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是基金的天敌

吃奶鱼2022-09-09  9

规模是业绩的敌人?爆款基金遭遇业绩规模双杀

2020年以来,普通股型和偏股型两类基金中发行规模超过100亿股的基金共有49只,其中偏股型43只,普通股型6只(A类和C类单独计算)。

与风光无二、基金经理被捧上神坛的发行时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场主要股指持续下跌、基金业绩不佳等因素导致的规模和业绩。截至2022年一季度,上述49只基金中仅有6只仍有百亿规模。

规模真的是性能的大敌吗?

发行后半年内,将有近百亿元赎回爆款

发行的时候是爆款,后续表现不尽如人意。

43只规模超100亿份的偏股混合型基金2020年以来的平均月收益率仅为-0.78%;而6只规模超百亿份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月收益率仅为-0.19%。

其中,发行规模最大的南方成长先锋,混合发行时总份额为321亿。但到了今年一季度末,基金规模已经缩水至66.64亿(仅限A类份额,下同)。

发行后短短半年,共有100.83亿基金选择赎回南方成长先锋混合。

当时有分析指出,在此期间,银行销售基金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赎回旧买新”的现象。对于银行渠道来说,新基金销售赚取的认购费一般高于现有老基金带来的尾随佣金。银行和基金公司通常对新基金发行有规模考核任务。

截至今年一季度,华安聚友精选混合自发行以来规模减少了206.11亿份,在43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中仅次于南方成长先锋混合。

华安聚友精选在成立一年多的时间里亏损达到20.34%,跑输同期沪深300的收益率。

截至今年一季度,鹏华匠心精选发行规模较发行时已减少172.87亿份,但发行时可谓“一票难求”。

2020年7月8日,来自渠道的消息称,截至当日上午11点,该基金募集资金近400亿元。“到下午1点,这次募集的进度超过了550亿元。”下午5点左右,该基金筹集了近1300亿元人民币。

或许是预见到基金申购的火爆局面,基金在发售前发布了提前结束募集的公告,将原定于7月21日的申购截止日期提前至7月8日。也就是说,基金原本的申购日期是两周,但低调地改成了一天。

同时,该基金还设定了300亿元的上限(AC股合并)。突破天花板将采取末日比例确认,实现规模的有效控制。

联通数据显示,该基金自发行以来,累计亏损20.65%,远低于同类基金的平均水平。

鹏华匠心精选基金经理王在一季报中表示,今年一季度的主要操作是对一些估值较高的资产进行一定的卖出,他判断短期内可能低于预期,然后进行一定的仓位调整。

长期来看,主要还是集中在自下而上选择优秀资产。他认为,市场经过一次大的调整后,很多优秀的公司都在逐步进入一个中长期的买点,会努力抓住这些机会。

自疫情以来,基金业一直是“孤家寡人”[S2/]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混合规模已达178.39亿份,较发行时规模增加29.9亿份,是为数不多的正增长的“百亿爆款”。

但除此之外,2020年以来保持正增长的基金大多是一些发行规模较小、知名度较低的基金。

事实上,在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发行以来规模增长排名前十”榜单中,只有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混合这只发行规模超过100亿份的爆款基金,其他9只基金的发行规模均较小。

其中,规模增长最快的东方红致远三年持有混合在2020年6月11日发行时仅为16.24亿,但截至一季度末已经达到60.62亿,发行以来增加了44.37亿。

而广发科技先锋混合动力仅发行了79.1亿份,却在随后的三年半时间里份额增长了40.86亿份。

业绩自然是规模增长的基础。自发行以来,广发科技先锋平均月收益率为1.07%,东方红致远三年持有平均月收益率达到0.58%。

是否意味着在爆款基金遭遇业绩和规模双杀的情况下,小规模基金在结构性行情和震荡行情中更有优势?

恒天基金产品研究部负责人杨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业绩突出的基金会更受投资者青睐。如果短时间内新申购规模过大,会导致基金经理的被动投资策略,不利于基金经理的仓位调整和管理,从而可能影响基金未来的业绩。

另一位基金经理表示,部分基金规模较大,收取的管理费也不少,但之所以年投资回报率不高,是因为当基金规模过大时,基金经理无法灵活应对市场的变化,所以调仓换股会比较困难。比如单只股票数量超过该股票市值的5%,就会被列入前十大股东,前十大股东六个月内不能卖出该股票。

以股票基金为例。假设一只股票型基金的规模为100亿元,但相关规定要求该基金低于80%的资产应投资于股票。股市行情不好的时候,80亿买股票还是要的。假设买入后被套,即使在市场下跌时也不可能及时换股。

也有私募认为,随着管理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优势无法发挥。上海景富投资总经理朱伟对这一点深有体会。他形容,景福投资在规模突然扩大的时候,面临这样一个阵痛期。

就景富投资而言,他认为在规模扩张的过程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随着规模的扩张,原有的优势很难发挥出来,规模小的时候可以通过高周转抓住更多的交易机会,但随着规模的增长,就很难做到这一点了;另一方面,随着规模的增长,公司的择时优势也开始减弱,慢慢转向精选个股的路线。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5498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