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独家丨清华岁老教授诗歌引热议,业内:自娱自乐,无可厚非

红星独家丨清华岁老教授诗歌引热议,业内:自娱自乐,无可厚非,第1张

红星独家丨清华86岁老教授诗歌引热议,业内:自娱自乐,无可厚非

“大三教转六教/大图书馆/学生自习/宽敞的学术报告厅/讲师/座无虚席/有时甚至/人山人海”“啊!清华校园/工程师的摇篮/科学家的摇篮/艺术家的摇篮/专家学者的摇篮/学术大师的摇篮/中华民族的精英/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来自这个地方”...

近日,一组由清华大学教授姜撰写的诗歌在微信官方账号“诗歌杂志”上发布,迅速在网上引起热议。不少网友批评,这组诗更像顺口溜和白话,“完全颠覆了我对诗歌的理解”。但也有网友表示,老人写诗是爱好,不能要求太高。他的诗歌写作完全是“发自内心的情感,真实的表达和赞美”。

姜的诗

公开资料显示,这组诗的创作者蒋今年86岁,是我国著名的英语教育家、翻译家。20世纪60年代本科毕业后,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读研究生,师从著名英语专家许国璋学习实用英语。他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官方招收的首批四名英语研究生(被称为“英语四才”)之一。毕业后,当时的高等教育部长兼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被特许进入清华大学外语系。

在清华大学期间,江除了教学之外,还主编了30多种大学英语四、六级及考研英语阅读材料。在清华大学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的“会员风采”一栏里,有一篇署名蒋的文章《我的退休生活》。他这样描述自己的诗歌创作经历:翻译完汪国真的诗歌,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像年轻时一样,有了重新写诗的冲动。在领导和朋友的鼓励下,2014年,我一口气写了100首诗。2015年,蒋诗集出版,蒋诗歌朗诵会在清华大学举行,这在清华尚属首次。

江这样描述他的退休生活。

据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有关人士介绍,蒋确系该系教授,现已退休,平时爱好诗歌。今天(16日),红星新闻记者多方联系姜,但尚未得到回应。

姜的争议诗由知名诗歌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诗歌杂志》发布。这组诗的编者赵伟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偶然在网上看到姜的诗,于是把他的诗收集起来发表。“评选并不意味着赞同和肯定,也不像文章评论区某些人认为的那样是有意讽刺。我们只是客观中立的呈现,让更多的人看到诗歌和诗人是什么或者可以是什么。”

蒋的几首诗

至于这组诗的水平如何,诗人、诗评家赵伟峰坦言不必评论,见仁见智。“‘诗刊’这个微信官方账号,一直以来都是前沿的、独立的,包括对诗歌现象和诗歌作品的判断。蒋先生的诗推了出来,没想到引起了强烈的关注。五个多小时,阅读量10万,现在近50万,评论数千。这大概是目前个人诗歌作品几乎不可能达到的关注度,估计余秀华做到了。如果各种文学、诗歌的关注度都能这样,那真的是一件幸运的事情。”赵伟峰认为,蒋先生的诗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关注度,可能和他的文化身份有关,比如清华、教授,大概是在阅读或了解中引起了一些好奇心。

同时,他也关注了网友的很多问题。“我认为这有几个原因,比如反映出诗歌文化的整体素质提高了。今天的诗歌读者,或者说读者,在阅读诗歌时已经有了自己的审美判断,读者实际上是带着阅读期待参与‘二度创作’的,所以他们对江先生诗歌的不同看法是可以理解的。赵伟峰认为,诗歌文化发展到今天,各种思想观念、文本形式、表达方式都与过去不同或有所改变,所以人们自然不赞成江先生的通俗、口语化表达。但他也表示,在这些问题中,不排除有一部分有兴趣看热闹的网友,可能本身对诗歌并不感兴趣,只是有凑热闹、踩踩、或者反向说几句的心态。

蒋的几首诗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写得不好。"《诗刊》编辑部副主任也注意到了姜的诗歌。他直言不讳地说,从水平上来说,这些诗肯定还没入门,是像中学生一样特别自发、不计后果地写诗。但也认为,姜教授晚年以写诗自娱,这种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写诗写久了,写一本诗集是没问题的。只要他不利用社会资源寻求发表、获奖之类的。”

彭敏坦言,读江的诗,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个人一旦离开了自己的专业领域,无论他多么强大,多么昂贵,很可能都是极其无知和幼稚的,这也是他最大的顾虑。“我们可以嘲笑这位老先生,但当我们在网上轻率地对一些我们根本不了解的事情发表看法时,也许我们只是别人眼中的笑柄。”

告诉彭敏《红星新闻》记者,在文学史上我们能记住的作品通常有两种。第一种是在传统框架下写出最好最极端的文字;第二类是在语言、概念或题材上另辟蹊径。这种发展往往涉及舆论风险。近年来,各类诗歌被热议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前面有“炎黄子孙奔八亿元,争馒头”的“小天缇”,然后还有“梨花缇”、“羊蹄”等等。这些现象使现代诗歌处于尴尬的境地,并受到许多局外人的批评。

至于现代诗歌与普通读者的差距,彭敏认为,一方面,有些诗歌在探索的道路上确实走得太快太远,没有为读者做任何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诗歌教育的缺失。这就导致了大部分人在评价现代诗歌的时候要么没有标准,要么就是用几十年前的标准,这也是诗歌存在很多乱象的原因。

红星新闻记者邱俊峰实习生毛玉川编辑李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2975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8
下一篇 2022-09-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