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有啥诗,有哪些关于孟浩然的诗

孟浩然有啥诗,有哪些关于孟浩然的诗,第1张

孟浩然的诗(孟浩然的简介)

孟浩然(689-740)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受唐代科举的影响,他一生结交权臣,曾参加科举考试。然而,他一生从未真正踏上仕途。与他同时代的很多官场诗人相比,他的仕途之路尤为坎坷。孟浩然的仕进研究中有一些问题,历代都在争论和争论,有很多没有定论的观点。作者在不孤陋寡闻的情况下,就两个重要的小问题发表拙见,求教。

张萌·浩然总理接见的是谁

开元十六年(728年)春天,孟浩然到长安参加17年的考试,当时他刚好40岁。后人误以为他40岁才追求官运亨通。官方记录显示,孟浩然“当时四十岁,正在京师巡视。尝太学之诗,绝不敢抗拒”(《新唐书·孟浩然传》)。此外,《唐人才子传》记载孟浩然:“四十游京师,名士中,尝过密省联,浩然曰,‘魏云轻于河汉,雨点稀于梧桐’。”公众的钦佩。“这么说,孟浩然四十岁要去首都长安应该是真的了;而且这次京城“游”是带着考进士的重要目的来的。那么,孟浩然真的是四十岁才开始追求事业的吗?根据历史文献的梳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唐朝科考的名气导致了骂人骂人的盛行。孟浩然、李白、杜甫等大诗人都曾多次这样做过。开元四年(716),孟浩然27岁从襄阳到南方越州,写了一首《宰相张》的诗。如果以此为标志,可以看出孟浩然二十多岁就开始追求仕途升迁。然而,孟浩然一生中却有过两位“宰相张”(667-730)和张九龄(673-740),而且二人交游甚广。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很容易混淆。后人认为丞相张,孟浩然,是张九龄,不是张。通过对《全唐诗》和孟浩然、张硕、张九龄等人的两部唐书的考证,发现张硕是孟浩然第一个追求官职升迁的宰相。原因如下:

第一,初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之首,如中书令、侍中、尚书,都称为“某某丞相”。玄宗时,“铜钟书门下三事”或“铜钟书门下三事”的权力与宰相大致相当,又称宰相或宰辅。张说,他第一次拜项为《通中书》官是在景云二年(711),时年44岁。张硕死后三年,张九龄于公元733年在《通中书》中担任平章一职。此时,张九龄60岁,孟浩然44岁。可见,开元四年(716年)孟浩然27岁时,宰相张只有。

其次,后人误以为孟浩然早期谒见的“张丞相”是张九龄。究其原因,主要是两位"宰相张"都曾被贬至荆州,且被贬时均为"长史"。巧合的是,孟浩然在他们被贬荆州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他们。开元四年,张被贬越州。五年前,他已经参拜过了。开元五年(说开元六年)迁荆州至左。这一年,孟浩然约好“送丞相张去洞庭湖”,得到见张的机会。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被贬为荆州刺史,也是在被贬前四年首次登上丞相之位。但张九龄在张说贬荆州二十一年后,又贬荆州。孟浩然今年夏天在张九龄幕府短暂服役,后因病退役。张说开元四年被贬越州时,张九龄不过是唐朝的一个小官玄义郎。

第三,孟浩然是什么时候认识张九龄的?笔者发现,纪宫公《唐诗年谱》(卷二十三)载有开元十一年:“明太祖以张硕荐召浩然,嘱其诵之。”孟浩然是1998年被玄宗召到北京的,这年秋冬他在去北京的路上遇到了大雪。有一首诗叫《京途中雪》(《孟浩然全集》卷三),旧唐玄宗开书十一年:“十一月,自京师至山东淮南,大雪纷飞,平地三尺余。”这一年,张九龄在任中书宫廷中被张越推荐为妻子。他们都是张越推荐的,他们可能是通过张越认识的。

一位英明的统治者因我的错误而将我放逐,这是真的吗?

王的《唐嫣》记载了王维私会孟浩然突访官职的传奇故事(《新唐书·孟浩然传》内务府),流传甚广:“有一次王维召来的公事雅,忽然遇到一个福地,伏在床底下,不敢躲藏,因为唐玄宗非但没有责备他们,反而叫孟浩然当面背他的诗, 而孟浩然《岁末归终南山》吟诵(《和珅英雄集》中题为“归故里”的诗),因诗中“我失足被明君放逐”,触怒了唐玄宗“因命放归南山”。 后来魏泰的《居汉诗》、《新唐书》、《季公公唐诗年谱》、孙光宪的《北梦锁眼》、阮越的《龟》等都被引为脍炙人口,但《季公公》的说法是玄宗在张的推荐和浩然的授意下作出的。孙光宪说,李白是玄宗征召推荐孟浩然为翰林的,但其中有漏洞,如何的《历代诗歌考察》,胡振亨的《唐音贵潜》,当代学者刘文刚、王会彬等,都证明是假的。

基于前人的研究,笔者认为,从正常的逻辑和孟浩然背诵的诗歌来看,关于孟浩然在玄宗之前的诗歌存在诸多疑点。第一,孟浩然没有李白狂放不羁的性格,在遇到玄宗千载难逢的机会时,无法吟诵出“我失足被明君放逐”这样自暴自弃的诗句。其次,从诗的题目和作品本身的基调来看,无论是诗的题目是《论岁末归终南山》还是《归乡》,都应该是一部归乡或放生后的孤独之作。诗中的“白发催衰”和“故我卧思”,充满了失意后的忧郁、悲伤等情绪。第三,虽然张说孟浩然是在开元十一年被推荐给唐玄宗的,他上京应诏,但并没有被玄宗召见的历史记载。也许是《我不再北宫门上书》揭示了浩然在被传召前的信得不到玄宗的赏识,所以他的《我失言被明君放逐》没有得到最后的传召。也有可能是诗中的“病了这么久不见一个朋友”透露了浩然去北京后生病,甚至因为身体不好而疏远了朋友。第四,根据陈铁民和张清华的《王维年谱》,王维在开元十一年、十二年在济州工作,所以这个“故事”不可能发生在孟浩然和王维之间。如果“故事”发生在孟浩然进京的开元16年,那么他到了40岁,应该是开元17年春天考上的,还是有可能的。孟浩然的好友王昌龄,在秘书省(唐代“内务府”之一)任校书助。孟浩然曾以一句“全福琴”加入文秘省知名人士,所以故事中的主角可能是王昌龄而不是王维。但校书辅的地位太低,玄宗都不敢屈尊去一个校书辅的办公室。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孟浩然一生大概都没见过玄宗,更别说在玄宗面前吟诗了,否则《旧唐书》也不会没有记载。然而这样的传奇故事在《新唐书》中却是敷衍了事。显然,虽然《旧唐书·孟浩然传》中的记载极其简单,但似乎更为可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6786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28
下一篇 2022-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