”

爷爷接到小儿子这封信时,心里很难过,红军的一些领导李涛、周兴、刘志坚、刘少文等看了这封信,也不禁掉下眼泪。1938年,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李涛见到我父亲,说你就是那个写信的男孩儿吧?我们都看了你的信,很感动,看到共产党人为了革命抛家舍业,让家人如此遭难,都伤心地流泪了。爷爷也在回信中深情地写到“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思念家人之情你们可以想象得到的”。

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前,爷爷安排好南京八路军办事处撤离的事后,最后一批和叶剑英、刘志坚、廖承志、童小鹏、袁超俊等7人才撤离,他们分乘两辆破旧小汽车经芜湖、南昌去武汉。途经芜湖时,爷爷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他回家敲门时,大姑李宁开门,一看门口站了一个“陌生人”,赶紧把门关上,跑回屋对曾祖父说:“爷爷,快躲起来,要账的又来了!”曾祖父正想躲,听到门外有人大声喊“我是克农啊!”家里才赶快开门。全家喜出望外,见到了一家人,不禁泪流满面。他只在家里呆了一个多小时,就和家人告别,又踏上了征途。1937年12月,爷爷把全家人都带到武汉。

1938年5月,于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屋顶花园合影(右起:李克农、夏之栩、李伦、赵瑛、童小鹏)

到武汉后,爷爷安排大姑李宁、大伯李治、二伯李力和一些烈士子弟,由龙飞虎护送去了延安。我父亲因为年纪小,就留在爷爷身边。那时爷爷是南方局的秘书长,兼管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管我父亲。由于他年龄小,上不了学,就在办事处楼上楼下玩,累了就在办事处找地方睡觉,最多的是在童小鹏的床上睡觉。有一次,他睡到了李涛的床上,李涛是个大胖子,很为难,开玩笑说他像日本鬼子一样,到处侵略。后来叶剑英听到了,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小日本”,这个外号办事处的人都知道了,一直带到桂林八路军办事处。

二、成为小八路军

1938年,李伦与父亲在桂林八路军办事处留影

1938年,我父亲和爷爷奶奶一起到了桂林八路军办事处,但他那时只有11岁,没地方上学。爷爷就让他在办事处当公务员,和战士一起搞卫生,打开水,和勤务班的战士住在一起。1939年,父亲正式成为一名八路军小战士,每月可领1元津贴,他很高兴,可以自己买零食和故事书了。后来又把他调到电台学习报务,教员是刘澄清。当时越南共产党主席胡志明在办事处工作,任文化教员,化名胡光,别人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父亲因为上不了学,就经常跟着胡志明学识字,学唱歌,学文化。后来胡志明给他出主意:“小日本”这个名字不好听,你要在墙报上登一个声明说,日本是侵略者,是坏人,不要让大家叫你“小日本”。于是他按胡志明的办法写了一个声明贴在墙上,结果适得其反,大人们都哈哈大笑。“小日本”的名声更大了。后来办事处演活报剧,让他扮演日本兵,这回就成了真的“小日本”了。这个事也传到重庆办事处,到延安后,邓颖超、廖承志、叶剑英等见到爷爷,还总是问你们家“小日本”怎么样了?

1939年3月,李伦(右一)在桂林市路莫村,与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电台工作人员在一起

三、在延安成长

1941年,父亲和爷爷奶奶一起到了延安。全家人在延安团聚了,特意在爷爷住的窑洞前照了一张全家福。3月,中央组织部安排我父亲进了延安自然科学院预科班学习,1942年又合并到延安大学,成为延大中学部。他当时的同学有很多是烈士子弟,如李鹏、彭士禄、林汉雄、黄毅成、戚元靖等。

延安的生活非常艰苦,睡的土窑洞阴暗潮湿,无法洗澡,身上长满了虱子,吃的是小米黑豆,盐水煮菜,过年才吃一次肉。延安大生产运动后,生活有了改善。当时父亲只有十三四岁,也参与了纺线,但他总是纺不好,只好让他去到垃圾堆里拣拾破布,洗干净交给做鞋的同志。这段时期正是父亲的成长时期,通过政治学习,经过延安整风、大生产运动,政治觉悟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确立了要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1941年延安留影(左起:李治、赵瑛、李宁、李伦、李冰、李克农、李力)

有一次,几个孩子在枣园的家里聚会,哥哥姐姐为一个政治问题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正好邓发同志也在,他让我父亲发言。大姑李宁说,他还不是党员呢!邓发同志说,那就让党外人士发言嘛!无意中的一句话,把父亲封了个“党外人士”。这句话不知怎么传到主席的耳朵里了,一次我二姑在枣园陪主席跳舞时,主席问她,你们家里那个“党外人士”现在在哪里?于是又成了大家的笑料,在一些领导人中传开,说李克农家里出了个“党外人士”。

