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撕!长城魏牌 CEO 公开怼华为“割韭菜”,你怎么看?

开撕!长城魏牌 CEO 公开怼华为“割韭菜”,你怎么看?,第1张

开撕!长城魏牌 CEO 公开怼华为“割韭菜”,你怎么看?

发动机舱下面的那个是“发动机”还是“发电机”真的重要吗?

梁志浩写的

自2018年李ONE出道以来,关于扩展程序混合的优劣争论似乎从未停止。对于很多不能理解这项技术意义的网友来说,不充电驾驶车辆,从能源利用效率的角度来看,并不环保。

但对于车主来说,增程式混动确实能让他们享受到电驱的平顺驾驶体验,同时还能把油耗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同时他们也不用担心续航能力,还可以在限牌限号的城市获得政策优势。

但是,我们不得不否认,当新能源的推广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市场迫在眉睫的趋势,而电池充电技术和充电条件又未能及时跟上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时,在必要时可以作为纯燃油车使用,没有续航焦虑,在充电条件具备时可以有客观的纯电动续航里程的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确实是一个可以兼顾鱼和熊掌的选择。

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李ONE之后,越来越多的品牌已经开始投入到扩展编程和混合动力的路线中,比如东风旗下的新汽车品牌,或者可以拥有华为平台的的/M7系列。

前两天,M7发布不久,网上又掀起了一场关于扩展程序混合的“骂战”。有意思的是,这场“开撕”的双方并不是萍水相逢的不知名网友,而是长城高端子品牌威品牌CEO和主管汽车板块的华为CEO余承东。

“嘴巴再大,也说不上大。”

余承东在人们中被称为“余大嘴”,因为他早年经常喜欢在新闻发布会上或公开场合发表各种夸张或大胆的言论。一直关注此人的朋友都知道,余承东是典型的“做他做的,夸他做的”,同时也总是毫不留情的贬低竞争对手。在一开始宣布进军汽车业务后,余承东就大胆地说出了“一年内把特斯拉翻个身”、“华为进军汽车就是要做第一”、“燃油车和功能手机一样会被淘汰”等言论。

M7发布后,为了打消人们对增程式混动的疑虑,余承东不仅表示“增程式混动是目前最合适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甚至还把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也拉进了集团,表示感谢“李在探索增程式车型上的努力和贡献”。

此类言论引起了长城威品牌CEO李瑞峰的强烈不满。余承东的微博发出后不到一个小时,李瑞峰直接在微博中发文:“打铁还需自身硬,增加方案和混动技术是落后的,这是行业共识。嘴巴再大,也不能大言不惭。”

配图“我想不通”。

这么不留情的火,肯定是真的,余承东在威品牌的各种言论真的很苦。......

虽然长城还是一贯偏向传统用户市场的威品牌,各路新势力都是“河水不犯井水”,但随着长城DHT智能混动系统的推出,长城显然希望凭借这套高效强劲的混动系统,抢占混动车市场,实现品牌提升。

通过我们之前对威牌摩卡(点击此处)的实际体验,也发现长城采用的混动系统不仅体验相当完美,在提供强劲动力的同时,燃油经济性也令人满意。

在这种情况下,难怪威品牌CEO李瑞峰对余承东的言论反应如此激烈。

第二天,李瑞峰也接连发布多条微博,措辞越来越激烈。在7月7日晚发布的一条微博中,甚至直接称余承东在用落后的技术“割韭菜”,并称造车新势力在玩“粉丝经济”。#维品牌CEO撕城东#的话题也冲上了微博热搜。

而程煜则保持沉默,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为什么传统车企会对增加方案“反感”?

不仅是李瑞峰,还有在座的网友们。事实上,在许多传统汽车公司中,增程式混合动力车相当不受欢迎。例如,在李ONE变得炙手可热的时候,大众中国的CEO曾说混合动力计划是“最糟糕的”一个。因为单就动力利用率而言,串联的增程式混动其实远不如同级别的混联式混动系统。

但由于近年来锂电池成本大幅下降,采用“大电池+增程混动”原则的车型就有了存在的意义。一方面,更大的电池意味着车辆有更长的纯电续驶里程,可以在充电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出行成本。另一方面,更长的纯电续航能力也能让增程式混动符合政策要求,从而获得牌照和指标上的优势。

在这里,我可以给你举个例子。早在2017年,上汽通用别克就在中国市场推出了Velite 5。该车采用了扩展程序的混合动力结构。在那个电池成本还天价的年代,只有一块18kWh电池的Velite 5官方售价高达26.58万元。甚至在上海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当下,这款堪称“国内首款增程式混动车”的Velite 5也无人问津,最后只能叫停。

如此精巧的设计被一台“发电机”打败了

对于很多努力建立技术优势的传统车企来说,增程式混动的兴起更多是因为政策和电池成本降低的春风,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原理上都不值一提。所以他们对走了捷径的增程式混动普遍反感。

消费者只需要看重体验。

但是,作为消费者,真的需要过分关注任何技术、原理或者行业发展吗?如果你是一个有志之士,想用钱包支持人类汽车的发展,你真的可以选择支持你认为值得支持的技术路线。但是,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消费者,只想买一辆能让家人和自己用起来都舒服的车,那么我觉得你不需要太在意实际体验以外的东西。

对于用户来说,无论你买的是传统的PHEV还是增程混合动力车型,你都必须给车加油或充电。我们只需要选择一个容易驾驶,坐起来舒服,用起来经济的。发动机舱下面的那个是“发动机”还是“发电机”真的重要吗?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今日话题

你站在哪一边?

在评论区留言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5300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