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作鹏积极请战,却迟迟打不开局面,罗荣桓说自己用人不当

李作鹏积极请战,却迟迟打不开局面,罗荣桓说自己用人不当,第1张

李作鹏积极请战,却迟迟打不开局面,罗荣桓说自己用人不当

1945年9月初,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组织召开临沂战役总结大会。

在这次会议上,罗荣桓率先作了检讨发言,说这次虽然拿下了临沂,但从部队伤亡和花费的时间来看,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胜利,要负主要责任,主要责任是用人不当。

这件事还得从头说起。

1945年夏,全国抗日形势发生重大转折。我们解放区的一切军队,无论是兵力还是武器装备,都比抗日战争初期有了很大的变化,已经具备了反攻的能力。

特别是山东解放区,在罗荣桓的领导下,开展分散的和群众的游击战争,根据地不断扩大,兵员规模也不断壮大,正规军近30万人。

考虑到当前抗日形势如火如荼,罗荣桓决定在山东发动对日伪军的大规模反攻。

山东全境,除济南、青岛等敌重兵把守的大城市外,陇海、吉焦铁路沿线的其他地区,均为我军所控制,可以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是,在实战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攻打临沂的时候,就出现了来不及进攻的情况。

按理说临沂的日伪军不多。日军在得知八路军发动大规模反攻后,已经将部队收缩到枣庄。临猗留守的只有许兰生和邵子厚。

这两个伪军在抗战时期很顽固,干出了所有令人发指的事情,引起了极大的公愤。他们也知道,如果八路军拿下临沂,他们不会像其他部队一样被宽大处理。所以这些人不肯投降,反抗。

为了进一步壮大队伍,他们还调来了另一支部队,即国民党驻扎在附近的王洪九团。这三支部队加起来大约有3000人的规模。

进攻前,山东军区参谋长李作鹏找到罗荣桓,说希望到前线锻炼,指挥临沂战役。

罗荣桓,李作鹏,是一路看上去的将军。他先当了侦察科长,后当了作战科长,最后当了参谋长。他有理论有谋略,可以去前线锻炼,增加战斗经验。罗荣桓同意了,李作鹏统一指挥部队进攻临沂。

没想到,李作鹏到了前线,多少有些轻敌,以为敌军是伪军,战斗力不强。我军有优势,拿下临沂没问题,所以没有详细规划。

许兰生和邵子厚也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们以生命赢得了战斗,但他们以死亡输掉了战斗。所以他们两个也是血本无归,拿出了大量的银元奖励部队。伪军士气顿时高涨,进行了非常顽强的抵抗,给我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因为前期战斗的胜利,许兰生和邵子厚的信心大增,拿出一大笔钱,鼓动大家说八路军的战斗力也不过如此。只要大家坚定信心,坚守阵地,日军援军很快就会到来。结果伪军信心大增,我军作战更加困难。

这时,罗荣桓很着急。如果临沂拿不下来,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如果日军前来增援,战斗规模会扩大,伤亡会更重。为此,罗荣桓多次电告李作鹏加快进攻,无论如何都要拿下临沂城!

然而,进攻被推迟了。

后来罗荣桓准备亲自督战,却被李煜拦住了,因为他当时病了,躺在担架上指挥战斗。去前线太危险了。

然而前线毫无进展,罗荣桓坐不住了。他和总参谋部、李作鹏反复讨论作战方案,最后决定在城西北进行岩土工程,挖城根下的隧道,然后爆破。

很快,临猗城被攻破,许兰生和邵子厚被活捉。

在战后总结会上,罗荣桓说,“李作鹏是个好参谋长,但不是个合格的前线指挥官。这主要是因为他没有在一线呆过,不知道具体事情具体分析,所以只会纸上谈兵,有些教条。这是我用人不当。当时没想好。要是有经验的指挥官能先拿下他,我会负全责。看来以后要把他放到一线,多实战锻炼。”

罗欢做到了他所说的。李作鹏到东北后,先后任1纵队副司令员、6纵队副司令员、43军司令员等职。他长期奋战在一线,成长为一个能在田间苦战的行家里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5940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