爷爷听到这些传闻后,觉得不对劲。一次父亲回家,爷爷郑重严肃地对他说:“你是什么党外人士?你是共产党的儿子,是党把你养大的,要听党的话,你走到哪里,哪里的党组织就是你的父母。我和你既是父子关系,又是同志关系。你有什么事要去找党的组织,你要靠党,靠组织,靠自己,不要靠我。”

父亲的话,他铭记在心,一生都没有忘记。

四、初上战场征战

1943年底,16岁的父亲几次向爷爷奶奶提出要上前方打仗。爷爷支持他的想法,找到聂荣臻。经聂老总介绍,父亲和3名同学奔赴清涧抗大总校二大队报到,被分配在一队。队里学员大多是来自基层的干部,不少是立过战功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葛振林就在这里学习。在抗大,父亲经历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对他锻炼很大,懂得了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革命军人。

1945年18岁在延安炮兵学校

1944年底,中央决定以八路军炮兵团为基础,成立延安炮兵学校,培养炮兵干部。父亲从抗大转到炮兵学校学习,他是我军培养的第一批炮兵干部。我大伯李治也从机关调来学习。1945年初,父亲在炮校加入了党组织。抗战胜利后,炮校大部分开赴东北,父亲则留在晋西北,配属晋绥野战军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他们三兄弟,李治在东北野战军,李力在西北野战军,我父亲李伦在华东野战军。

1945年10月,晋绥野战军奉命向绥远(现内蒙)挺进,首战田家镇,即老凉城。我军派了一门炮,一发炮弹就打开一个大缺口,步兵冲进去,大部分敌人被活捉,首战告捷。我军一路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在察素齐,炮兵上去只打了3发炮弹,就歼灭了大部分敌人,接着解放了毕科齐、萨克齐,直抵包头城下。包头一战打得很艰苦,炮兵十几发炮弹就在城墙上炸开了一个大豁口,但这时突然一颗迫击炮弹在距父亲二三米的地方爆炸,炸声如雷,弹片向斜上方射去,面前一头驴子被炸破了肚子,他却安然无恙。参战前,他曾与朱麟(朱德总司令的侄子)悄悄约定,谁牺牲了就给对方家里报个信,结果大难不死捡回一条命。

1946年2月,组织上让父亲到晋绥野战军政治处报到,见到政治部主任甘泗琪,让他到晋绥野司当参谋,后到晋察冀中央党校学习。

1946年6月,父亲被调到张家口铁路局,在吴德局长领导下,担任张家口车站副站长,从此接触铁路运输业务。在张家口工作期间,父亲遇到不少延安时的老同学李鹏、黄毅成、何建文等,他们在张家口高等工业学校学习,组织上也是为了培养我们党的建国人才。

1947年初,各地内战纷起,父亲又到华东野战军报到。陈毅司令员听说是李克农的儿子,立即召见父亲,当时饶漱石、粟裕、陈士渠、唐亮都在,特种纵队陈锐霆司令也在场。父亲当即被分配至华野特种兵纵队榴弹炮团一营任副营长,营长是赵克人,三营营长徐士信。这时的父亲还不到20岁,全团只有2个营,4个连,16门德国的150毫米榴弹炮当时是中国最好的炮了。汽车、炮弹、观测通讯器材都是缴获的。父亲到华野不久,赶上了孟良岗战役,后又参加了石家庄战役。

1950年3月,李伦任三野特纵重炮团副参谋长,此炮为国民党唯一的重炮,德国造

经过三天激战,部队扫除外围,占领了机场,解放了市区。在攻打元氏县城时,地主还乡团顽强抵抗,将我突击队压在一片凹地里,步兵紧急要求炮火支援。父亲当时在前沿阵地,他飞身跑回炮阵地,推开炮手,亲自瞄准操炮,对准敌突破口,连打两发,全部命中,步兵部队连声叫好。我军击退了敌人的反扑。

任务完成后,父亲由石家庄到西柏坡中央社会部所在地看望了父母。爷爷告诫他:作战光靠勇敢不够,还要多学知识,增长智慧,要有勇有谋。

1948年秋,父亲参加了济南战役、淮海战役,1949年1月又参加了渡江战役和战上海、打舟山的战役。渡江战役中,父亲的炮兵营配属给20军,掩护部队渡江。4月21日部队当晚准备渡江,21日上午10点,突然有两艘军舰向我方驶来,眼看要驶入我火力圈,但看不清是什么旗,父亲在指挥所亲眼看到,如此庞然大物侵犯我阵地,怒从心起。心想这样的军舰进入我阵地,不会有好来头。如果不打,几分钟就过去了。他来不及请示,果断下令:“打!打!”我二连连发70多枚炮弹,20多枚命中。可惜当时没有穿甲弹,只有瞬发弹,一碰就炸,打不穿甲板,英舰也猛烈还击,我方工事被打坏,3人负伤。后来从国民党的报纸上得知,被打的是英国的“伦敦号”巡洋舰和“黑天鹅”军舰。英国的“紫石英”号在三江也遭到我炮三团阻击。英国军舰伤亡惨重。21日,我军悄悄横渡长江胜利成功,占领了南京,攻进了总统府,父亲也冲进了蒋介石的办公室。接着又进攻上海,5月27日上海战役结束,歼敌15万。

