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难逃的劫难

明朝末年难逃的劫难,第1张

明朝末年难逃的劫难

虽然明朝灭亡的原因与女真崛起、官员腐败、流寇等原因密切相关。但是,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明末实际上进入了小冰期。那剧烈的气候变化是否也与明朝的灭亡有关?为什么同一时代的女真人不受影响?

明朝中叶以来,历代皇帝长期处于政治混乱状态。一般来说,失去对权力的控制会导致长期的腐败,长期的腐败会导致王朝的灭亡。但是这要持续多久呢?长期腐败,国家还停滞不前的例子很多。明朝亡于崇祯时代,但实际上明朝始亡于嘉靖,实亡于万历。

嘉靖道士,1522年即位。在他的淫乱下,明朝极其腐败。然而明朝延续了一百多年。如果不是明清小冰期的致命一击,明朝可能会活得更久。

17世纪的明朝发生了什么?

时间追溯到嘉靖朝老道士在位的时候。1550年,明朝的军费开支仅占税收的31%左右,但1590年后上升到91%,一直保持到明朝灭亡。

所以1628年崇祯皇帝不得不缩减开支,全国三分之一的邮局被裁撤。原本是快递员的李自成失业了,第二年大旱。李自成进攻的地方,陕西延安地区,整整一年没有下雨,村民把树皮都吃光了,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吃人的悲剧,从而给了无业的李自成一个很好的机会去做一些事情。剧烈的气候变化开启了李自成的战争生涯。而如果不是更大的旱灾,李自成可能早就被灭了。李自成的农民军至少有两次几乎全军覆没,是大规模的自然灾害救了他的命。

第一次是1633年底,李自成、张的部队在山西被明军铁骑击败,逃往河南,被明军包围在黄河、太行山,即将全军覆没。但那年冬天异常寒冷,黄河完全封冻,这给了李自成的军队渡河逃生的机会。

接下来,从1634年到1636年,河南及周边省份发生大规模旱灾,千千成千上万的农民面临生存危机。谁给他们饭吃,他们就愿意跟谁走,这就给了李自成大规模招兵的机会。李志成从哪里获得食物?当然是被偷了!

1636年,农民军扩大到60多万人,甚至有了推翻明朝的实力。同年八月,农民军领袖高迎祥被明军击败。次年,战败投降。

1639年,李自成遭到明军袭击,退入陕西山区。此时他身旁只有十七骑兵,明末的盗匪之乱极有可能就此结束。但1639年至1641年的旱灾更为严重,波及的省份更多,这又给了李自成一次机会。

1640年,李自成再次到河南招兵买马。他从政府那里攫取了大量的金钱和粮食,然后开设仓库来帮助人民。饥民不分南北,听说李自成在送钱送粮,都踊跃前来避难。这次农民军增加到100万,民众起义不断爆发。明朝危在旦夕。当年的大旱持续了三年,不仅让李自成复活了,还中断了明军的粮食供应。

1644年,农民军入侵北京,政府军无力再战,崇祯自缢,明朝灭亡。明朝灭亡的原因不仅仅是李自成,还有关外女真的崛起。

17世纪的小冰河期是全球性的,所以东北的女真没事,明朝就遭殃了,没道理。

其实女真人受到的打击更大。女真是渔猎民族,生活方式更依赖自然。渔猎比农牧业更不稳定,农耕文明还得吃人肉。女真人的压力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解决资源短缺的最好办法就是抢劫。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是这么做的。努尔哈赤在一个荒年建立了人民共和国。为了鼓舞士气,他在荒年发动战争,到关中抢夺汉人的鸡鸭牛羊,以求渡过饥荒。最初的目的只是经济掠夺,防止人心瓦解。

但自1618年后金与明朝全面爆发武装冲突后,才真正开始动用刀枪。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满洲八旗对明朝边境进行掠夺,一次从关内掳走了几十万头牲畜和村民。是极端的气候引发了女真强烈的抢劫动机。在八旗骑兵的长期“提携”下,女真不断壮大,加剧了明朝的衰落。此外,人口经常随着资源流动。在明朝女兵不断迁徙的过程中,一些遭受自然灾害的蒙古贵族也选择了避难。额外的人口会有更多的嘴来吃饭,所以他们需要更大规模的掠夺。

