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大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中国科技大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第1张

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2022

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符合202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未来有志于从事相关领域科技工作的高中理科毕业生(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不分文理),均可报名申请。报考我校强基础计划的考生,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兴趣、科研志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下两类考生可在我校安排强基础计划招生的省份申请报名:

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第二类:在相关学科方面有突出天赋和表现的考生。

此类考生须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等奖、二等奖(获奖名单须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http://gs.cyscc.org公示)。这些竞赛包括:

(1)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中国数学会主办)

(2)中国物理奥林匹克决赛(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

(3)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由中国化学学会主办)

(4)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由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植物学会主办)

(5)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计算机联合会主办)

备注:第二类考生须在高中阶段获得上述奖项,并在报名截止前获得上述奖项的获奖证书。

二。专业和招生计划


备注:

(1)报考我院强基础项目的考生不能同时报考其他院校。请登录我们的强基础项目注册系统,按省份和专业了解详细的招生计划。

(2)招生专业(类别)名称及选考科目要求以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告为准。

三。注册方法和选择程序

(一)报名时间和方式

4月8日至30日,考生可登陆我们的强基础项目报名平台(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614),按要求完成网上报名。

(2)考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考生须符合学生所在年度高考报名条件,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3)确认

参加我校强基计划的考生必须在6月10日至6月16日之间完成确认程序并签署承诺书。未确认或未签署承诺书者,视为自动放弃校考资格。对于确认在我校参加考试,无故放弃的考生,我校将通知生源省份的考试招生机构,并如实记入考生诚信档案。

(四)入围评估方法

非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性加分,下同)须达到本省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的省份以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划定的相应分数线为准,下同);在进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考生高考成绩必须达到所在省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专项最低录取控制参考分数线。

对于符合报考条件并确认通过考试的一类考生,当其高考成绩达到上述要求时,我校将根据强基计划按照各省招生计划的5倍确定各省入围考生名单,并根据其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最后一次高考成绩相同,所有考生入围);对于符合考试条件并确认通过考试的第二类考生,当其高考成绩达到上述要求时,可直接入围。

考生的考核结果和标准将于6月26日在相关平台公布,我校不再通知考生本人。

备注:考生高考成绩以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提供的为准。

(5)评估程序和方法

1.打印准考证

入围考试的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我校强基础计划报名平台打印准考证,我校不会通知考生本人。具体时间如下:

打印准考证:7月1日

2.评估程序

(1)考核内容:体能测试和综合能力考核。

(2)评估时间:

体能测试:7月1日下午

综合考核:7月2日。

(3)考试地点:电子科技大学

备注:考试具体时间、地点及相关安排请以准考证及我院本科招生网相关公告为准。我校不会通知考生本人,请密切关注我校本科招生网的相关公告。

3.评估方法

(1)综合能力评估

综合能力考核为综合面试满分100分。

综合面试主要考察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同时,在综合面试过程中,综合素质档案将作为面试的重要参考。专家将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修养、社会实践等方面考察学生的表现,并核实档案的真实性。综合面试采取专家和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全程录音录像。

(2)体能测试

要求考生在第1项(立定跳远)或第2项(引体向上(男生)/仰卧起坐(女生))中选择一项进行体能测试(测试细则见附件《电子科技大学强基项目体能测试细则》)。考生体能测试项目一经确认不得更改。体能测试成绩不计入综合成绩,但将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因身体原因无法参加测试者,须提交二级甲等(或以上)医院出具的证明。

备注:我校考核办法将根据当地疫情防控情况进行调整,届时另行通知。

(六)录取方法

1.综合成果转化法

综合成绩= 100%高考成绩×85%+综合能力考核成绩× 15%

备注:

(1)百分位数高考成绩=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性加分)/生源省高考满分×100。

(2)百分制高考成绩和综合成绩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2位。

2.确定录取名单

对于第一类考生,根据考生所在省的强基计划招生计划,在我校入围考试的考生中,按综合成绩从高到低录取。考生综合成绩相同的,依次按其综合能力考核成绩、综合成绩(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物理成绩)、高考成绩、数学成绩、语文成绩、外语成绩、体质测试成绩进行排序,择优确定预录取考生名单。

对于二类考生,如果综合成绩达到同省一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我校将进行预录取。

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报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审批,办理录取手续。

我校将于7月5日前公布录取名单和录取标准。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高考后续批次。

四。培养方案

我们的强基计划按照“植根物理、聚焦需求、引领工程”的人才培养定位,依托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等优势工科学科,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和电子信息基础,具有引领高端芯片和软件、智能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国家安全等一个或多个国家战略需求领域的专业特长, 受过系统的科学研究实践训练,能领导本专业领域应用基础研究或工程技术的发展。

按照我校“三制三化”的模式,培养强基础计划人才。即通过“科学院制”,发掘和培养跨学科、学科控制的科技带头人;通过跨学院教授的“双导师制”,培养扎根物理、引领工程的原创性创新人才;通过“分流制”,达到强基计划培养人才的目的。据此,学校通过搭建“高水平国际伙伴关系平台”,实施了基础、硕士、博士项目的人才培养国际化。通过深化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式教学和配套考试制度的教学改革,实施人才培养的“小班化”;通过“项目驱动”的科研实践训练措施,实现了“以学促研、以研促学、以研引领”的培养目标。

我校强基计划班课程体系的特点包括:一是增加了旨在了解学科概况、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实践体验、对标国家战略需求的“学科概论”课程群;其次,构建涵盖物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核心课程群的“强基础课程群”,为学生面向国家需求、引领需求领域科技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再次,重点建设“融合”和“贯通”两类项目驱动的科研实践课程群,旨在打破较低层次学科和课程之间的界限,贯穿专业始终,覆盖较强的基础课程群,循序渐进。

五、其他解释

(1)已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的省份,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向我校提供考生电子综合素质档案。尚未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的省份,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总当地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然后上传至基于至强的计划报名系统。

(2)对综合素质档案弄虚作假或考试作弊的考生,我校将取消其强基础计划报名、考试、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其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暂停其三年内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已入学者,按教育部和我校有关规定处理;毕业后,毕业证、学位证一律注销。中学应对出具的材料进行认真核实,如有弄虚作假,我校保留采取相关措施的权利。

(3)被强基础计划录取的考生原则上不允许转其他专业。

(4)考试期间,考生的交通、住宿等费用自行承担。入围我校的家庭经济困难考生可向我校提出申请,我校可酌情提供负担得起的差旅费和住宿补贴。

(5)我校未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机构开展强基计划等入学考试相关工作,未举办任何形式的培训活动。

(六)取得我校强基计划预录取资格的考生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指导意见》及相关补充规定执行。

三年来,学校共投入4700万元拓展物理科研实践平台。通过推进校企联合培养、高水平联合研究实践平台建设,构建了能够满足多专业方向、多研究实践形式的强基础项目学生需求的研究实践平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63909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5
下一篇 2022-09-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