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历史上的今天·7月26日·九江的沦陷和历史的转折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7月26日·九江的沦陷和历史的转折,第1张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7月26日·九江的沦陷和历史的转折

1938年7月26日,九江城被日军占领。

《支那事变画报》第36期

1938年7月25日上午,日军四次在小池口登陆,均被中国守军刘如明的第68军击退。刘伤亡过半后,小池口失陷。中午,另一支日军在马厂湖、洋油站登陆,当晚进入九江城。李汉魂的中国守军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7月26日,九江被敌军彻底击溃,日军第11军兵分两路:一路沿南浔铁路南下作案;另一路沿瑞(昌)-武(宁)高速公路。

资料来源:九江市志。

日前,《历史上的今天,7月23日,九江之战古塘侧击》讲述了日军在古塘登陆,向九江发起侧击的故事。昨天专题部分的那三段珍贵视频,为你展示了7月25日九江攻防战的场景。视频信息虽然丰富,但更详细的介绍和分析还是要用文字。

这篇文章描述了九江城陷落的过程。

九江战役中,64军(军长李汉魂)负责防守九江城。64军下辖3个师,司令部设在十里铺,其中第9预备役师负责八里湖东岸至索江塔的沿江守备,第90师负责索江塔至贾伟、古塘的防御,第61师为预备队,驻扎在今南山公园。

7月18日,古塘登陆战前一周,第9预备师进入九江城部署。在此之前,日军一直在轰炸九江城,沿河清除地雷。由于长江洪水,江州、新港地区大部分被淹。日军原计划从湖口渡过鄱阳湖登陆,但沿九湖公路进攻的计划难以实施,只好采取从九江城、古塘登陆进攻的作战方案。冈村宁次,日本第11军的新指挥官,坐在石钟山湖口亲自指挥战斗。

1938年7月,九江市遭到日军轰炸来源:Sohu.com

上图为日军拍摄的九江城。屋顶上绘有英国国旗,表明这些房屋为英国商人所有。由于日英尚未宣战,日军有责任保护外国侨民的利益,不得袭击欧美商人的住宅、教堂和领事馆。抗战前,九江大部分市民已经逃离城市,许多跑到庐山,许多家庭离开九江,逃到南昌。

7月23日凌晨,波田支队在海空的火力支援下,向九江以东22公里的古塘发起进攻。守古堂11师一个营全部阵亡。23日拂晓,波田支队占领滩头阵地。此后两天,中日军队在古塘反复交战,日军第106师团也在古塘登陆。中国军队损失惨重,阵地连连沦陷。

24日,古塘登陆战第二天,日军派出100余架次飞机狂轰滥炸九江城,并派出海军扫雷队在九江城江面强行实施扫雷行动。7月25日凌晨,10余艘日军军舰在50余架飞机的掩护下抵达九江城江面,向市区工事开炮。其中,三枚炮弹击中了索江塔,导致该塔倾斜。

日本军舰炮轰九江(图中可见索江塔和庐山山麓)来源:网友大宝

还是攻打九江城的坡田支队。他们进攻江南的九江城,在江北的小池口展开登陆作战。江北由68军防守,其指挥官刘汝明是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宋袁哲的下属。击退日军四次登陆后,68军节节败退。25日中午,小池口被日军占领。只用了半天就被攻克了,68军这个杂牌军的表现真的很差。但是,小池口是平的。作为一个乡镇,能作为防御工事的建筑很少,确实很难防守。

对九江城的进攻开始集中在四码头一带。波场支队首先派出20多艘登陆艇,发起第一波进攻,试图在郎静附近的滨江路登陆,被守军击退。中午12时,日军发起第二次进攻,进攻地点改为龙凯河口。在烟幕弹的掩护下,三艘日军橡皮艇登陆,百余名日军冲到街上。守军与日军肉搏,双方反复厮杀近两个小时。登陆的敌军大部分被歼灭,其余的乘船逃跑了。

两次进攻失败后,下午4时许,莆田支队继续将进攻点向上游移动,在龙开河西岸(今九江外贸码头)发起进攻,成功登陆。占领九江老火车站后,在龙开河老铁路桥附近与防守方隔河对峙。