按理说,当女真军队入侵的时候,一个正常的大帝国应该会派兵全力进攻。但是,女真的军队还是如入无人之境,就像自家后院一样,来去自由,甚至数次来到北京城下。这正是因为明军缺乏粮草,无法筹集精锐骑兵进攻。人都吃不饱,更别说养马了。所以明军以步兵为主,但步兵很难对以骑兵为主的八旗构成威胁。而且明朝后期,官兵待遇严重不足,经常温饱不足,所有前线官兵都是如此,更不要说其他部队了。

17世纪的普遍危机

17世纪,不仅是明帝国,其他地方都处于粮食减产、社会混乱频发的时代,被学术界称为“17世纪的普遍危机”。那时,世界上1/3的人口可能已经在战争和饥荒中消失了。这场全球危机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

整个17世纪,剧烈的气候变化不仅导致明朝覆灭,同时代的西方国家也在哀痛之中。仅从1635年到1660年,法国人在这25年里就起义了156次。英国陷入内战,国力急剧下降。北欧国家甚至更糟。1669年的饥荒夺去了芬兰三分之一的人口,隔壁的日本也好不到哪里去。1642年的宽永饥荒也造成了该岛的混乱。

17世纪的气候远比今天寒冷,尤其是17世纪中期,太阳的活动明显减弱,严寒在全球引发了一系列动荡的危机。1621年春,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下了40多天的雪,洞庭湖也随之结冰。1637年,夏季旅游胜地海南岛下了三天的雪。

学者估计,17世纪中叶的平均气温可能比今天低两度左右。有些人可能觉得两个学位不算什么。寒流来了,温度从18度降到8度。两度能影响多大?但是不要小看这个1~2度的平均值。如果10年中有一年的气温比其他9年低10度,那么这10年的平均气温只低1度。100年中有10年气温下降了10度,但平均气温只下降了1度。所以1~2度的影响其实很大。

举一个现代的例子,在2008年中国的雪灾中,中原地区20个省份遭受雪灾袭击,受灾人口超过1亿,损坏房屋200万间,造成经济损失超过150亿人民币。这么严重的暴风雪,当年平均气温低了多少?

以受灾严重的武汉为例,只低了0.3度。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从来没有一个朝代像明末这样冷。在古代,农作物的产量低且不稳定。一旦气候不稳定,就可能引发雪崩效应。

自然灾害伴随着瘟疫。

剧烈的气候变化,除了严重的饥荒和战争,接着是瘟疫。也许你有一个疑问,气候变化引发瘟疫的逻辑在哪里?

因为17世纪中叶交通不发达,明朝人长期生活在封闭的地区,对当地的微生物适应性强,自然不容易生病。而当干旱和蝗灾肆虐某一地区时,人们不得不逃往其他地区,大量的人口流动会打乱各地微生物的平衡,成为传染病传播的最佳条件。

此外,当粮食收成不好时,人们不得不吃一些他们通常不会吃的东西,如一些野味。其中,受感染的动物更容易捕捉和拾取食物。原本免疫力就被饥饿削弱的人,如果吃了这些被病菌污染的动物,就很容易感染上奇怪的疾病。毕竟没什么吃的。所以传染病伴随自然灾害是因果的。

崇祯末年,在山东、安徽等地,除了深陷饥荒,还有一半以上的人死于瘟疫。而李自成的军队也是瘟疫的传播者,他们所到之处,爆发严重的瘟疫。从现在来看,当时的瘟疫就是瘟疫。

据推测,明清时期,华北三省死于鼠疫的不下500万人。一般来说,鼠疫的宿主——啮齿动物及其寄生虫,往往远离人类的生活区域,比如东北的一些荒漠草原。瘟疫只会在这些蛮荒之地传播。但随着农民压力越来越大,粮食越来越短缺,一部分人会被挤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去开荒,无意中被感染,最终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5378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