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这个字怎么念,鲶什么拼音

聚客2022-05-28  28

埝怎么读(土鲶)

来源:凤凰江苏综合

如皋

如皋之名的意思是:到水边的高地去看美丽的日出。“如”:往也,“皋”:水边的高地。

如皋别称:雉皋,雉水,东皋。前两名源于射雉说,后者出自晋潘岳《秋兴赋》“耕东皋沃壤兮”句。

夏时隶扬州之域,周时为海阳地。春秋时为吴国海阳郧地,吴亡归越;战国时属楚,称九夷海阳。秦时归九江郡,汉代曾为吴王刘濞封地,名海陵,因地并海而高得名。

白蒲镇

2000多年前的白蒲是长江边一片土壤肥沃的芦荡,至西晋时,一些游民因抗拒晋王朝横征暴敛,无家可归,聚居于此。晋镇北将军司马毛璩带兵前来征讨,一把大火将芦荡烧光,游民无法躲藏,只得向朝廷投降。毛璩把其中青壮年补充军队,留下老弱病残就地垦荒种植,成为白蒲人最早的祖先之一。北周时,因地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此地湮没,后又重新成陆,于唐时称为白潮镇。

宋代,因该镇蒲塘长着开白花的蒲草,人们又给它冠以“白蒲”这个诗情画意的名字。

海安韩紫石《海陵集》中收有南宋文天祥从镇江脱险后所作《过白蒲》一诗,诗云:“此去通州号畏途,固应孝子为四年。海陵若也容羁客,剩买菰蒲且寄居。”

境内除以姓氏命名的村庄,尚有——

堂子巷:100年前,巷内有一浴堂,经营有方,较有名气。方言叫浴室为澡堂子,故名。

秀才巷:相传此巷出的秀才较多,故名。

东行巷:因历史上有几家粮行开设于此巷内,故名。

顾七家庄:清朝,有7户顾姓居此,故名。

蒲西仓库:解放初,将姚、泰两户地主的房子改作仓库,故以此作庄名。

邹家店:相传200多年前,有邹姓在此开店,生意兴隆,故名。

三十三家半:相传该地原住有34户人家,民国时如皋与南通划定县界,其中有一户姓包的住宅,一半划归如皋县,一半划归南通县,故名。

赤宏庄:相传400多年前,有一举人名叫吴赤宏的居此,故名。

周家湾楼:相传有一周姓人家,在河湾处建有一楼房,故名。

七里庙:150多年前,此地有一土地庙,距白蒲7里,故名。

猫儿荡:该地原有一块草荡田,形似猫儿,故名。

搬经镇

搬经原名潘泾,位于如皋西部高沙土地区,属黄桥革命老区。。潘是水名、泉名或河流名;泾是江苏对沟渠惯用的名字。

由“潘泾”更名为“搬经”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牟尼寺蛟化为湖时,正有一位高僧在寺中讲经,他立即动员全寺僧人搬经,将经书被搬到东潘泾南边一处高地,从此,人们就将潘泾改名搬经。这种说法还演绎成一段神话传说。传说当时的经书在搬运时有的被浸湿了,天晴后,这位高僧和寺中僧人就把经书搬出来晒,因经书太多,连楝树顶上也都晒满了,所以至今搬经的楝树顶还是秃的。

第二种说法,是搬经凤凰桥河西有个财主叫张万封,官居“领圣公”,即秀才头领,在地方很有声望,他认为潘泾土壤肥沃,交通便利,而且很早就形成了街市集镇,但没能出大才子和做大官的人,问题是教育不发达,便主张把潘泾改名搬经,意思是要把儒家的四书五经搬来,让潘泾人才辈出,长期繁荣不衰。

境内除以姓氏命名的村庄,尚有:

芹湖:此地原为湖泊,宜生长芹菜,故名。

界沟:此庄位于如皋与泰兴交界的小河旁,故名。

加力:相传南宋时,民族英雄岳飞率军追击金兵,由通州行军至泰州,途经该地,人困马乏,在此停歇造饭饮马,人马均增添了力量,故名。

辋子:相传200年前,此地有一大水车篷,如皋方言叫水车篷为辋子,故名。

夏堡:详见《夏堡的来历》。

红窑:此地原有一专烧红色瓦的土窑,故名。

三里港:此港从九龙口至袁桥倪厦桥三里,故名。

龙骨头:相传此庄有一河港,中心有一长土墩,形似龙骨,故名。

湖林:古代此地为牟尼湖,湖畔树木成林,故名。

柴湾镇

“柴湾”一名历史悠久。相传春秋时该地原是一片荒野,芦苇丛生。至西汉时,吴王刘濞重凿邗沟至如皋蟠溪(今十里铺)运盐,后被定名为运盐河。因该河经此地时绕了一个大湾,同时,如皋方言称芦苇为芦柴,因此,得名“柴湾”。

