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办公选 12 代标压酷睿 Windows 本还是选 MacBook Air

高效办公选 12 代标压酷睿 Windows 本还是选 MacBook Air,第1张

高效办公选 12 代标压酷睿 Windows 本还是选 MacBook Air

说到目前办公电脑的选择,归根结底无非就是以英特尔酷睿为代表的X86+Windows和以苹果为代表的M1/M2+macOS。两个生态系统各有特色和亮点,孰高孰低无所谓。对于习惯了一个平台的人来说,真的很难“换门”,但是对于那些还在纠结两个平台选谁的朋友来说,这种带着购物思路的对比评价,或许有足够的参考性来帮助你做决定。

戴尔Inspiron灵越14 Plus 7420

最近笔者在更换办公电脑时陷入了纠结。经过层层筛选,“最后一圈”出现了两款产品:戴尔岳翎14 Plus 7420和M1版MacBook Air。要问你为什么不选择最新的M2 MacBook Air,答案当然是预算不够。

…你需要什么样的办公用书

选择电脑主要是根据自己的需求。

因为工作原因,笔者在日常办公中经常需要移动办公,所以看重便携性和续航能力。

其次是屏幕。因为11寸的笔记本之前一直用于办公,使用起来确实不方便,尤其是处理表格和图片的时候,一个屏幕显示的内容太少,效率低。所以这次我想要13-15寸的笔记本,兼顾便携性和屏幕体验。

再者就是性能和系统生态。我一般在办公室做一些视频剪辑,所以基本不考虑低功耗处理器的产品。之所以纠结于MacBook Air的另一个原因主要是我看不惯macOS系统,但是通过虚拟机安装Windows系统对苹果的设备来说太过了。

最后是接口扩展性。平时办公需要外接键盘、显示器、鼠标,而且因为经常评测产品,经常会连接移动硬盘、u盘等设备拷贝测试软件和测试结果。所以虽然我很热衷于MacBook Air,但是总觉得界面不是很方便,所以还没有完全下定决心。

所以,综上所述,我需要的office book是一款屏幕大、性能高、界面扩展性方便、便携耐用的产品。

便携性比较

首先,在便携性方面,目标两款机器戴尔Inspiron 14 Plus 7420采用14英寸显示屏,机身厚度16.15mm,重量1.68kg;苹果MacBook Air是13.3英寸显示屏,机身厚度16mm,重量1.29kg虽然下图看起来戴尔Inspiron 14 Plus 7420的机身要厚很多,但实际上是因为该机的屏幕采用了翘跟设计。屏幕打开后,机身会被垫起来,所以感觉比MacBook Air厚。其实你看看下图,会发现两个机身厚度差不多。

就便携性而言,MacBook Air有一定的优势。1.29kg的重量比14加7420轻,13.3寸的机身比14加7420小了一圈左右。所以在便携性上,MacBook Air真的是相当吸引人的。

键盘体验对比

但是,如果你实际感受一下键盘操控体验,两者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凌14 Plus 7420的键盘手感更好,因为键程更长,回弹反馈分明,键压克数更低,敲起来很舒服。对于我这种经常搬家上班,大多输入字符的人来说,是很棒的体验。

Macbook的键盘有些不尽人意。虽然不是手感更差的蝴蝶键盘,但是现在键盘的击键也比较短,反弹反馈太硬,长时间打字会比较累。

所以说到移动办公的输入效率和舒适度,岳翎14 Plus 7420更好。

…接口扩展比较

对我个人来说,界面很重要。如前所述,由于需要连接的外部设备较多,数据传输需求频繁,所以我在购买office books时特别注重扩展性。如果不是预算少,不考虑台式机,像VAIO或英特尔NUC这样的“界面狂热者”肯定是首选。

M1 MacBook Air的界面非常简洁,左边是两个USB4 4s,包括DP、充电和Thunder 3的功能,右边是一个3.5mm耳机接口。如果你想扩展外部设备,你必须额外购买一个USB4扩展坞。稍微靠谱点的价格都去了几百倍,搬家上班都得带着。感觉不是很方便。

粤14加7420没有这些烦恼。左右两侧各有一个USB 3.2 Gen1 Type-A,左侧有一个闪电4和一个标准HDMI,右侧有一个TF卡和一个3.5mm耳机插孔。扩展和连接任何东西都很容易,外出工作也不需要带扩展坞。

所以在接口扩展性上,我更喜欢配置丰富的Inspiron 14 Plus 7420。

屏幕对比

接下来,看屏幕。

戴尔Inspiron灵越14 Plus 7420拥有14英寸16:10比例的生产力屏幕,分辨率为2.2K(2240 × 1400),100% sRGB色域覆盖率,亮度为300尼特。屏幕方面,我最关心的16:10的比例,14英寸的2.2K分辨率,也很符合笔者对大屏的需求。而且16:10比例的屏幕对于办公来说非常友好,垂直视野更宽。在处理图片和表格时,一个屏幕可以显示更多的内容。

MacBook Air的屏幕尺寸为13.3英寸,分辨率为2560 × 1600,亮度高达400尼特,支持P3色域。

从分辨率和亮度这些参数来看,MacBook Air屏幕更好。然而,戴尔岳翎14 Plus 7420的屏幕在基本的性能质量方面,如色域和色彩标准方面,实际上比MacBook Air更好。比如它的色彩标准δ E平均达到0.89,色彩还原准确,效果突出。此外,这块屏幕的色域覆盖达到了100% sRGB,支持79% P3色域,足够日常办公使用。虽然亮度低于MacBook Air的400尼特,但实际上达到了332.4尼特,两者相差不算太大。

