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曾剃头”建湘军

《曾国藩传》·“曾剃头”建湘军,第1张

《曾国藩传》·“曾剃头”建湘军

本书从第五章开始,来到《曾国藩传》第二卷。本章至十二章的内容主要讲述曾国藩建立湘军的故事。

作为一个女性读者,读第二卷让我不知所措。毕竟我对军事等内容缺乏兴趣。但总的来说,第二卷【湘军崛起】所涵盖的深意,与第一卷【恭子时代】所体现的曾国藩的坚定并无不同。唯一的区别可能是“坚定”走的路不一样。这条路不是为了升官而读书,而是为了办实事而治军。这个过程依然艰难,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现实的挫折让曾国藩成长得更快了。

【第五章,剃光头的长沙之耻】

一切都浪费了。一个从京城回国的官员,是如何变成人们所说的“剃了光头”的?这得从他家里的变化说起。上一章我们说过,在北京做官让曾国藩感到力不从心,于是他抓住机会,在取得乡试后去江西主持家乡。谁知还没到江西,他就接到了母亲去世的消息。传统时代,官员父母去世,要回家守孝,考官做不了,曾国藩要赶回湖南。

十三年京官,曾国藩累得做不下去了,丧事过后,他决定在深山里安歇他的影子。仿佛是天意,曾国藩终于打算开始自己的学术生涯了,却接到一份文件,命令地方官员帮助地方官员成立“团练”,以应对正在兴起的太平天国运动。猜猜曾国藩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他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原因有三:

第一,中国历来讲究“以孝治天下”,对父母守孝是一件大事。

第二,即使他不孝顺,但他是公务员,没带过一天兵,打过仗。从文变武,带兵打仗有那么容易吗?

第三,也是更重要的一点,他已经对咸丰帝失去了信心,认定他不是一个有前途的人。作为一个官场上的累鸟,刚回国怎么可能回来?

曾国藩写奏章拒绝时,好友郭嵩焘劝他离山。

郭嵩焘,道光十五年(1835年),18岁考取秀才,第二年进入著名的岳麓书院。强调经世致用,持之以恒,不玄乎,弃浮词,是湖湘学的传统。作为"湖湘之子",郭深受湖湘学的影响,并在岳麓书院结识曾国藩、刘融,相互学习,锤炼气节,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说了什么?

郭嵩焘:“公总有澄清之志,今日却不花工夫自证,如令尊乎?”

他说,你(曾国藩)以前抱怨,在承平时代,朝廷已死,无法改革,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乱世出英雄。现在是世界需要你建功立业、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抓住这个机会呢?

嗯,这句话让曾国藩恍然大悟:“是啊,这就是开创新格局的时候了!”因此,曾国藩决心继续为朝廷效力。

好了,接下来,我们来解决一下“曾经剃过”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有野心的人最怕逼得太紧。在曾国藩的观念中,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也就是要做大事。他一到长沙,就以个人名义向全省下发公文,管理全省的社会治安工作。当初,他以“剿匪”为首要任务,从全国各地集结民间应永武装,加以训练,并到处搜捕土匪。

“杀俘数百人,余者散矣。”“我一战俘虏了200多人,名声大振。”.....

除了土匪,他还打击黑恶势力,下发文件,允许他“枪毙”和“就地惩罚”那些曾经是贼的散布谣言的人,勇敢逃跑的逃兵“在村子里掠夺和扰乱民众”,以及聚集聚餐的土匪和匪徒(大食客)和武装强盗。如此严酷的铁拳手段,必然是残忍的,所以他有“剃过光头”的称号。

为什么一个儒家那么凶残?在曾国藩看来,被杀的人早就该被杀了。太平天国起义是地方官员不负责任的做法,养虎惹祸。另一个想法是“我们应该专注于解决乱世”。他的做法起了作用。各地土匪不敢轻举妄动,社会秩序安定下来,但对曾国藩的非议更多了。甚至他的朋友也写信给他,劝他暂缓服刑。可见刚出山的曾国藩杀红了眼。

即便如此,我们也别忘了,当初皇帝的本意是组织“团训”,也就是训练小股地方武装。曾国藩以为小打小闹没用。如果他想练习,他会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这时,他开始创建“湘军”。他要的不仅仅是一群人,而是一支有“魂”的军队。有意思的是,这位平民出身的领袖在湘军成立后发动了“政治动员”:

”他亲自训话,用孔孟的“舍身取义”之道和岳飞的“无钱不怕死”精神鼓舞士兵,教育他们忠君爱国,不扰民。"

社会治理有效,自己养的湘军也在日常壮大,但还是会被别人侧目。这期间曾国藩太高调,手伸得太长,动了别人的奶酪,吃了不少苦头。所以他决心远离纷争,独自训练。

曾国藩的湘军经过“政治动员”后会成为一支怎样的军队?我们将在接下来的章节中继续解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5374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