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发布义务教育阶段(分学科)作业管理指南严控书面作业总量

南京发布义务教育阶段(分学科)作业管理指南严控书面作业总量,第1张

南京发布义务教育阶段(分学科)作业管理指南 严控书面作业总量

减负提质增效!南京发布义务教育作业管理指南(分科)

加强作业分析研究,科学规划各科学生每日作业总时间,建立学校作业备案和公示制度,鼓励布置分层、灵活、个性化作业,鼓励探索实施无书写作业和无作业日制度...

日前,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制定印发了《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分科目)作业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我市小学、初中文化科目作业提供了专业、精准的指导和建议。

涵盖14个学科,由名师团队开发

《指南》针对小学和初中 14门文化学科,坚持全员参与、顶层设计、结构统一、同步推进的原则。14个学科的指南均由各学科教师和研究人员领衔,由“特级教师”、“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等名师团队开发。

“在开发过程中,团队严格把握‘立作业育人、坚持标准基础、突出学科特色、建立基本规范、倡导创新实施、突破难点’的要求,确保指南的专业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引入特色典型案例,彰显全人教育理念

《指南》从各科特点出发,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基础性、拓展性、选择性、单元化、多样化等四种不同类型作业的典型范例,为教师根据班级学生情况选择、完善、改编或创作自己的作业提供了参考。

14个学科各4个案例,共56个典型作业案例,形象地阐述了各个学科如何根据课程标准以‘减负、提质、增效’为目标设计科学作业,体现了全人教育的理念。”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初中语文课“我说,你听”为例。老师在设计作业时,主要是把作业集中在课堂上,以玩游戏等互动方式为主。课后只安排简单的巩固练习,既增加了作业的趣味性,又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规范作业管理的基本要求,倡导作业管理的创新举措

《指南》对形式、难度、内容、纠错、反馈、引导等作出了具体规定。从四个方面对本节作业进行了梳理: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优化作业设计,认真批改反馈,实施过程管理。也强化了作业过程管理的重要性,突出了备课组和学科组的专业管理和协作功能。

比如《小学数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作业统筹,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一、二年级不布置作业,可以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三至六年级每天完成书面作业的时间平均不超过20分钟。教师要引导学生基本完成学校的书面作业。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加强灵活、分层作业,尝试实践性、探索性作业,探索跨学科、项目化作业,丰富学生作业体验。

“我们希望《指南》能带领各区学校进一步优化作业管理,控制作业总量,创新作业设计,丰富作业类型,利用好课余时间,提高作业效率,为减负提质、营造基础教育良好生态的实践保驾护航。”南京教研室相关负责人说。

下一步,南京市教研室将通过主题宣讲、专题教研、作业设计展示评价、优秀作业创新案例分享等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指导,使学校作业管理有依据、教师作业设计有指导、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作业攻关教研有指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7417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1
下一篇 2022-09-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