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张景惠随溥仪回国,见到儿子时大惊:你居然是红色特工?

1950年,张景惠随溥仪回国,见到儿子时大惊:你居然是红色特工?,第1张

1950年,张景惠随溥仪回国见到儿子时大惊:你居然是红色特工

“浦叔叔,不要担心。只要你不觉得自己狭隘,政府就不会为难你。不拍什么都不要自己吓自己。父亲,你也是。不要有太多的历史包袱。如果你回国,老老实实交代自己的问题,安心改造,就会得到宽大处理。”

1950年8月初的一天,在沈阳火车站一家招待所的大厅里,一个穿着解放军服装的年轻人正在和刚回国的溥仪、张景惠等人谈话。在他们这边,有一大群人。他们交换了一下眼神,低声说:“我不能死!”前两天,天天说“枪毙”的溥仪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至于坐在那里的张景辉,他总是怀疑地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突然他问:“说说你自己吧。你怎么了?你怎么比我们早回来两个月就成解放军了?”

年轻人笑着说:“跟我父亲说实话,我当共产党员已经很久了。我在东北的时候,就已经是情报员了!”

张景辉大吃一惊,道:“好小子,原来你就是传说中的红特工?你骗了我这么多年,你真行!”说着说着,张景辉笑了。年轻人也笑了。一对走不同道路的父子,终于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个年轻人就是张景辉的儿子张,著名的地下党特务。

要说张,就要说张景辉。这个张景辉也不是一般人。当初他家很穷,靠做豆腐为生。为时已晚,张景辉成了山里的土匪。后来,他认识了张,从而为自己找到了靠山。张发迹后,得到提拔,成为东北军的重要将领。

当时列强为了鼓励中国内战,扶持了不同的军阀。因为日本人觊觎东北,所以选择支持张。张虽然与其他军阀混战,但他坚信民族大义,拒绝出卖东北的核心利益。而张敬辉却陷入了日本人的狂喜之中,真的把他们当成了好人。以至于1928年皇姑屯事件后,他依然顽固不化,甚至一度反对张学良与蒋的人和解,以此来改变东北大旗。

后来张学良率领东北军入关,张景惠成为东北的实际控制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全中国几乎都在声讨张学良的不抵抗。张景惠公开叛逃,成为伪满洲国政府的重要官员。后来他走上了日军的道路,一步步爬到了首相的位置,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铁杆汉奸!

张是张景辉无意中创造的一颗红色的种子。

张景辉有个儿子,但是这个人很不争气。他从小就染上了吃喝嫖赌的恶习。年纪轻轻就毁了自己的身体。他感染了一种肮脏的疾病,甚至他的鼻子也被病毒腐蚀了。虽然他有妻妾,但这辈子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的。这相当于,张景辉死后。为了再生一个儿子,延续香火,张景惠不停地娶小妾。然而,他自己做不到。他和第六任妻子结婚后甚至没有孩子。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著名的戏曲歌手徐志清,他心如刀割,把她收为第七妾。也许他们之间有些真爱,所以徐志清怀孕和分娩都很顺利。和她的儿子张。

张景辉是个老人。他被宠坏了。他给儿子找了几个丫鬟,照顾他的饮食起居等事务。张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9岁的时候连裤子都不会系。有一天,张景惠突然醒悟,觉得自己的溺爱是在伤害孩子,于是为张找了几个家教,教他认字。张很有才华,学习也很好,这让张景辉很欣慰。

在张的老师中,有一位是俄语老师。这位老师不仅教张俄语,还把他介绍到苏联,讲述一个古老的封建帝国如何在革命潮流中成为世界强国。张被迷住了,渐渐地他有了一些朴素的革命思想。

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后,张景辉举家迁往长春,成为伪满洲国政府高官。而张也进了学校。东北人对张景惠叛国深恶痛绝,在背后称他为“豆腐匠丞相”,暗指他骨头太软。在学校里,学生们也说张是“汉奸的儿子”,不跟他来往。张感到压力很大。后来,他给老师留了一封信,离家出走了。

张的离去把张景辉吓出一身冷汗。他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在整个伪满地区寻找儿子。结果找了好几天,一点消息都没有。后来,朝鲜新义州的一个间谍报告说,张在那里参加抗日活动!张景辉赶紧把儿子绑回去,在家不准出来。

张有个表妹叫,在日本留学。一天,他来拜访并说服张和他一起去。张急着要出门,就去找父亲商量。我觉得张景惠是伪满洲国统治的核心地区,儿子在那里读书会更安全,甚至可以回自己的班,就同意了。不久,张进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

离开了家庭的控制,张的思想大门突然打开了。到了这里才发现,伪满官员的子女和国内很多资本家组成了一个叫“东北青年救国会”的组织。在这些高官子弟中,最著名的有溥仪的侄子咸东、伪满洲国地方自治指导部主任余敬春的儿子、溥仪身边的少将警卫室主任童济喜的儿子童志斌、伪满洲国军事司法部少将之子王成。他们每天学习进步书籍,交流进步思想。父母所谓的“成绩”也是极其鄙视的。他们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更有甚者,有人开始通过人脉从事情报工作。