境内除以姓氏命名的村庄外,尚有——

西河湾:因古运盐河流经柴湾西首,有一个大湾,因而得名。

陶家庵:该村原有一庵系陶姓人家所建,故名。

姐姐桥:相传300多年前,有姐妹俩行至此被河所阻,特建此桥,故名。

摊坊头:相传数百年前,常有如城来的药商在此设摊推销药品,故名。

常青镇

常青镇驻地为叶家庄。1957年实行大乡制时,由毕云乡、薄湾乡和石根乡第二、三农业社(即原土山乡)合并而成,初名毕云乡,以纪念毕云烈士。1958年公社化,改称毕云人民公社,同年12月1日并大社,并入卢港人民公社。1959年2月撤销大公社,恢复毕云人民公社。1965年,根据省人民委员会有关规定,更名常青人民公社,以境内焦港两岸树木成林,四季常青,并受到省人民委员会嘉奖,故名“常青”。

境内除以姓氏命名的村庄外,尚有——

轿子楼:相传300年前,此地有座木楼,形似轿,故名。

薄家湾:此地以土地瘠薄、河道多湾得名。

八国庄:相传此庄住户从8个地方移居而来,故名。

岔林港:因林港东边、北边都是贫河,两岸都有树林,故名。

草张庄:古时该处是空草地,后有张姓来此定居,故名。曾为原高井乡政府驻地。

丁堰镇

丁堰在6000年前,处于李堡——如皋城——卢港扬泰冈地最后一列沙脊东南河漫滩平原,东临大海。东晋孝武帝太元七年(382),春秋时期孕育而成的古扶海洲(今大部为如东县地),开始涨连扬泰冈地。初时古扶海洲与扬泰冈地之间还留有一条夹江,古称小芹河。古扶海洲西南部分的夹江口滩地,即在今丁堰、石甸一带。史载:至三国时,此夹江口滩地已淤浅能步行,东吴大司马吕岱曾于此囤戍,为防海潮侵入,筑丁字形堰堤,因名丁堰。现在有人将“堰”写成“埝”实有误,因为“埝”是田间小埂的意思。唐时于此建有临河仓铺,亦曾以此为名。镇北郊有一土墩,名凤凰墩,传说曾有凤凰栖息,故丁堰镇曾名凤岗镇。

境内除以姓氏命名的村庄外,尚有——

鬼头街:此地原是坟地,后有商人来此开设店铺,故名。

田肚里:该处原有一陈姓武生居住在四面环水的96亩田中间,故名。

观音柳:相传该地有一柳树,形似观音,故名。

三里庙:该村原有一庙,在丁堰镇东三里,故名。也曾是丁堰乡政府驻地。

东陈镇

元末如皋冒姓与东陈镇得名

冒姓为如皋特有的姓氏,《百家姓》中并无此姓。直至明嘉靖凌迪知的《万姓通谱》和明万历夏树芳的《奇姓通》,才开始出现,并被列为“奇姓”之一。现在海内外所有冒姓者,都是如皋冒姓的分支,所以冒氏宗谱特称《如皋冒氏宗谱》。

一、如皋冒氏成姓和东陈镇的得名

如皋冒氏成姓之始,在元、明鼎革时。冒氏为蒙古人,其始祖东林公,讳致中,元亡后隐居如皋。明嘉靖十五年(1536)、三十九年两修《如皋县志》,均载有:“元,冒致中,安定乡人。至正(元朝年号)年间以儒术官两淮盐运司丞。”清康熙《扬州府志》:“冒致中,海陵人。元末为两淮盐运司丞,尝至东陈,见沃壤可居,遂致士焉。张士诚(元末农民起义领袖,称吴王。)闻其贤,屡辟不就,胁入吴门(今苏州,当时为张士诚都城),以疾辞。勤学好思,聚书数千卷。”

《冒氏族谱东林公家传》记载就更为详细了:“公讳致中,字东林。先世为淮南王(按:应为镇南王)脱欢之后。至正朝,尝荐举儒术,为两淮盐运司丞,分巡丰利诸场,多所兴革,商民两德之。元亡,遁迹如皋,氏曰冒,为变姓之始。公之至如皋也,从之者如陈(“陈”古同“阵”),其地在如皋东,遂名其镇曰东陈镇。勤学好修,聚书数千卷,闭门开帙,有傲南面百城之意。与隐士郭通甫善。伪吴张士诚闻其贤,挟之入吴门,封妥督丞相,力以疾辞,渡江归。娶曹氏、周氏,子三:思中、仲暹、昉。葬身东陈镇贾公祠前、官河之南。事载《州志文宛传》、《县志义行传》及《图书集成民族典》。”

从上文便可得知,东陈镇名始自冒氏一世祖隐居于此之时,此前地名至今尚不知。文中所说“聚书数千卷”,传至其孙即冒民三世祖永宗献给明永乐帝,作修《永乐大典》用,永乐帝御赐“万卷楼”榜额,永宗将其悬于东陈邸宅门楣。

二、如皋冒氏为脱欢后、脱脱后两说之争

按上文《东林公家传》的记述,冒氏应为“淮(镇)南王脱欢之后”。镇南王脱欢姓孛儿只斤乞颜惕,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第九子,至元二十一年(1284)封王,如皋东门外万花园就是他的别业(即别墅)。后因奉旨出征安南(今越南)败绩,世祖以其丧师辱国,终身不许入觐。二十八年(1291)徙镇扬州,大德五年(1301)去世。其长子老章袭封,因僭拟车驾被劾,赴阙,赐死。其弟脱不花继袭封,泰定二年(1325)卒。子孛罗不花于天历二年(1329)袭封。至正十三年(1353)张士诚起义,诏命淮南行省平章政事达识贴迩总领汉军、蒙古军御守淮安。十五年,与淮南行省招降张士诚。十六年,淮安陷,孛罗不花赴水死难。孛罗子大圣奴袭封。十九年,大圣奴守信州,陈友谅来攻,城陷,殉国。《东林公家传》的这些记述说明,镇南王脱欢子孙都一直在淮南。且其在如皋的万花园,冒氏先世从五、六、七世五茔十一穴,皆葬万花园,若非其子孙岂能世守?

