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项羽的评价褒贬不一,谁对项羽做过评价

历史上对项羽的评价褒贬不一,谁对项羽做过评价,第1张

评价项羽(古人对项羽是如何评价的)

对项羽的评价(古人是如何评价项羽的)从主观角度评价历史人物的善恶行为是不可取的。今天只以项羽为例。自古以来,对项羽的评价分为两种说法,但我们无法评价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是对的,哪一种是错的。从不同的立场来看,大家的认识是无法同步的。有人认为项羽入关前屠杀了数十万秦兵,入关后放火焚烧了咸阳宫和秦陵,杀死了秦王子婴。这一系列的做法都不是英雄之作。而且项羽缺乏人格魅力,多疑乖张,甚至背叛他人。所以,他的失败是完全注定的。也有人认为项羽是秦末“第一功臣”,有破釜沉舟的大智慧。他的楚军所向披靡,在诸侯国中贡献最大,理应决定中原。不管世界怎么说,现实都是一样的。30岁的项羽在接下来的一战中被刘邦打败。虽然是靠自己的兵到达乌江岸边,但此时已经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命运给了项羽重新崛起的机会。当乌江阁总监劝说他回故土休养时,项羽以“天杀我,非战之罪”和“天杀我,我能有什么办法呢?”


我之所以提到这些,是想阐述一个观点: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不一致。我们来看看杜牧、王安石、李清照对项羽生平的不同评价。


《提乌江亭》——杜牧

兵家输赢都是意料之外的。包是一个很惭愧的人。

江东有很多有才华的孩子。他们是否会卷土重来还不得而知。

1984年,已过不惑之年的老杜被法院调到池州。成功的杜牧为自己感到骄傲。路过乌江阁时,他在名胜古迹前驻足片刻,喝了几杯。我们不知道老杜在乌江阁喝了多少酒,但他的心情一定是相当舒服的。所以他只看到了东西,想到了几千年前那个地方的霸主。想到这一点,杜牧找来纸笔,写下了自己对项羽的看法:战场形势复杂,瞬息万变,谁也无法预测战争的走向和胜负。所以,真正的英雄是能够认同和承受失败的人。江东地区历来人才辈出。只要能回到故土,我们还担心再也聚集不到一批勇敢善战的军人吗?在老杜看来,一场战争的胜负总是不确定的。自古以来,从来没有无敌的将军,也从来没有屡败屡战的失败者。谁能说清未来的方向?如果项静下心来为将来打算,回到江东以地方霸主的名义聚集一批人马,再入主中原也不是难事。他已经有了逐鹿中原的经验和教训,再次创业无疑事半功倍。显然,杜牧对项羽“天杀我,非战之罪”和“天杀我,我能怎样”的论调嗤之以鼻。虽然我们看不到杜牧直接批判这一点,但诗末的问题明确表示,讽刺的是项羽缺乏承受失败的心态,胸怀远非宽广。在分析诗句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诗句的内容,还要结合诗人的历史背景和际遇。当时杜牧春风得意,刚刚拿到朝廷的委任状。虽然只是从黄州被派遣到池州,官职没有变化,但对杜牧来说,这不是一次挫折,而只是一个新的开始。他在黄州做了这么多年的刺史,把当地管理的井井有条。现在,被派遣到池州只是“东山再起”。他坚信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回报,终有一天朝廷会赏识他的成就。所以,杜牧这首诗的关键点就在于项羽没有担当,没有勇气,没有再做一次的勇气。


《重叠的乌江阁》——王安石

壮士断腕,身经百战,中原一败再难复。

江东子弟今日虽在,是否会随大王回来?

