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前首富,3年玩坏一个千亿集团

南京前首富,3年玩坏一个千亿集团,第1张

230亿南京富豪和他的1000家公司

说起王建国,可能没几个人知道,但他一手创办的五星电器,黄光裕的国美,张的苏宁电器,陈晓的永乐电器,曾经称霸国内家电零售市场,是割据派的霸主。那时候,JD.COM还没有进入阿里的视线,品多多还没有出生。

2021年,国美苏宁累计亏损超过470亿元,市值缩水80%,仅剩不到350亿元。然而,家电零售的元老王建国并没有成为时代的眼泪。她反而在走出家电行业后,成为了跨界的“隐形投资大佬”,默默构建着自己庞大的零售资本版图。

如今62岁的王建国已经收获了两家上市公司,一家是领先的母婴连锁零售商孩子王,另一家是4个月前才登陆HKEx的汇通达。被称为“农村电商第一股”,目前市值260亿港元。

然而,这两家上市公司只是王建国零售资本版图的冰山一角。也是红杉中国、云峰基金、CDH资本等16家投资机构背后的LP(投资人),曾悄然投资中国飞鹤、极兔物流、李嫣等明星项目。

2021年胡润百富榜上,王建国财富230亿元,排在南京首富、太平洋建设董事局主席和苏宁电器的张之后。

“夫妻店”背后的大生意

相比淘宝、JD.COM、拼多多,汇通达不仅在北上广闻所未闻,在三四线也几乎见不到。但他自称是中国下沉市场的第一。

在国内三线以下的城市、县城、乡镇、农村市场,像拼多多这种靠市场下沉崛起的方式,汇通达的定位是4-6线,从事乡镇传统零售“夫妻店”的业务。

乡镇经济作为中国商业生态的神经末梢,从中诞生的夫妻店、小卖部、杂货店等传统零售业态,至今仍是中国第二大零售渠道。根据凯度的零售数据,目前全国有700万家小店,其中夫妻店的存量约为680万家。2017年,夫妻店的贡献达到10万亿元,到2019年,这些夫妻店的出货规模占整个市场的44%。

一二线城市长期以电商和新零售为主,但在广大的乡镇,传统的线下店铺仍然是人们购买商品的主要渠道。传统小店的社交属性,以及在购买体验、售前讲解、即时性、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也是电商新零售模式无法比拟的。根据商务部的数据,目前全国已经关闭了15万家便利店,但夫妻店就像一个“另类”,却越活越好。

汇通达所做的就是搭建一个共享经济平台,把全国21个省,20000多个乡镇的10000家供应商,170000家门店连接到汇通达的平台上。汇通达也从最初的家电品类拓展到拥有农机、农民、电动车、自行车等17.5万个SKU(库存单位)的零售生态圈。

凭借与拼多多、阿里JD.COM不同的电商零售风格,抢占下沉市场的汇通达2021年销售额657亿元,当年亏损1.77亿元,调整后利润3.3亿元。不仅在2018年获得阿里巴巴45亿元投资,还在今年成功上市,获得“农村电商第一股”。

12年,王建国通过汇通达在下沉市场构筑了庞大的零售版图,并凭借先发优势牢牢占领市场。然而,随着阿里、JD.COM、拼多多、阿Aauto Quicker、Tik Tok等玩家的进入,农村电商在这个下沉市场的竞争开始了。

02位拥有1000家公司的“投资大佬”

和资本零售是围绕王建国整个创业和投资的两个关键词。

与黄光裕、张、陈晓这几个不经意间诞生的“电器零售大佬”不同,王建国出身于一本正经的体制内。王建国,1960年出生于苏州,江苏商学院(现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江苏商科,后担任国企江苏五交化公司主要领导。

1998年,五交化公司改制后,王建国顺势成立五星电器,进军家电零售市场。在那个开店就能赚钱的年代,五星电器也蓬勃发展。巅峰时期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一度与国美、苏宁占据中国家电连锁行业前三。

得到资本助力的国美、苏宁相继登陆资本市场,巩固了各自的地位。但不被资本看好的王建国认为,短时间内不可能超越国美、苏宁,国内家电零售同质化竞争太严重。“需要成为前两者才能彰显价值”的王建国,在2009年选择将五星电器的股份全部转让给美国零售巨头百思买,带着近4亿美元转身一头扎进投资轨道。

从王建国五星电器得到的经验是:“连锁店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为王,先有资本,后有扩张。”这个理念和王建国创办的孩子王、汇通达是一样的。虽然这两家公司位于不同的细分领域,但归根结底还是零售业务。

