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资金跑步入场寻觅下半年“反弹先锋”

机构资金跑步入场寻觅下半年“反弹先锋”,第1张

机构资金跑步入场 寻觅下半年“反弹先锋

自4月27日以来,a股市场开始了一轮反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部分重仓基金受益最大,8只基金净值反弹超过50%。基金经理李波、房建和石成在这轮反弹中脱颖而出。

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率越来越高,市场越来越担忧:新能源估值的“天花板”出现了吗?这波涨势能持续多久?在多位基金经理看来,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供需创造阶段。核心逻辑在于新能源汽车的迭代升级速度,是否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近期不少机构资金陆续入市,基金经理的仓位也有明显提升。该基金经理认为,基本面已经处于反转过程中,下半年消费、医药、新能源、电子板块可能轮番上涨。

8只基金净值反弹超过50%

“我的一只基金这期间涨了50%,马上就要翻红了。”一位在2021年12月购买了新能源基金的市民兴奋地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2022年伊始,a股三大股指掉头向下,上证综指在4月26日收盘时从3640点跌至2886点,创业板指数在4月26日收盘时从3323点跌至2151点。但从4月27日开始,a股开始了明显的反弹,上证综指从2886点反弹至6月10日的3285点,创业板指数反弹至2556点。

在此轮反弹过程中,多只基金表现出色,净值大幅上涨。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0日,主动偏股型开放式基金中,4月27日以来净值反弹超过50%的基金有8只(A、C份额一并计算),份额反弹超过40%的基金有116只(A、C份额分别计算),份额反弹超过30%的基金有624只(A、C份额分别计算)。

具体来看,净值反弹53.73%的新奥新能源精选成立于2021年5月25日,由信达澳亚基金李波管理。公开资料显示,李波拥有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于2014年12月加入信达澳银基金(现更名为信达澳银基金)。这只基金是他作为基金经理管理的第一只基金。截至一季度末,基金规模为35.11亿元。基金一季报显示,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为比亚迪、天齐锂业、盐湖股份、江特电气、融捷股份、科沃斯、中矿资源、赣锋锂业、永兴材料、藏格矿业。除了科沃斯,其他尴尬的股票都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相关股票,上游资源股占据半壁江山。

银华基金建立和管理的两只基金——银华智汇内在价值基金和银华乐享基金的净值反弹都超过了51%。房建是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博士。在加入银华基金之前,他曾在南方基金和神农工作。2018年6月起,房建开始管理银华智汇的内在价值;从2021年6月,房建开始管理银华乐享。“未来5到10年,成长领域最好的两个投资方向非常明确:一个是新能源方向,一个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技术创新方向。”房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季报持仓情况也可以看出,赣锋锂业、当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藏矿业、中矿资源、隆基股份、融捷股份、盐湖股份、川能电力成为这两只基金的共同重仓股。除光伏股隆基外,其余均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股,上游资源股持仓较多。

在8只反弹超过50%的基金中,有4只是瑞银SDIC旗下的基金,这4只基金都由基金经理石诚管理。公开资料显示,石诚于2017年3月加入SDIC瑞银基金,此前曾任职于建银投资证券、招商基金、深瑞泉宜信投资。本轮反弹超过51%的SDIC瑞银新能源是他管理的最大基金,截至一季度末规模为203.4亿元;反弹50.99%的瑞银SDIC先进制造是他管理时间最长的基金;此外,世诚管理的SDIC瑞银金宝、SDIC瑞银兴业趋势也在此轮反弹中涨幅超过50%。截至一季度末,上述四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中,有天齐锂业、江特电气、永兴材料、荣杰股份、盐湖股份、北方稀土、藏格矿业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股票。

新能源向上的逻辑不会变。

不难看出,持有新能源股成为本轮基金业绩反弹的法宝。有市场人士认为,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25%左右。随着普及率的提高,新能源产业链增速会逐渐下降。所以这一轮反弹很可能是新能源的最后一波大行情。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大的问题是渗透率。”仁桥资产投资总监夏俊杰坦言,从理论上讲,一个新的行业往往在渗透率超过30%之后,才是成长最快的阶段。虽然后期还在增长,但是增速肯定会下降。随着普及率的进一步提高,行业的规模、成熟度和竞争格局都将发生明显变化。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渐接近30%,这个问题很可能会出现,估值的天花板很可能已经出现。