1941年,德军开始进攻苏联,卫国战争开始。由于一开始准备不足,苏联在战争前期并不顺利,损失了大量的人员和物资。为了抵抗德军的进攻,苏联不得不从远东地区抽调许多军队到苏德战场。这个时候,他们最怕的就是日军在背后捅他们一刀。而张在这个时候突然回家探亲。当然,探亲只是表面原因。他的真正目的是刺探日军的真实情况。准确的说,他是来山脚下打探文峰下落的。

夏是日军的一名将领。1938年7月任华北方面军参谋长。1939年来到东北,成为镇压抗日武装的黑手。有很高的纹身。如果日军要进攻远东的苏军,他是最有可能的指挥官。但与此同时,日本和美国也面临着未雨绸缪的局面,山下的文峰也可能出现在南太平洋的战场上。因此,党中央命令张调查山下的下落!

张回国后,找机会进入父亲的书房,在山脚下找到了调动文件。但文件只说了他辞去满洲国防军司令的消息,没有说他下一步会去哪里。这只能说明山脚下想动,而张还不知道怎么动。

于是在接下来的两三天里,张非常殷勤地侍候着父亲。张景辉觉得儿子终于“明白”了,很开心,于是心直口快,什么话都说。除此之外,我经常带张去我去的任何地方。伪国家机关的机密档案几乎都向张敞开了大门。很快,张就摸清了山下的具体动静:原来,这位日本将军已于1941年11月底动身前往海口!

张迅速向党中央报告了这一情况。党中央经过分析,得到两个结论:一是根据其他来源的情报,可以确定日军将进攻珍珠港;二是因为日军在东北没有高级军事指挥官,所以近期不会在苏联有任何动作。苏联知道这两个结论后,终于把远东的士兵安全地转移到了苏德前线。中国还警告美国注意珍珠港。这两个结论后来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1943年,张正式回国,加入长春情报队。他开始更频繁地接触核心情报,想尽办法安排我党工作人员打入伪政府。后来,震惊中外的“霍”事件,通过张的资料得到了彻底的揭露。

所谓“火耀社”,是日军的一个非官方组织。当时几乎每周二,伪满洲国各个部门的日本副长官都会在一个地方举行酒会。招待会实际上是一次会议,其主要目的是决定伪满洲国的未来政策。因为周二是日本的“黑曜日”,所以这个会议被称为“黑曜会”。“火耀社”所做的一切决定,只能得到伪满洲国的同意,而不能反对!换句话说,“霍”是伪满洲国的实际当权者。把张火耀社团的资料交给党组织,党组织会公开的。这则新闻无情地揭穿了伪满洲国破坏所谓“东北自治”的谎言!

也是在这期间,张结婚了。而且,他的结婚对象后来成了他的同志。

张的妻子徐明,原来是他母亲徐志清从一个暗门里买来的小女孩。她的原名是大军。这确实是一个漂亮的女孩,但她也是一个泼辣的女孩。作为一个女生,她和徐志清因为不公平的待遇产生了很多矛盾。徐志清溺爱儿子,却对别人残忍。他经常打骂这支“军队”。小女孩被打,总是咬牙不哭。

女孩倔强的性格引起了张的注意,因为离家出走的风波,她在家。他经常在没人的时候给女孩吃东西,还经常给她吃点外伤药。后来两人熟了,张甚至当了老师,教部队读书写字。

儿子的行为在徐志清眼里无疑是离经叛道的。这个女人敏锐地意识到,自己的儿子和这个女孩之间,可能有某种说不出的感情纠葛。为了避免麻烦,她干脆解散了君主。就在大军走出张府茫然四顾的时候,张又找到了她。张不仅帮她租房子,还送她上学。这对年轻男女一拍即合,渐渐产生了感情。后来,张绍济源漂洋过海,赴日求学,仍不忘从军。他们经常写信。正是在这一时期,张给军队一个正式的名字,徐明。

当张从日本回来后,这段感情终于有了结果。告诉张妈妈他已经有心上人了,想结婚。徐志清以为儿子看上了一个富家女,结果却是他赶走的那个小女孩!她立即强烈反对,同时想拉张景辉和她的“统战”。没想到,张景辉看得比徐志清更远,他隐约觉得日本人主导的伪满洲国不会长久。如果你现在能娶到一个下层阶级的女孩,也许将来你能找到另一条出路。所以张不但没有阻止,反而很支持。而张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今生非许明不嫁!最后,徐志清不得不让步。就这样,幸福的婚姻实现了。

婚后,张最苦恼的事情就是要不要向妻子坦白自己的身份。他虽然肯定了徐明的好意,但毕竟有组织记录,也不能和家里人多聊。于是,张成了家门外的“双面人”。不过,徐明也是个聪明的女人。她早就注意到了丈夫的身份,于是有一天晚上,她不仅把一切都挑明了,还自告奋勇帮张分担工作。张很高兴,很快就把妻子介绍到了党组织。此后,两人组成了两人情报小组,不断传递信息。