日军夺取龙开河铁桥来源:见证九江抗战

九江城以东是第90师防区。90师也是不堪重负,因为其防线从城东一直到古塘登陆点尹家湖以南,而尹家湖(今尹家湖)是日军登陆的主要攻击点,导致90师很难两面防守。当日,日军先在洋油田(今金鸡坡油库)登陆,然后在渡过白水湖后向第90师发起猛烈进攻。

同时,打破古塘线的日军占领贾伟后,并没有沿着现在的九圩大道进攻九江,而是从现在的濂溪大道向十里铺推进,这表明要包抄九江城内的守军。

在这种形势下,第二军军长张发奎于25日夜下达了放弃九江城的命令,所有部队于26日凌晨经十里铺、莲花转向塞阳。众所周知,国军的“上缴”是一个逃跑撤退的好听说辞。

26日,九江城被日军完全占领。

作者制作的日军进攻九江示意图

九江保卫战于1938年7月9日开始,7月26日结束。如果从23日的古塘登陆算起,实际战斗时间只有3天,国军至少投入了6个师,约10万人。对日军两个师,仍有长江、鄱阳湖的防御优势,但打了一场惨绝人寰的仗。国军损失6000人,相当于半个师的兵力。根据战后日方公布的数据,仅九江战役中负责主攻的波田支队就有442人伤亡。

在这场战斗中,张发奎对阵冈村宁次。如前所述,11年前,张发奎赢了,这次却丢了脸。实际在战斗中,防守九江的64军三个师损失不大(伤亡最大的是古塘战役)。由于日军的辎重一时难以渡湖运输,在九江沿江登陆时无法运送太多兵力。进攻十里铺会遭到作为预备队的第61师的抵抗。如果张发奎决心摧毁龙开河西岸的日军登陆点,他完全可以从这个开发区撤退,哪怕守住九江几天。

然而守卫九江的国军却如此可耻地逃走了。如果张发奎坚守九江,也许这座城市会成为第二个南京。很难说怎么评价一场战争。

1938年7月26日,日军扫荡九江街头。资料来源:Sohu.com

由于张发奎违抗统帅部坚守九江军令,仓皇撤退,被认为是保存实力,不战而屈人之兵,令蒋介石大为恼火。7月31日,张发奎被免职,返回武汉待命。他的第二军团由薛岳指挥。大家知道,薛岳后来指挥了万家岭的胜利。

虽然这场战斗对九江城的破坏很小,但九江城的破坏几乎是毁灭性的。从1938年7月26日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占领九江长达7年。他们强奸、烧杀、掠夺财富、贩卖毒品、控制思想、摧毁文明。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暴行可谓数不胜数。

作者在撰写这个系列的过程中,一直对九江近代经济的衰落感到不解。综上所述,近代九江的落后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抗日战争的影响最大。

1938年7月26日,日军田波支队开进九江大众路。资料来源:Sohu.com。

由于日寇的入侵,赣北经济全面倒退,无数家庭的财富化为乌有。武汉会战期间,九江县一半以上的房屋被烧为平地。九江战役后,市区人口由之前的8.5万人锐减至2万余人。在大众路和牯岭镇,不知有多少房子和别墅长期无人居住,无数店铺倒闭。直到1949年解放,九江市人口才恢复到4万人。沦陷前,九江是长江边上的重镇,也是中国著名的商业城市。1938年后,这里成了一个很少有人关注的小镇。80多年过去了,还是没能回到以前的半壁江山。

侵华日军占领九江不仅对这座城市,而且对江西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或者有读者会问:为什么武汉、芜湖这样的城市能够恢复甚至发展,九江却一蹶不振,几乎要断了脊梁?这个问题展开的话,就太长了。稍后我会写一篇文章来分析。请相信作者研究九江近代史后的判断:1938年7月26日,侵华日军入侵九江,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对城市的破坏持续时间之长,几乎不可估量。

1938年7月26日是九江城由盛转衰的历史性转折点。

1938年7月26日,是九江城百年来最大的耻辱。

写到这里,笔者认为九江每年拉响空警钟的日子不一定是“九一八”。而是应该像武汉、福州一样,在沦陷当天拉响警笛,提醒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不要忘记国耻,不要忘记这座城市的耻辱。

《九江的历史今天》是一系列介绍当地历史的短文。每篇短文选取同一天或同一个月内发生的有明确历史记载的事件,并配以相关照片、新闻图片、文学书籍等影像资料,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进行适当的评述。由于作者水平有限,资料不全,必然有错误和选择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5764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