在王建国看来,终端为王,渠道为王的时代已经结束了。零售不仅仅是一张“铺天盖地”的网络,它必须在供应链上百折不挠,必须扎根全球,才能站稳脚跟。从汇通达和他围绕零售的投资布局也可以看出,王建国不仅搭建了一个平台,还投资了上下游,打通了零售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比如投资创办的星智慧,是一家专注于美妆、产销领域的产业互联网公司,构建了渠道、供应的全链路管理。在掌握了供销两端之后,王建国的产业基金——星纳资本于2020年联合腾讯投资、华兴资本,完成了对国内第二大专业化妆品连锁零售品牌李嫣的控股收购。彻底打通了产业链上中下游。

目前,王建国的投资版图主要依靠五星控股和星纳资本,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王建国所说的“直接投资”,其实指的是实业投资。其投资领域也是围绕“零售”展开的,除了专注于母婴市场的孩子王,专注于下沉市场传统零售店的平台汇通达,还有专注于高端家居市场的好家庭。

天眼查数据显示,王建国实际控制的企业多达1000家。王建国在低调布局自己零售版图的同时,通过持续的投资,扩大了资本版图。除了是大老板背后的大老板,王建国还在2017年成立了自己的产业基金——星纳资本(Star Nah Capital)。目前管理规模超过100亿人民币,累计投资项目超过40个。

即使既有资本又有产业,王建国还是把资本的杠杆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孩子王》背后的投资方包括林静投资、华平投资、高淳、华泰证券、CICC、万达集团、大屯资本、腾讯投资等顶级资本;汇通第二大股东阿里持股17.33%。

王建国作为创始人,牢牢掌控着这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权。截至2021年底,王建国直接和间接持有孩子王41.62%的股份;持有汇通达27.48%的股份。

03光环下的“隐忧”

基于对零售和投资的信心,王建国的目标是“三化”,要求高增长、高质量、高效率。

但是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孩子王》上市前,营收从2018年的66.7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83.55亿元,同期净利润从2.76亿元增长至3.91亿元。然而,2021年年报显示,孩子王营业收入为90.49亿元,同比增长8.30%,但净利润仅为2.01亿元,同比下降48.44%,几乎减半。

2022年一季报,孩子王一季度营收仅为21.09亿元,同比下滑2.90%,净利润由盈转亏,一季度亏损3243万元,同比下滑179%。对于业绩的大幅下滑,孩子王选择了把锅扔给疫情。

这可能也和《儿童之王》过分依赖线下模式有关系。孩子王走的是原有的大店运营模式,其平均单店面积在2500平米左右。与蜜芽宝贝、宝贝Baby.com、宝宝树等母婴社区或垂直电商平台不同,王久成这个孩子的营收来自线下。其中,奶粉、纸尿裤等母婴产品对孩子王的营业收入贡献最大,2021年达78.35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86.59%。

在盈利能力受到质疑的同时,作为母婴市场的领头羊,孩子王也经常因为销售不合格产品而受到行政处罚。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三年间,孩子王及其分公司、子公司共受到50余起行政处罚,其中26起为“销售不合格商品”,占比过半。

今年5月,孩子王再次因涉嫌假冒、复检不合格被市场监管总局点名。

和《孩子王》中遇到的成长问题一样,汇通达顶着“农村电商第一股”的光环成功上市,但即使在顺风顺水的资本市场,汇通达也没有亮眼的营收增速。

2021年业绩报告显示,汇通达2021年营收657.6亿元,增速已从2019年的46%下滑至32.5%。可见,汇通达虽然营收高,但其交易自营业务(主要是赚取差价的自营模式)仅限于较低的毛利率。近三年毛利率分别为3.2%、2.71%、2.84%。

按照零风险投资的观点,一个行业有很多上下游层级,利用信息差距获利的经销商更多。他们赚的利润越多,作为交易平台产生的效益就越大。而汇通达布局的家电、消费电子、农业机械、家居建材、交通运输、酒水饮料等六大行业,一般层次少,价格相对透明,信息差异小。这也是其毛利率低的原因之一。

汇通达虽然服务于B端的“夫妻店”,但其销售仍需在C端实现。而汇通达属于与会员夫妻店的服务关系,没有很强的绑定属性。招股书显示,汇通达会员零售店近三年的离职率平均为50%。这意味着,汇通达在与这几大电商巨头的竞争中并没有绝对优势,农村电商是几大巨头必须抢占的一块“肥肉”。

无论是五星电器、孩子王还是汇通达,王建国都抓住了每一波产业升级背后的机遇,成功从一波过渡到第二波。但是,历史证明,没有一劳永逸的商业模式,一切都可以重来。毕竟时代说抛弃你。

在投资与产业跨界中享受过盛世的王建国,在孩子王、汇通达相继交出2021年成绩单后,“第一次”组织了一次会议,强调“长期低毛利、长期低利润迟早要翻身。”

(上图来自视觉中国,除来源另行标注)

(作者曾佳怡,编辑廖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4613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9
下一篇 2022-09-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