那么,与大反弹相比,这一轮反弹是新能源板块的最后一波吗?这波涨势能持续多久?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访调查了多位知名基金经理。

“我个人还是很看好新能源板块的。”建信基金股权投资部执行总经理、建信新能源基金经理陶灿认为,新能源汽车板块的核心逻辑是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迭代升级是否足够快,推出的产品是否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不是只看普及率的数据。对于汽油车来说,可能不仅仅是通透性降低的概念,而是逐渐被取代。

“目前是供给创造需求的阶段,尤其是电气化叠加智能化之后。观察一个企业的供给是否有亮点和特色,是否能激发消费者的需求,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陶灿强调,“即使从渗透率来看,虽然中国的渗透率比较高,但在全球范围内,平均渗透率只有10%,还处于快速攀升的阶段,所以整个行业的增速还是比较高的。”

就估值而言,陶灿认为,今年以来全行业平均下跌超过20%,但业绩增长依然较快,实际上是在消化估值。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背景来看,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大方向。“未来几年,产业升级是核心投资机会,不会因为短期波动而改变。”陶罐肯定地说道。

“虽然今年新能源板块可能很难达到去年的高度,但是从a股所有行业来看,景气度还是比较占优势的,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的需求还是比较高的。”宏利TEDA基金经理王鹏表示:“今年前四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速仍然较高。随着复工复产,生活消费的恢复,叠加政策的刺激,相信后续同比增速会有所提高,总体需求还是很旺盛的。”但短期来看,在今年整体经济增长压力较大、干扰因素较多的环境下,震荡行情可能会反复出现,反弹未必一蹴而就。

基金状况显著改善。

“机构已经开始抄底,我们今年下半年的重点工作也在机构业务上。”据某基金公司通道业务负责人介绍,到目前为止,今年的散户市场并没有表现出赚钱的效果。所以散户市场还没转,但是机构一直在拿钱。

“我们在5月份提高了股票头寸。在此之前,仓位一直保持在80%-85%。目前我们的仓位接近95%。”一位基金经理透露。此外,对于今年新发行的基金,“之前一直保持相对较低的仓位,现在已经提高到60%左右。”今年一只新基金的基金经理说。

不过,不少前期买了“明星”基金的人发出了灵魂拷问:“基金今年有望回报吗?”

事实上,大部分“明星”基金在消费、医药、电子、新能源的赛道上都有重仓。某大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表示,今年下半年,包括食品、医药、电子、新能源等成长性行业可能会轮番表现。

创和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表示,4月份以来,a股反弹的主要动力是稳增长的政策底部已经出现,在防疫和增长之间寻求平衡。与此同时,美股从通胀走向衰退的预期,进一步提升了中国资产的性价比。因此可以判断,之前制约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开始消除,市场反弹还将继续。

他表示,产业布局的主导逻辑是从供需矛盾到外部冲击,再到疫情扰动生产需求,再到超跌反弹,后续会转向经济修复和叠加成本的改善,这是基本面改善的逻辑。展望后市,受益于投资的改善,可以看到光伏、新基建等行业高景气的延续;随着疫情影响缓解,受益于促消费政策,消费板块价值开始回归。此外,供需矛盾将得到改善,成本压力将得到缓解,钢铝煤价格将率先下降。

诺德基金基金经理顾宇认为,市场的基本面已经在反转的过程中。他表示,春节过后,这场疫情的影响逐渐消退,深圳、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消费触底,线下消费逐步放开。随着物流的顺畅,网上消费也持续复苏。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困扰制造业的供应链问题逐渐缓解。因此,经济复苏和市场基本面的逆转是可预测和可持续的。

谷雨表示,受疫情影响的可选消费行业会更早反转,因为它们受疫情影响更直接,从疫情缓解中受益也更多。这些行业包括餐饮、酒店、旅游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4061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8
下一篇 2022-09-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