据冒氏后裔冒广生之子冒舒諲生前考证,如皋冒氏为元丞相脱脱之后。脱脱姓篾儿吉 ,吉 或译作乞颜惕。乞颜是蒙古诸族的总氏,吉 是乞颜惕的急读。考《元史》:“(至正)十四年,张士诚据高邮,诏脱脱总制诸王,诸省军讨之,黜陟予夺一切庶政,悉听便宜行事。省、台、院、部诸司听选官属,从行禀受节制。十一月,至高邮,辛未至乙酉,连战皆捷。俄有诏,罪其老师费财,削其官爵,安置淮安。俄有诏,移置亦集乃路(今宁夏西部)。十五年三月,诏流脱脱于云南大理宣慰司镇西路。脱脱长子哈刺章,肃州安置,次子三宝奴,兰州安置。十二月已未,[左丞相]哈麻矫诏遣使鸠之,死年四十二。”而蒙古军出征时,“不以贵贱,多带妻拏而行。”脱脱被夺去官爵安置淮安,时仅一月,即奉诏西行。仓促之间,脱脱家属除次子外,其余都不及随谪。他认为当时溃散的朝廷官员子弟与士卒,可能就是今天散居江苏的蒙古族后裔。脱脱姓篾儿吉 蒙古语篾、冒、缪、默、墨、麦都属同音。因此在如皋的脱脱后人将篾儿吉 改为单音节汉姓冒氏。

这两说在冒广生、冒舒諲父子间就有争论,而且受到周总理的热心。冒舒諲1956年写的《周总理话家常》一文中写道:“周总理指着扇面上的题词问:‘马叙伦先生好象说过,冒氏的祖先是蒙古色目人。这是个新姓,跟匈奴单于冒顿有关吗?’提到族源,父亲说明,依据家谱记载,先世系出元世祖忽必烈第九子镇南王脱欢的后裔,与冒顿无干。‘那你们是黄带子了,’总理出口成章,有时风趣盎然。我插嘴:‘根据我的考证,脱欢之说不一定可靠,还是以元朝末代宰相脱脱的族人为可信。脱脱姓篾儿吉 ,篾与冒谐音,吉是蒙古语,指氏族而言。’父亲看了我一眼,没有作声。总理对此似乎满有兴趣,……指着我说:‘你们父子两家争鸣。本来嘛,学术问题只能依据事实决定,相信事实,相信真理。’并说:‘你们家庭很有民主作风啊!’” 总理的话很对,争鸣要靠事实和真理,不能以长幼、遵卑、权势为序,姑两说并存。

三、以冒氏命名的巷名、村庄名及其他

冒氏从第五世起,就改变了“不入城市”的祖训,移居如皋城集贤里,后将集贤街更名冒家巷。冒氏集中居住除东陈镇和如城外,多散居于如皋东南部地区。该地区以冒姓命名的村庄:东陈镇农村有冒庄、冒家庄、后冒家庄(已废)、冒家港;如城镇农村有冒家庄、冒长庄;丁堰镇亦有冒家巷、冒家庄、冒家小楼、冒家渡、冒鹊庄;白蒲镇农村有小冒家庄、冒兴庄等。

冒氏在如皋已传至26代,其堂名为“榜花堂”或“留耕堂”,大门楹联:“榜花世泽,水绘家声”,或“三吾世泽,名贤家声”。

高明镇

高明镇以高明庄得名,因该处地势较高故称高明庄。1940年8月,新四军东进抗日至如皋西乡始设高明乡,后一直设有高明乡。1957年实行大乡制,以高明乡、卢庄乡与杨庄乡第二、三农业社合并为高明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设高明人民公社。12月1日并入卢港人民公社。1959年1月,复改为高明人民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复改为高明乡。2000年4月22日,高明乡与胜利乡合并为高明镇,镇政府设蒋岱村。

境内除以姓氏命名的村庄外,尚有——

山西:因该地原有3座大坟墓,形似笔架,故名笔架山,在其西边住有人家,得名山西。

大蒋家岱:相传汉代即有蒋姓人家居住于此,故名。

水洞口:相传500年前,此地有天然形成的72个水洞,故名。

九龙口:相传300年前,该处有九条河流均流进龙游河,故名。

贲家巷:以贲姓人家居此成巷,故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诞生地。

联络庄:解放战争时期,该庄为乡村干部联络办事的地方,故名。

郭园镇

相传唐朝时,该地还是一片沙滩,因有郭氏先至此开荒建造家园,故名。民国时即设有郭园乡。1957年实行大乡制,郭园乡与薛窑乡、石庄区新生乡东部(东三义乡)、下原区范湖乡第六农业社合并,仍称郭园乡。1958年公社化,更名郭园人民公社,同年12月1日并大社,并入薛窑人民公社。1959年2月,撤销大公社,仍恢复郭园人民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复名郭园乡。2000年4月22日,郭园与车马湖乡合并建立郭园镇。