此外,14英寸的16:10屏幕将更加方便办公。比如使用WPS形式时,戴尔Inspiron 14 Plus 7420一屏可以显示61行,而MacBook Air由于比例问题只能显示42行。

另外从上图可以看出,岳翎14 Plus 7420的屏幕色温调节偏冷,我个人更喜欢冷色温。

综合来看,在视知觉体验差不多的情况下,岳翎14 Plus 7420的屏占比和视知觉体验更符合作者的个人需求。

耐力对比

在续航方面,苹果MacBook Air可以说是相当强大了。日常办公用的话,拔掉两到三天也没什么大问题。相信用过M1版MacBook Air的朋友都有体会。

然而,岳翎14 Plus 7420的续航表现有些出乎意料。原本以为12代标配酷睿i7-12700H处理器加上RTX 3050独立显卡会让续航能力捉襟见肘,但PCMark 10办公模式实测续航能力可以达到8小时(70%屏幕亮度,50%音量,Wi-Fi/蓝牙开启),真的出乎意料。

另外,可以参考Windows 11系统自带的电池使用记录。你可以看到从下午16: 00左右到下午24: 00左右,一个标准的电压处理器加上一个单显示器笔记本可以达到这样的续航能力,这是意想不到的。

不过单就续航来说,苹果MacBook Air确实强于x86+Windows平台。

性能比较

性能岳翎14 Plus 7420进入决赛的主要原因是,虽然轻薄便携,但配备了英特尔第12代酷睿i7-12700H标准电压处理器和英伟达GeForce RTX 3050。

i7-12700H处理器采用异构混合架构设计,共有14个内核和20个线程。在14个核心中,6个是高性能核心,即P核心,另外8个是高能效核心,即E核心。这种设计的优势在于“耐打”。当需要处理器的输出性能时,工作负载会交给P核;当系统不需要处理器持续高性能输出时,将工作负载交给E核,这样可以保证任务执行效率,降低系统功耗,延长续航时间。这也是为什么岳翎14 Plus 7420虽然配备了标准电压处理器和独立显卡,但续航能力也能保证X小时的原因。

实际上,MacBook Air上的苹果M1处理器也是这种异构设计。其8核CPU包含4个性能核心和4个节能核心。由于核心数量不如12代酷睿i7-12700H,M1在多核性能上弱于i7-12700H。

苹果M1处理器运行

以跨平台处理器性能测试软件Geekbench 5为参考,MacBook Air上M1芯片单核成绩为1741,多核成绩仅为7745;而酷睿i7-12700H处理器单核得分1682,多核得分11625。就办公室工作而言,多核性能越强,效率自然就越高。

i7-12700H处理器耗尽

在图形性能方面,MacBook Air的7核GPU基本相当于GTX 1650的性能水平,而搭载岳翎14 Plus 7420的NVIDIA GeForce RTX 3050笔记本电脑的GPU性能无疑要比GTX 1650好很多,可以在CUDA加速方面给予用户更好的支持。

RTX 3050笔记本电脑GPU运行

此外,RTX 3050具有CUDA加速功能。在玩一些游戏的同时,还可以在编辑视频等任务时使用CUDA加速来提高渲染效率。

所以考虑到综合性能,笔者最终倾向于综合性能体验更好的岳翎14 Plus 7420。毕竟12代酷睿i7标配压力处理器的实力就在于此,异构混合架构对处理器性能的提升一目了然。

…兼容性比较

最后说说兼容性。其实这也是我最终放弃MacBook Air的主要原因。

虽然macOS的兼容性足够好,但是工作之余还是有一些游戏需求,经常玩Steam游戏,或者英雄联盟之类的游戏,这都是作者的错。我在体验macOS的时候发现Steam库中很多购买的游戏都不支持macOS平台,英雄联盟国服也不能直接在macOS上运行。

另外,笔者所在公司使用的部分系统软件与macOS不兼容。想了想还是觉得直接选12代酷睿+Windows office book更方便,省去了我的麻烦。

另外,考虑到键盘处理、接口扩展性、屏占比、CPU和GPU性能,以及游戏的一些要求,除了便携的MacBook Air,其他方面都不如岳翎14 Plus 7420。所以,我最终还是再次选择了放弃MacBook Air。

比较总结

其实很多人在选购电脑的时候都在x86+Windows电脑和苹果电脑之间纠结。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朋友。而且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我发现经常在纠结要不要买苹果的朋友,以前都没用过苹果,只因为别人说好用才考虑买苹果。但是有朋友买了之后发现系统不习惯,自己公司的软件不兼容,或者下载安装不了软件。更有甚者,他们甚至不知道去哪里找下载的文件。

相对于Windows的生态系统,macOS确实有一些门槛,尤其是想要熟练使用,学习成本要比Windows高很多。

硬件性能方面,如今的第12代核心电压定标器已经越来越进入轻薄平台。与之前的低功耗处理器相比,电压定标器在性能上远远优于苹果M1芯片,兼容性也足够好,甚至一些专业软件都可以无缝使用。

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与其选择一个需要习惯,需要额外携带扩展坞的设备,不如选择一个各方面都方便的Core +Windows系统设备。至少,你不用担心鼠标和键盘怎么连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4987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