转眼间,距离杜牧写诗已经200多年了。1054年秋,乌江阁这个景点迎来了另一位文学领袖——王安石。1042年,王安石通过科举,本可以从政。但忧国忧民的王安石并没有直接去北京,而是选择去偏远的基层,从零开始,亲身体验。在撰写《乌江阁列传》之前,王安石曾在周树做过三年的将军,在此期间,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王安石的升迁不仅取决于副总理欧阳修和总理文彦博的建议,更取决于他的能力和政绩。所以他来乌江阁缅怀项羽,考虑的不仅仅是“无名复出”,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乱世,诸侯皆军国,斗来斗去,民不聊生,民不聊生。项羽从江东带了一大批壮士,却让他们都死在中原。就算他打算从头再来,江东又有几个青年才俊?目睹了江东那么多的死亡和分离,他们会拿自己的生命做筹码陪项羽再赌一把吗?题目中的“重叠”二字,显然是老王对老杜“提乌江阁”的回应。针对它,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王安石是谁?他能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足以说明他非凡的文采。但在历史上,王安石的政治能力强于文笔,其本质是政治家,而非学者。那些诗句“春风是绿的,江南岸是绿的,明月几时照我?”只是他对未来感觉的表达。换句话说,王安石并不是一个以诗歌为职业的文学青年。他是一个把国计民生放在第一位的实干家。在一个实干家眼里,皇权传承不是他要考虑的问题,他的思考重点是一切众生。几千年来,每一次战争,胜利者都会被打败,但谁会考虑生活在战争中的老百姓呢?他们为国王的战争提供了食物和人力,也因为国王的世界而失去了家园和生命。如果从更深层次考虑,王安石眼中的项羽是一个野心勃勃,发动非正义战争的人。毕竟跟随霸王的江东子弟都死了,项羽杀了傀儡楚王,就算他想东山再起,还有谁愿意陪他一辈子?这既是对战争的反思,也是对项羽性格的攻击。于是,按照王安石的理解,项羽的失败是必然的结果,他根本没有翻盘的资格。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是英雄,死是鬼英雄。

至今怀念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坛为数不多的女词人之一。作为一个生长在男权社会(尤其是朱成理学的兴盛)的女性,李清照对问题有着独特的视角。在做这首关于李清照为什么要写的诗之前,我们照例先来看看那个时代的背景。辽金战争期间,北宋错误地选择与金国结盟,过早暴露了国力,以至于金兵分两路,太原、燕京进军中原,颠覆了北宋。宋徽宗和宋钦宗沦为阶下囚,其余朝臣随大宋宗室逃往杭州小朝廷。经过这段屈辱的历史,大宋虽然还保持着国家地位,但也只能占据一隅,史称“南宋”。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是宋朝的一位大臣。逃到南方后,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129年,建康发生内乱,迫使赵明诚夫妇弃城而逃。在逃亡的过程中,两人来到了项羽自杀的乌江。在乌江阁上,李清照写下了“夏日绝句”:如果你活着,你一定是一个杰出的人;死了就得当鬼英雄。为什么那么多人直到现在还记得项羽?因为他宁死也不愿回江东求生。李清照的作品真的是在赞美项羽吗?不一定。当时南宋内忧外患,以朱成理学为主流的士大夫未必认同项羽政权的合法性。因此,李清照对项羽的赞美,显然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李清照看来,靖康之战对大宋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在国家危在旦夕之际,赵宋的选择不是与金人战斗到底,以皇帝护国的姿态捍卫北方人民的生存,而是逃往南方以求生存。李清照和丈夫从汴梁南下,想必也见证了很多人的流离和毁灭。所以在她眼里,那些不顾百姓死活,抛弃河山的统治者是可耻的。所以他们在“过江东”后继续表现在一个角落里,被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讽刺讽刺。诚然,李清照的笔法将这首纪念项羽的诗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使之成为现代汉语教科书中的经典。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项羽生性残忍,经常杀城。生活在楚占地区的人们未必能安居乐业。所以,即使项羽“过了长江”,其性质也与南宋有着本质的不同。项羽借古讽今的做法虽然不严谨,但这首诗中透露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还是值得肯定的。所以在李清照看来,以成败来衡量一个英雄是非常愚蠢的。项羽早就预料到了“渡江东”的后果,但他不肯安生。这种气节是南宋小朝廷所无法比拟的,小朝廷崇尚逃避现实。杜牧、王安石、李清照分别从自己的立场评价项羽,但作为后来者,我们不能说谁更高明。毕竟我们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境遇也大相径庭。对事物的理解只能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参考文献:【提乌江亭,重叠提乌江亭,夏绝句,宋史】评价项羽(古人如何评价项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345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28
下一篇 2022-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