境内除以姓氏命名的村庄外,尚有——

周圩闸:相传200多年前,有一个周姓在圩塘旁定居,因建圩定名。

磐石圩:因此圩牢固坚如磐石,故名。

车马湖:春秋时此处有大湖,越国大夫范蠡逃越王勾践至此,弃车马于此入湖并浮海入齐,故名。

朱家埭:唐朝时,有朱姓人家在此建了一座木楼,故名。

江安镇

“江安”,原名“江岸”,即古代长江北岸所在地。史载,魏、晋、南北朝时,江岸线在今石庄、江安之间,现称老岸。旧《如皋县志》载:“正供田外,有岸亘于东西,横逾四十余里,曰老岸,即古之江岸也。”如皋西南部土质分界即以此岸分界,老岸以北称老岸地区,以南为圩田地区(即新涨出开恳的土地)。自圩田地区涨出以后,原江岸再不受坍饰,故更名“江安”。

境内除以姓氏命名的村庄,尚有——

老埠下:相传该地原为长江北岸一停船码头,后有几户人家来此定居,逐渐形成村庄,故得名。

海坝庄:相传400年前,该地原是江滩,历史上,如皋地处长江下游靠近海边,人们习惯将江滩亦称海滩,后筑坝围垦,故名。

崇明三圩:此村形似崇明岛,排序3号,故名。

朗当圩:相传有一地主将此圩分给一姑娘耕种,人称娘当圩,后音讹为朗当圩。

黄市:相传数百年前,有一黄姓商人在此开店经商,生意兴隆,后逐渐发展为街市,故名。

葛家市:因有葛姓商人在此设店经商而逐渐形成街市,故名。

九华镇

九华镇因境内九华山得名。九华本无山,相传宋朝有乔姓,在此筑一土墩纳凉,后有一高僧由此经过去安徽九华山朝圣,时值盛夏,见此墩非常凉爽,遂于此建棚诵经。高僧去后,乡人就在此建庙,定名九华山庙,镇亦因此得名九华镇。

境内除以姓氏命名 村庄和以数字排列的圩、甲外,尚有——

小马桥:相传最早时有一马姓居此,并建有一小桥,故名。

一甲:相传因长江变迁,在郭家洋与小洋之间形成两夹(狭长的滩),此为先形成的夹,后取其谐音为一甲。

营防港:清代曾在此建造兵营驻兵防守,故名。

李大圩:此圩系李姓人家垦成的一个大圩,故名。

奓口圩:此圩两排住宅好象龙张着口,故名。

税防桥:300多年前,此地原有一税务所,屋旁有一小桥,故名。

龙舌口:清代此地有一条白李河(白蒲至李桥),河中因潮水冲积成一土埂,长约200米,宽约20米,三面环水,从河南岸向东伸展,开似龙舌,故名。

地龙头:清代此地有一土埂,形似龙头,故名。

郑家老楼:清代有郑姓在此建一楼,故名。

瓦边篷:相传该地有一连篷,系用砖瓦建成,故名。

云屏:由唐诗“为有云屏无限娇”得名。

林梓

明洪武三年(1371),江南巨富沈万三,出资帮助朱元璋筑半个南京城,因提前3天早于朱元璋完成,被朱元璋借口沈万三后来捐资筑苏州城时运用了贡石,下旨满门抄斩(后改充军),其兄沈万一、沈万二逃至如皋创载网吴窑、磨头一带落户,其弟沈万四则逃至如皋高阳荡,看到大片草荡可以垦植,遂择定居此,并招募游民数百人来此开垦种植庄稼。沈万四初来时,高阳荡西侧有小梓树苗一片,至正式垦荒建镇时,这一片梓树已成林,遂将该镇定名林梓镇,以不忘当年垦荒种植的艰辛,兼寓沈氏家族像梓树一样茁壮成长。

境内除以姓氏命名的村庄,尚有——

筛子庄:相传该庄居民以做筛子为业,故名。

五里墩:该地有一墩,距白蒲、林梓都是5里,故名。

斜庄:100多年前,此庄前有一条由东南向西北的大斜路,房屋均按此方向排列,故名。

冒家楼子头:相传此地庄头有一楼房系冒姓居住,故名。

大圣庙:该庄原有一大圣菩萨庙,庄以庙为名。

文著庄:相传清朝此地有一个叫文著的医生,医术高明,为纪念他遂以文著定为庄名。

磨头镇

磨头镇得名于“飞来磨”。明清以来所修《如皋县志》都有记载:“飞来磨,在磨头南街西侧,其色浅红,不知始于何年,镇因此得名。”

这片飞来磨的来由,民间传说很多。磨头镇沈孔昭口述,夏立明整理的故事已被人们普遍认同(见1989年《如皋民间故事选》)。据传,这是后汉开国皇帝刘智远的妻子李三娘推过的磨子。