1949年淮海战役后李伦军装照

走进上海十里洋场,看着花花世界,父亲感慨万千:早年曾两次到上海,是在白色恐怖中为掩护爷爷的地下工作。今天我们亲手埋葬了蒋家王朝,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站起来了,当家做主人了!

1949年6月,时任三野特纵炮十一团一营营长,舟山战役前于宁波慈溪

1949年7月底,父亲奉命带部队到宁波渡海作战,参加了解放舟山群岛的战役。在渡江战役和舟山群岛战役中,因父亲指挥有序,组织有力,勇于带头,团结群众,忘我工作,在作战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全营军人代表大会一致为父亲向上请功,被评为战斗模范,工作模范,特纵政治部审核批准荣立一等功。由于连续作战,父亲没时间给家里写信,爷爷奶奶很着急,爷爷遇到粟裕,问起李伦,说你不要瞒着我,这孩子在不在了?好几个月没来信?粟裕一愣,马上回去查,说父亲还在,就让陈瑞廷司令员批评了父亲,为什么不给家里写信。父亲这才赶紧给家里写了一封信报平安。父亲一直保留着爷爷奶奶给他的信。

五、建国后走上军交战线

全国解放后,父亲回到了在北京的父母身边。

1950年11月,父亲与母亲结婚。因为是家中最后一个子女结婚,爷爷格外重视,用他在苏联考察时省下的零花钱,操办了婚宴。参加婚宴的有滕代远夫妇、刘志坚夫妇、罗青长夫妇、王少春夫妇、邹大鹏夫妇、王冶秋夫妇等。爷爷在致辞中,想起往事不禁泪流满面,他边流泪边哽咽地说:他参加革命后,家中生活重担全靠奶奶承担,他没有管过子女,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奶奶劝爷爷不要说了,已经过去了。这场婚礼让在坐的客人和家人无不动容,深受感动。

1950年父母婚后合影

1951年11月,父亲接到通知,马上要去朝鲜战场,到前方运输司令部商谈军用物资运输问题。他只在医院隔着玻璃窗看了一眼妻子和刚出生一天的女儿,即出发去了前线。

1955年李伦被授予少校军衔

父亲从1950年起就走上了军事交通战线,与军交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个系统干了近40年,从副科长到部长。他热爱这项事业,为军事交通事业付出了大半生心血。他从东北到西南,从新疆到西藏,从高原到海岛,跑遍了每一个军交系统的站点,为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

父亲亲身参与组织了军事交通领域一系列重要事件、重大活动,为军事交通工作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军军交系统享有很高威望。

六、从小八路到共和国中将

1986年,父亲担任了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虽然只有短短3年,他却为后勤学院建设付出了巨大心血,为后勤学院的干部、教员及离退休老干部做了很多实事,受到了广大干部衷心爱戴。

1988年,李伦被授予中将军衔

1989年,父亲到总后勤部担任副部长后,洪学智、张震、王平等老领导都是我爷爷的老战友和老部下,他们对父亲格外关心。他不负众望,谦虚谨慎,深入主管的军交部、物油部、管理局、直属单位调查研究,解决下面的实际问题。他在整个后勤系统德高望众,口碑非常好。

1989年爷爷诞辰90周年时,父亲穿着中将军服,参加座谈会,见到时任中办主任的杨尚昆,见面第一句就是“小日本来啦”,引得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父亲也不好意思了的笑了。

1993年,父亲从领导岗位退下来,担任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和财经委委员。父亲是党的十三大、十四大代表,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这是党和人民给他的荣誉。

1988年,李伦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发言

1993年,李伦出席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在8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牢记父亲的嘱托:你是共产党的儿子,是党把你培养大,要听党的话,要靠组织,不要靠我。

2018年,父亲生病住院。在住院后期,父亲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但他始终不忘记党组织,多次自己写信:我是原总后副部长李伦,我有事想找组织,请转告……

父亲的教诲、组织观念已牢牢印刻在他的脑海中。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的真情流露!

父亲离开我们已3年了,他和人民军队同龄。在建军95周年的今天,作为革命军人后代,我们更加怀念我们的前辈,怀念为中国革命牺牲的英烈们!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李 靖(中共特工王李克农孙女。1968年入伍,在昆明军区58医院工作。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转业后先后在北京邮电医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总后勤部司令部管理局工作。现已退休)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7631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