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胀后果

全球通胀后果,第1张

通胀“失控”更可怕!时隔50年,世界又要重蹈覆辙

文本/刘雯雯

2021年12月,为应对日益严峻的通货膨胀,英国央行在主要经济体央行中率先加息,引发全球加息。

然而,此后英国央行连续加息,但仍无法阻止通胀飙升。

英国零售财团(BRC)表示,由于通胀飙升,英国购物者5月份继续削减支出,5月份零售额较去年同期下降1.1%,为去年1月以来最大降幅。

数据显示,今年5月,英国零售商品价格同比上涨2.8%,为2011年7月以来最高。食品价格同比上涨4.3%,为2012年4月以来最高。

这种“失控”的通胀会持续多久?

通胀阴霾笼罩全球。

事实上,不仅是英国,全世界都处于通货膨胀的阴霾中。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已公开表示,美国的通胀处于“不可接受的水平”,美国政府可能会在预算提案中上调今年4.7%的通胀预期。“虽然我非常希望通货膨胀率现在会下降,但我预计它仍将居高不下”。

印度通胀率已连续4个月超过6%的中期通胀目标,印度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50个基点至4.9%。

韩国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5.4%,为14年来最高。

欧洲正遭受通货膨胀之苦。自俄乌冲突以来,欧洲对俄罗斯实施了六轮制裁,伤害了俄罗斯,同时也打击了自己。欧洲正遭受能源价格飙升和商品供应短缺的困扰。

据欧盟统计局初步统计,5月份欧元区通胀率按年率计算达到8.1%,连续第七个月创历史新高,远高于欧洲央行设定的2%通胀目标。

其中,德国通胀率达到8.7%,法国为5.8%,均创历史新高。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国的通胀率也远超预期。

高盛集团预计,欧元区整体通胀率将在9月份达到9%的峰值。欧盟委员会预测,2022年欧盟通胀率将达到6.8%的历史最高水平。

为应对日益加剧的通胀,欧洲央行正计划开始加息,并退出长达8年的负利率政策。

经济衰退的迹象出现了。

令人担忧的是,伴随着高通胀,经济增长也在放缓。

据报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明年英国的经济增长将会停滞。在二十国集团的主要经济体中,只有受到西方制裁的俄罗斯的表现会比英国更差。

不仅仅是英国。

在最新的经济展望报告中,经合组织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4.5%下调至3%,并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至2.8%。

根据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和俄罗斯-乌克兰冲突,全球经济正在进入一个增长疲软和高通胀的时期。据预测,世界银行的全球经济增长将从2021年的5.7%降至2022年的2.9%,远低于今年1月预测的4.1%。

具体来看,预计2022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将放缓至2.6%,2023年进一步放缓至2.2%;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速将从2021年的6.6%降至2022年的3.4%。

“大滞胀”会再现吗?

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表示,俄乌冲突、疫情、供应链问题和滞胀风险正在阻碍经济增长,“对许多国家来说,经济衰退将不可避免”。

在大幅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的同时,世界银行警告称,全球经济可能陷入上世纪70年代式的滞胀。

根据全球经济展望,如果通胀持续高企,相关国家采取政策措施解决上世纪70年代的滞胀,全球经济可能大幅下滑,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可能出现金融危机。

大约50年后,美国的“大滞胀”会在全球范围内再次上演吗?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孝松对中新社记者指出,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导致严重通货膨胀,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采取的扩张性经济政策并未取得明显效果。相反,高通胀和低增长并存,导致滞胀。

王孝松说,确实有一种声音认为当今世界可能会出现滞胀。直接导火索是俄乌冲突导致能源价格飙升,进而导致高通胀。但注意“十年过去了,西方国家吸取了20世纪70年代的教训。”

“我们看到,目前各国使用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比20世纪70年代的政府调控更加‘聪明’,各国在平衡通胀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更加理性。”

他进一步指出,许多国家已经意识到,如果盲目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刺激效果可能非常有限,高通胀将继续维持。目前,许多国家已经进入加息周期,新一轮的紧缩货币政策已经开始。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认为,地缘政治冲突后,全球滞胀压力进一步加大。在极端情况下,货币政策可能需要激进的紧缩来抑制通货膨胀,代价可能是经济衰退。但这一次,美国的“滞胀”程度可能比“大滞胀”时期要弱。

钟判断,今年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相对有限。与美国相比,欧元区“滞胀”的风险更高,欧洲央行空的货币政策更窄,欧洲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更大。


“严格来说,滞胀意味着经济停滞甚至负增长。然而,从大多数经济体的表现来看,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可以说,所谓的全球生产停滞或负增长并没有到来。即使未来经济增速可能放缓,上世纪70年代的滞胀也不会重现。”王孝松这样判断。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凤英对中新社记者指出,上世纪70年代“大滞胀”时期,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尚未全面参与全球化,当时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尚未建立,供求关系处于失衡状态。另一方面,世界各地有许多国际机构和地方合作机制,国际和区域合作与协调正在深化。

“我觉得应该客观分析,风险确实存在,但同时大家也更理性了,合作的意愿也在增强。共同防御滞胀的希望是存在的。”陈凤英说。

出发地:中国是直通车。

编辑:陈浩星

编辑: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4548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9
下一篇 2022-09-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