五代十国时期,有个叫圩岸的地方,庄上住着一个李员外,生有一子三女。长子呆头呆脑,人称大呆瓜,娶了个媳妇却个恶婆娘。三个姑娘都很漂亮,长女、次女都已出嫁了,三女李三娘长得特别漂亮,尚待字闺中。一天,李员外在家中祭祖,供桌上摆满了猪头、鸡鸭、水果,堂上没人的时候,忽然从供桌下钻出一个人来,抓起供品大吞大吃,家中佣人发现后,一拥上前抓住便打。李员外出来,忙喝住家人,问他:“你是什么人?为什么来偷供品吃?”那人道:“我叫刘智远,也是个知书识礼的人,因在家乡受官府迫害,无法生活,只得出来闯荡,刚才是实在饿得受不了,才偷吃你家供品,要打要罚随你的便。”李员外见这个人相貌堂堂,不像个无赖之徒,就把他收留下来。过了些日子,又觉得他是个人才,就把李三娘嫁给了他。可是李三娘的嫂子却容不得,天天冷言冷语对待刘智远。李员外去世后,就更变本加厉了。刘智远是个有志气的人,一怒之下到彬州投了军。嫂子又转头逼迫李三娘,限她每天日担30担水,夜里推磨到天明。这时,李三娘已怀有身孕,熬到要做月子的时候,还不肯她休息。一天晚上,大呆瓜给李三娘送饭,见李三娘走一步喘三喘,实在不忍心,就换妹妹歇下来吃晚饭,自己帮着推磨。谁知嫂子跟着来到磨坊,一见自己的丈夫帮李三娘推磨,擘手就将李三娘手中的碗夺下摔在地上。这时李三娘忽然感到腹中疼痛,倒在磨子旁,眼看就要分娩了。可她嫂子却说她装病,拿起推磨的杆子就要打。这时,忽然天昏地暗,飞沙起石,从西南刮来一股狂风,掀去屋顶,刮走磨盘,其中磨子的上半片一直飞到今天磨头这个地方,正好有四个强盗在此吵吵嚷嚷地分脏,磨子不偏不斜砸下来,“卜通”一声,把四个强盗打得血肉横飞,鲜血染红了磨子。从此,这个地方得名磨头,以警告人不要做坏事。那下片又向东北飞了二里路落下来,落下来的那块地方叫小磨头。李三娘苦挣苦熬地生下一个男孩,用牙咬断脐带,并替孩子取名“咬脐郎”。刘智远作了后汉开国皇帝后,派人找到他们母子俩,一家人终于团圆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古时,有一对神磨在天空中飞行,飞到今天磨头这块地方,由于有一妇女正在倒马桶,冲了这对神磨,同时飘落下来,一片落在今磨头镇上,一片落在今穿过磨头镇中的龙游河里,磨呈暗红色。人们除了把地名定名为磨头,并把这片“神磨”作为得名的依据保存下来。“文革”中曾因“破四旧”被推到河里去了,改革开放后,又被从河中捞出,现在安置在磨头小学操场边,作为文物保护起来。

磨头在民国三年(1914)曾以人口在4万以上,被称为磨头市。民国十八年改为磨头区。新中国成立后,一直设有磨头区、磨头镇(后改磨头乡)。1957年实行大乡制,仁静乡第一、四、五、六、七农业社,徐石乡第一、二、五、六、七农业社并入。创载网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为磨头人民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复名磨头乡。1987年5月1日撤乡并镇,改建磨头镇,实行镇管村体制。2000年4月23日,场南乡并入,次年9月,场北乡并入。

磨头镇地处如皋市区南郊,位于全市中心地理位置,是江苏省重点小城镇。全镇总面积102.8平方公里,镇区面积4平方公里,辖行政村20个,居委会1个,总人口8.24万人。

境内除以姓氏命名的村庄外,尚有——

西河湾:因该庄位于磨头镇西部、龙游河拐弯处而得名。

邵阳庄:相传该地养羊较多,取名骚羊庄,后改称邵阳庄。

石田:该地原地质板结如石,故名。

老户庄:相传原为朱姓居住于此,称老朱庄,后为张姓居此,改称老户庄。

中坞丘遮:相传洪秀全起义军曾与清兵于此作战,一妇女躲藏在坞丘之后得以活命创载网,故名。

汤莲池:相传古代有汤姓人家居此,户前有一菏花池,故名。

黄家店中:相传100多年前有数家黄姓在此开店,故名。

如城镇

如城镇历来为如皋县(市)治所在地。如城的来历,可理解为如皋城之简称,这一名称的真正使用,肇始于革命战争年代。1940年新四军东进抗日,建立如西抗日民主根据地,并设有城西区。1943年,因日伪“清乡”封锁如黄线,苏中三分区决定将城西区如黄线以北部分划归泰县(此时的泰县即是泰州)代管,为防止和泰县城西混淆,特将如皋的城西区更名为如城区,此为使用“如城”称谓之始。

