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亮军事獠牙中国被纳入“反击”目标专家:想借日美同盟摆脱和平宪法束缚

日本亮军事獠牙中国被纳入“反击”目标专家:想借日美同盟摆脱和平宪法束缚,第1张

日本亮军事獠牙中国被纳入“反击”目标 专家:想借日美同盟摆脱和平宪法束缚

5月24日,在美日印澳“四国峰会”落下帷幕后,美国总统拜登结束了为期四天的亚洲之行,启程前往华盛顿。同日晚,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紧急约见日本驻华使馆首席公使志水茂雄,就日本在日美领导人会晤、日美联合声明、日美印澳“四边机制”峰会中消极错误涉华言行提出严正交涉,表示强烈不满和严重关切。

▲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紧急约见日本驻华大使馆首席公使。

5月23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与拜登举行会谈,双方都强调要加强“日美同盟”,以“应对中国”。岸田文雄在会谈中向拜登表明了加强日本所谓“防卫力量”的决心,以及“不排除包括“反击能力”在内的任何选项”。

据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22日报道,近日,日本自卫队参谋长山崎恭雄出席北约参谋长级别的军事委员会会议,在国际舆论中引起轩然大波。而叫嚣“中国威胁”也是在为实现日本的军事自我松绑寻找借口。据悉,这是日本总参谋长首次出席会议,日本政府希望与北约就亚太安全环境达成共识。

此外,日本自民党的安全调查会在《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三份文件关于修改日本政府长期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建议草案中提出,日本应具备对具有“指挥控制功能”的对手基地和目标进行反击的能力。在草案中,日本计划将中国升级为“重大威胁”,将俄罗斯升级为“现实威胁”。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决策层修改日本防卫政策,一方面意在强化日美同盟,日本也想摆脱战后体制的束缚,尤其是和平宪法的束缚。从而加速推动东京突破一系列外交和安保上的限制,努力扩大军事和政治影响力。

挑战和平宪法

如果要增加辩护费用,改名叫“专用辩护”原则的话

据参考消息网报道,去年12月,日本自民党正式启动修改构成日本外交和安保政策基础的《国家安全战略》、《国防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三个战略文件的讨论程序。日本政府将基于自民党的提议推进全面讨论,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修改。

▲日本安全政策的三个战略文件

今年4月,日本自民党召开安全调查会,讨论修改日本国家安全战略。据环球网报道,与会各方就将“对敌基地攻击能力”写入国家安全保障战略达成一致。此外,还提议将“对敌基地的攻击能力”更名为“对敌基地的反击能力”,将日本的“专守防卫”安全政策原则更名为“积极防御”。

据环球网报道,“对敌基地攻击能力”是日本自民党和政府为应对周边威胁而提出的,即如果发现有对手准备对日本发动导弹攻击,日本应先发制人摧毁敌方基地。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上任后多次表示,将在2022年修改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将发展“对敌基地攻击能力”纳入其中。但批评者指出,这一措施违背了日本和平宪法,其中第九条规定,日本绝不放弃以国家政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4月21日,日本自民党安全调查会将起草修改三大战略文件的建议书。4月27日,日本前防卫大臣、自民党安全调查委员会会长小野寺五典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提交了关于修改三份战略文件的建议书。提交的起草建议包括:将“对敌基地攻击能力”的名称改为“反击能力”,以阻止对方领土内的导弹发射;日本政府应该有这个能力;将具有“指挥控制功能”的组织(防务专家称这可能涵盖对方的军事决策组织)列为打击目标;日本的国防开支将从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左右提高到2%以上。

在移动中

日本防卫战略的转折点

5月11日,日本众议院外交委员会根据自民党的提议召开了会议。据环球网报道,日本议员谷田惠二援引2017年9月日本防卫省陆上自卫队幕僚监部内部会议上使用的一份文件称,该文件包含中国军队的组织架构图,并列出了中央军委、五大战区司令部等关键指挥机构。自民党的外交安全政策提案并未将上述机构排除在攻击范围之外。谷田惠二问,拟议中的“反击能力”目标是否包括中国中央军委和五大战区司令部?他还问道:“这不会导致与中国的全面战争吗?”

报道称,日本防卫副大臣桂木成并未直接回答这一问题,而是表示:“如果(日本政府)认为没有其他手段(来保卫日本),攻击导弹基地属于宪法规定的自卫范围。”日本外相方林在会上发言,称日本政府正在考虑实施“反击能力”,“不排除任何可能的选项,为保护人民生命做好充分准备”

▲央视截图

据报道,自民党一直希望发展“反击能力”,以威慑日本的外部威胁。批评者认为,这种措施将意味着日本将改变完全以自卫为导向的安全政策。此前有分析指出,今年三大战略文件的修改很可能成为日本防卫战略的转折点。

军事专家宋忠平对《环球时报》表示,目前日本已经走向攻防兼备,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他说,“关键问题不在于日本是否有能力攻击敌方指挥系统,而在于攻击后的后果,日本能否承受报复以及相应的成本。”

骚动的背后

美国的“印太战略”联合了日本

“现在可以看出,日本其实是在利用美国来摆脱战后体制的束缚和和平宪法的束缚。”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告诉《红星新闻》。他说,在日美同盟加强的背景下,日本看到了“机会”,想借机摆脱和平宪法的束缚,推进这些军事进攻战略发展计划。

王义桅分析称,近年来,日本在多边组织中更加活跃,参与了各种讨论,如美国提出的“印太战略”,美日印澳四国建立的“四国安全对话”机制等。现在,我们正在国内积极推进安保相关文件的修订工作。可以看出,日本想进一步强化日美同盟,同时试图在军事、外交、政治领域扩大影响力。

▲5月23日,人们在日本东京街头举行抗议集会。

日本政府将如何处理这些建议?王义桅说,日本国内反对的声音很多,但日本政府仍可能逐步落实自民党提出的一系列建议。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收到提议时表示,“将在理解自民党想法的基础上推进讨论。”他还强调了今后与公明党磋商的重要性。

王义桅认为,日本从二战开始就一直奉行“专守防卫”的政策,因为它在二战中是战败国,最近开始向“积极防御”转型,因为美国全球战略的变化,它利用“美日同盟”逐渐使日本在政治和军事上全球化。一方面,这受制于美国的战略需要;另一方面,日本早就想走出去了。无论阿富汗,甚至非洲,现在的印太地区,日本一直试图突破二战的禁锢。

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增加了差不多1000亿欧元的军备,这是美国希望它限制俄罗斯的;拜登访日期间美国“解锁”日本的意图是司马昭的心,这是显而易见的。

据环球网报道,早在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执政时,日本政府就高调声称要讨论是否允许“对敌基地攻击能力”,并企图修改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岸田文雄将此提上日程。

▲王文斌

中国外交部强调,由于历史原因,日本的军事安全动向一直受到国际社会和亚洲邻国的关注。日本一些人长期以来大肆渲染所谓的外部威胁,以寻求自我放松,在军事安全政策上有所突破。司马昭的心是众所周知的。我们敦促日方切实吸取历史教训,诚实履行“专守防卫”的承诺,以实际行动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

红星新闻记者文鼎

编辑郭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7822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1
下一篇 2022-09-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