除了传递信息,张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为东北的党组织筹集资金。当时日军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很多人急于变卖家产,然后想办法回日本。此时,张就会以“大公子”的身份出现,想尽办法压低价格,买下这些房产。然后,他利用父亲的关系,在黑市上卖了个大价钱!中间的差价非常可观。张手里不会留下什么钱,所以他要把钱全部上缴党组织!后来解放军进入东北,张功不可没,前期使用了比较充裕的经费。

1945年9月,苏联军队开始大规模进攻日本关东军。由于张事先掌握的信息十分准确,苏俄红军对敌人的打击也极为准确。短短几天,数十万关东军就被苏联的钢铁洪流碾压。看吧,全面抗日战争就要来了。这时,张峰受命于党组织,担任翻译,帮助地方行政机构与苏联红军沟通。但党组织也要求张隐瞒真实身份,不承认自己是情报人员。

就这样,接下来的几天,我一直在奔波,协调部队之间的各种事情。多亏他的调解,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但谁也没料到会发生一场不大不小的事故。

这一天,张仍正在与苏联沟通。突然来了一架飞机。从上而下是官员溥仪、张景惠等伪满官员。此时,他们已被抓获,看上去情绪低落。但是当张景辉抬头看着儿子的时候,突然打了个招呼。苏联人这才知道翻译也是伪满官员的家属。于是,苏联海军上将格瓦特·耶夫带着张,让他和满洲国战犯一起飞往苏联。

张毅可以为所欲为,手忙脚乱。他马上解释说,他不是伪满,也不是汉奸。他为什么要上飞机?格瓦拉说:“我们要你当翻译,事情办完了送你回去。”于是,张就和溥仪等人一起飞到了苏联,和他们一起被拘留。由于他走得匆忙,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甚至他的妻子徐明也不例外。

这一等就是五年。在此期间,他多次提出要核实张的身份并回国。但当时的中国还是一片混乱,国家连一个可信的政府都没有。苏联答应,只要中国稳定,就让张回国。与此同时,国内的党组织也联系了张建立,要他保持冷静,不要暴露身份,安心天亮。就这样,张在苏联过着“监狱生活”。每天和溥仪等人一起工作学习也很轻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张回国的进程终于进入倒计时。1950年5月,张等200多名战犯被首批遣送回国。回国后迅速公开身份,成功入党!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张感慨万千,于是改名“张梦石”。

此后不久,张与妻子团聚。就在他们谈爱情的时候,国家给他布置了一个新任务:去抚顺战犯管理所当管理员。

抚顺战犯管理所实际上是伪满洲国迫害抗日军民的监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决定将原伪满洲国战犯放在这里安置改造,争取他们早日回归社会。这里的管理人员绝不是普通狱卒那么简单,而是需要对国家的政策和伪满洲国的高层非常熟悉。但是,当时这样的人也不少。张为什么被挑出来当管理员?

原来,就在第一批战犯回国后,关押在苏联勃利监狱的溥仪等人听到一个传言,提前遣返的200多人被枪毙了!1950年8月,溥仪等人要被遣返,到了就枪毙!溥仪、张景惠等人认为自己犯下了十恶不赦的罪行,极有可能被枪毙。于是,这些战犯被吓到了,甚至想到了自杀!

上级领导为了安抚他们的情绪,决定由张做管理员,代表党组织把这些战犯接回去。除了与父亲的良好关系,张还在苏联时期与溥仪成为朋友。有了他自己的声明,谣言一定会破灭。于是,张给溥仪写了一封信。溥仪见他没死,也就不闹了,忐忑不安地登上了回国的火车。

1950年8月1日,溥仪等伪满战犯坐上火车,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国。一路上,溥仪非常激动。思来想去,他觉得自己这个“末代王”没有理由死在“改朝换代”的时候,于是思想越来越悲观。他曾对解放军咆哮:“这些事都是我一个人干的,跟他们没关系。想杀我就杀我,想开枪就开枪!”一时间,接待他们的解放军首长哭笑不得!

就在这些战犯紧张的时候,张代表党组织来了。他不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解释了我们党的政策,还保证他们的生命没有危险。在他的安慰下,溥仪等人终于安下心来,参加了改造。而张景辉也在这一刻知道,自己的儿子竟然是一名成绩斐然的红色特工。这是本文开头的场景。

1959年,新中国第一次大赦,溥仪被第001号大赦令特赦,重新步入社会,成为一名普通公民。至于张景辉,在大赦前就死在战犯管理所了。1956年,张夫妇回到北京工作,告别了战犯管理所。夫妻俩过了一辈子,感情令人羡慕。张先生于2014年去世,享年93岁。

老人去世前,一直有一个疑问:父亲张景辉是否意识到自己是一名红色特工?张一直认为,以父亲的警惕性,他应该不会无知。至于为什么没有暴露自己,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可见张敬辉这个罪孽深重的人,有舔犊之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5188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