境内除以姓氏命名的村庄、巷外,尚有——

集贤里:北宋时王观、王觌、王俊乂居此,连中进士、状元,乡人引以为荣,故名。

东云路巷、西云路巷:位于文庙(孔庙、今如师附小)东侧和西侧的南北走向巷子,寓由此去文庙如直上青云,故名。

观风巷、观风路:巷南首原有文昌阁(今已复建),经此巷去文昌阁可登高观风,故名。

郜家巷:清康熙年间,巷内有一位叫郜玉连的曾出使日本,乡人引以为荣,故名。

青云巷(路):相传曾有青云覆罩此巷,故名。今巷废改为路名。

安定巷(街):以巷内原有安定书院,解放后改为安定小学,故名。今巷废,改为安定街。

仙鹤庄:该地曾长有一棵扁柏树,形似仙鹤,故名。

十里铺:春秋时名郧,亦称发阳、蟠溪。汉时因吴王濞重凿邗沟至此运盐,更名邗沟铺。民国时因此地离城10里,更名十里铺。

铁篱笆:因该庄有一四周栽满铁篱笆树的庄园,故名。

荡庄:因该地地势低洼,常被水淹,故名。

瓜园庄:该地居民原以种瓜为生,故名。

三里庙:该庄原有一庙,距城三里,故名。

集贤庄:相传该庄百姓曾自动集中抵抗敌兵,故名。

郎庄:相传200多年前,此地有一夫妻生儿郎多,故名。

鯵鱼洼:该地过去有一洼塘,池塘中多为鯵鱼,故名。

挖尺沟:相传该地群众挖沟时,挖出一把铜尺,故名。

息力庄:相传有一皇帝曾在此休息过,故名。

大鏐马庄:南北朝时,吴越王钱鏐曾拴马休息于此,故名。

东下洋:该地原地形像一只向东航行的船,故名。

千人锅:共有两处,一处在原大明乡境内,相传洪秀全起义军约1000人行军至此烧饭供千人食用,遗下一锅,故名。一处在原建设乡境内,相传元朝时有1000余黎民逃难至此野炊,遗一大锅,故名。

老南庄:相传该地原有3条夹路,平行伸展如龙人,称老龙庄。后音讹为老南庄。

陈草Zi:清嘉庆《如皋县志》载,该庄有一妇女持家节俭,每年收获季节都要留一部分加于陈草堆上,故名。

科园:因该地曾多长科草,故名。

石庄镇

石庄因石氏聚居得名,别称竹排岭。

按民国《如皋县志》记载:“石庄为古临江废县地。《方舆纪要》云:‘在县南’,按洪齮、孙补梁《疆域志》引《南史》刘之亨传:‘封临江子。’《陈书》杜僧明传:‘梁元帝承制授临江县子,即其地摩诃山。’摩诃山一名段山,俗名蝦蟆山,上有大圣殿。按《太平寰宇记》云:‘在县南百二十里,半在江中。’《一统志》云:‘在如皋境。’旧志云:‘初连北岸,距石庄二十里。自明永乐以来,田没入江,民输坍租甚苦。嘉靖间,知县黎尧勋奏准均派。今江又加漱齧去岸六十里,山下沙洲为江阴、靖江二县百姓占垦,山已连苏州之常熟,反与如皋隔绝。’”

按此记载,古摩诃山距如皋120里,距石庄20里,今石庄距如皋60里,说明古石庄亦已坍入江中,现在的石庄是北移40里重建的。

石庄又别称竹排岭,是因为石庄与竹排岭都在摩诃山下。按民国《如皋县志》载:“竹排岭,在摩诃山南二十里,石氏先世皆葬岭下。《顾氏分谱》载:竹排岭在皋境,久为波涛漱齧,青畦化为白浪,浮螺一屿已距崖六十里。按竹排岭已久入江阴县境。”

境内除以姓氏命名的村庄和以数字排列命名的圩、号及张黄港另有专文介绍外,尚有——

鹅玩庄:相传宋代该庄有一财主,喜欢玩鹅,故名。

思江庄:相传明朝有两个除暴安良的英雄叫思江、思乳,因取其兄思江命名。

耳举庄:相传清初有一举人叫张耳举在此居住,故名。

桃园镇

相传始于三国时,此地原为一片荒地,有一神仙在此吃桃,遗下桃核,后长成桃树林,故名。

境内除以姓氏命名的村庄外,尚有——

万元桥:相传李姓人家在此造桥,耗资万元,故名。

龙池岸:相传明朝某年发大水,刮龙卷风,龙尾在此掀了一个池塘,后在池塘岸边居住人家,故名。

马塘:马塘一名始于明朝,传说该地有一深塘,曾埋死马于此。

杨花桥:相传有姓杨的和姓花的两位考相公,赴考时在此处受阻,捐钱建此桥,故名。

花果园:该庄有人家善栽果木花草,故名。

吴窑镇

相传500多年前,苏州有一位姓吴的迁居此地,以筑窑烧砖为业,遂定名吴窑。

境内除了以姓氏命名的村庄外,尚有——

响堂头:相传唐朝时,该庄原有一庙,庙内钟大且响,故名。

红庙头:该庄原有一庙,用红砖、红瓦建造,故名。

沈天井:该地区有一个天然水井,后一沈姓人家居住井旁,故名沈家天井,简称沈天井、沈天。

烟村庄:以古诗“烟村四五家”中烟村命名。

河湾:因龙游河在此弯曲较多得名。

夏堡

夏堡原名龙家岔,住户很少,其中有一户姓季,叫季官麻爹,夫妻二人,生了六个儿子,住三间草房。季官麻爹另在龙岔口边上搭了两间小草棚,开肉店。

一天傍晚,一个逃难的女子前来借宿。季官麻爹一看,这女子身穿破棉袄,脸上好象几天没洗脸,脏兮兮的,但掩盖不住那张挺秀气的脸,忙热情的接待她,端茶送水,安排晚饭。那女子见季官麻爹忠厚、老实,而且又很热情,也就不防他,稍一梳洗,庐山真面目露出来了,长得水灵灵挺爱人的。季官麻爹当晚就安排他睡在肉店里,那女子想必担惊受怕奔波了几天,也想有个归宿,竟没有推辞,从此作了季官麻爹的小老婆。

季官麻爹的六个儿子,渐渐长大成人,三间草房已经没法住,季官麻爹想要另砌房子,可又没那么多钱,整日发愁,他把这想法告诉那女子。那女子见风头已过,又见季官麻爹确实可以信赖,忙说:“要砌房子不费事,不用担心,有钱。”季问:“哪有?”她说:“我那件破棉袄的棉花里,全是夹的金叶子,你拿去卖了砌房子,再置点田产,一家人好好过日子。”说着,把破棉袄拿来拆开,果然里面全是金叶子,足有10来斤,季官麻爹看傻了,忙问这些金叶子哪里来的?女子这才把实话说出来,原来她是一位郡主,姓夏,父亲受奸臣陷害,满门抄斩,她是逃难逃出来的。季官麻爹拿出一部分金叶子,变卖购置了家产,一部分用来在在龙家岔砌了六座高堂瓦屋,由大老婆和六个儿子居住。又在龙岔口砌了一座瓦房,叫朝门,由这位郡主居住。从此整个龙家岔都成了季官麻爹的庄园。后来,六个儿子先后成家,家产越搞越大,成了富甲如皋西乡的大财主。

不幸的是不久季官麻爹生了病,生命垂危,郡主很难过,哭着说:“你走了,我可怎么办呢?”季官麻爹说:“这个事我来安排。”他把大老婆和六对儿子和媳妇,都召到了病榻前,说:“你们一定不能亏待二娘,咱家的家产和房子都是她的钱买的。我死后,这龙家岔的六座房子归你们,龙岔口的房子由二娘安居养老。”大老婆和六对儿媳都满口承认了。虽然如此,季官麻爹临死前,看到郡主还是哭得很伤心,心中十分不忍,便说:“你不要哭,我家发财全靠的是你带来的宝贝,这样,我再替你留个名分,你姓夏,把这七座房子分作两处,都叫夏宝,在龙家岔的六座叫大夏宝,龙岔口的一座叫小夏宝,都是你夏家的宝。”

打这以后,龙岔口就改名为夏宝,后来人们觉得“宝”不像地名,又把“夏宝”改作“夏堡”,于是,“大夏堡”“小夏堡”,一直沿用至今。

雪岸镇

雪岸原名薛家岸、薛家庵,再往前溯则叫岸头。

雪岸原处于海边,常受海潮侵袭,其东南地势较高,是人们早期集中居住的地方。至唐宋时,为了便于交通,人们从这里向西掘两边的土筑路,筑成一条长13华里的夹路,直通今东陈镇西北的汤家湾,接古运河左边官路至如皋。这条夹路有10米宽,可行车马和4人抬的轿子。两边掘土形成的夹沟亦各有10米宽,可以通行小船。长夹路最东端的起点,人们习惯叫它“岸头”。至元朝末年,薛氏从苏州迁来岸头定居,人丁开始兴旺,从此得名薛家岸。经过明清两朝的发展,薛家岸成为如皋东部水陆交通较发达的集镇,镇中有庵,亦名薛家庵。

雪岸地名出现于1938年日本侵略军侵占薛家庵后。时有某氏与薛氏不睦,故意改名“雪岸”,意即太阳一晒,雪就融了。日本是太阳旗,因而有“媚日”之嫌。1940年新四军东进至如皋东乡,当时出于破除迷信的想法,认为以薛家庵命名不妥,遂接受了“雪岸”的名字,并一度建有雪岸区

境内除以姓氏命名的村庄外,尚有——

符阳庄:清初,该地因有符、杨两姓人家最先来此定居,故名。

何家角:清代,该地何姓人家瓦屋脊形似牛角,故名。

凌环:原老凌河环村而过,故名。

十三里港:因该地有港距城13里,故名。

十五里井:因该地原有一古井,距城15里,故名。

范腰庄:该地原系范姓居住,住地成椭圆形,故名。

三圩庄:因该地原有3条夹路(两河之间的路叫夹路),为南北通道,形似3条圩岸,故名。

袁桥镇

相传100多年前,该地焦港畔住着一户袁姓人家,乐善好施,于焦港河道上架了一座小木桥,故名袁家小桥。1956年,由民实、蒲东、范庄、林园、倪港合并为子厚乡,以纪念王子厚烈士。1958年人民公社化,更名子厚人民公社。1960年根据江苏省人民委员会有关规定,更名袁桥人民公社。

境内除以姓氏命名的村庄外,尚有——

虾子湾:以产青虾得名,位于袁家小桥北,现大部分为海安县地。南宋文祥曾过此,著有《虾子湾》诗。

洪桥:相传洪秀全领导的起义军路过这里,建造此桥,故名。

八角井:相传南宋岳飞曾统兵过此,靠此井解决全军饮水,得名度军井。因该井井栏呈八角形,亦名八角井。

塔园:1931年曾在此地建有一座塔,故名。

筲箕:因历史上该地村民善做筲箕,供淘米洗菜用,故名。

张黄港的来历

张黄港地处焦港出江口,原名不是张黄港。明清时如皋长江边的人们深受坍江之苦,取地名都喜用永安、永平、永乐、太平等吉利字眼,希望从此不再坍塌。据清乾隆《如皋县志》载,焦港是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疏浚的,由海安向南流经如皋西部,直至张黄港,在港口焦港河上架了一座桥,取名永乐桥,这是张黄港最早的地名。可是永乐桥并不永乐,不久就被坍入长江。后当地人重新在港口焦港河上架桥,更名太平桥,这便是张黄港的第二个地名。至今当地人仍习惯称其为太平桥。

清光绪二十七年(1891)秋天,如皋长江边又遭受大潮灾,港口溃决,土地、房屋连同那座太平桥,又都坍入长江。如皋知县周焘申报朝廷,拨款修筑江堤,从张黄港一直修到碾砣港,堤筑成后,曾在张黄九号圩立江堤亭一座,内立石碑记载这次修堤的经过。此碑亭现已被毁,碑文被清光绪《如皋县志》收录。经过此次修筑,张黄港从此水运畅通,由海安里下河粮仓运来的农产品,以及如皋本地的特产牲猪、鸡、羊等,都源源不断地经过张黄港出长江运往上海和苏南各地。据旅居台湾的陈季平老先生回忆:张黄港一时百业兴旺,江南帮如镇江、丹阳、无锡、常州等地商贾,浙江帮如宁波、温州等地商贾,均常云集于此。太平天国时期,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商民为避战祸,更有不少举家迁至张黄港开张商店营业,一时,商店林立,贸易兴旺。随着商业的繁荣,必然带来交通电信业的发展。英国外轮太古、怡和和国内长江轮大通、大达公司的轮船,都定期停靠如皋这个长江口新兴的港口。并设有大通、大达轮船公司货运处,当地居民叫它为“洋棚”。后因勘测沿江航道及电信测绘图的需要,由于此港东边是张姓所居,有大片张家滩地,西边为黄姓所居,有大片黄姓的北案沙滩,便将此处定名为张黄港。

张黄港鼎盛时期是民国初年至抗战时期。当时,在行政建置上设有张黄港镇,并设有行政、公安、税务、海关、邮电、水上交通管理各部门,港东建有水码头,长江大通轮船公司所属的志大、正大、隆大、鸿大轮船和大达轮船公司的大德、大明、大吉、大和、大豫轮,每天上行、下行两班,都停靠在张黄港。英商外轮太古、怡和则不定期靠港卸货。沿江苏北渔船也纷纷汇集张黄港在长江捕鱼,还有航行江阴、无锡等地的装货帆船和本港的装载牲猪的大帆船,在冬季鱼汛期更有宁波来港收购鳇鱼的大轮船,加之接长江航轮的大划船又每天不停,码头送往迎来,川流不息,喧闹非凡。

港口著名的行店有何锦记、倪牲记,丁德记猪行,都拥有大帆船、圈厩。另有丁恒记、朱协记猪行,范围较小。浙宁公所则专营浙江地区生产批零业务。渔行有丁宝昌、丁德昌,都建有水房冷藏库。鸡鸭蛋行有陈隆昌,蛋行有王、魏、杜三家。还有大生公陆陈行,徐大生花生行、何正泰夫面粉行、丁合顺粮酒行、李全记花生行。商店中首屈一指的是石攸舫的石合泰,其次是郜源义、陈万兴、张福泰、祥泰源、马复盛、赵荣昌、刘义顺。旅社业中有谢林记、包连陞、包德记、姚国陞、吴根泰等。饮食业中有凤春园、魏连陞、黄合盛、陈合盛等。

经济繁荣,必然带来文化教育事业的发达。民国初年就已建立张黄港小学,校址在街北小圩。殷实富户则自设家塾,石合秦更延聘外语教师,兼作翻译。

在旧社会,一些丑恶现象也随之而来,一时赌场、烟馆、妓院同样充斥港口。

张黄港最盛时有400多户,来往旅客、商人及停靠码头的船户,往往超过住户。后因涨沙成滩,港口日渐淤塞,随之而起的是新生港,但兴盛远不及张黄港。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1956年焦港的疏浚、焦港闸的修建,初期仍以渔业为盛,并逐步发展工业,现被划为石庄镇的一部分。

本文地址:http://www.chuangzai.com/post/86526.html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730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