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齐财经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大电商平台和商家都渴望在这场狂欢盛宴下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
由于今年上半年疫情严重,物流受阻,网上消费受到严重影响。到年中,618有望扛起消费复苏的大旗。为了帮助618,各平台密集推出措施来缓解商家的压力。同时,今年的折扣力度进一步扩大。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作为购物节的销售主力,网络名人主播今年取得的成绩并不给力。公开资料显示,天猫618预售首日,前十名货主播总视野达2.4亿,与去年双十一两位头部主播5亿的总视野相差甚远。
对此,有消费者表示,对于商品直播,没有以往的新鲜感。还有人表示只会关注自己喜欢的网络名人主播。而在流量领域,知名品牌商家开始陆续组建直播团队。
01“打断一根骨头”和“赠送一件礼物”,这已经不再吸引人了
“三二一,连起来。”这句话对陈轩(化名)的吸引力已经不如从前了。
曾经,对于陈轩来说,在buy buy买成了最有效的减压方式。尤其是在工作室里,听着网络名人主播梦幻般的讲解,她抑制不住购买的冲动。
“护肤不能只补水,还要出油。这个含有角鲨烷。”“如果你想让你的皮肤像一个剥了壳的鸡蛋,你必须得到刷酸。”“美白抗衰老,早C晚a”“这款粉底液遮瑕美白,关键成分是养肤”...
在陈轩看来,相比大品牌,主播们推广的化妆品、护肤品,直接贴上性价比高的标签,再合适不过了。“当主播爆出价格时,我很激动。关键是送这么多礼物,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尤其是双11、618,网络名人主播放直播公告,推各种Excel,各种“断骨”信息,让陈轩恨不得把脸“埋”在手机里。
久而久之,当多少冤屈被种下,陈明白,自己不能只听网络名人的主播一时之言,那货就只能送进“火葬场”了。她学会了判断和了解自己的肤质,知道产品的成分,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去购买。
今年618,陈轩会提前做一个清单,然后看关注的头部主播会不会卖他想买的产品。她还会直接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搜索,对比各种渠道的价格。
陈轩说,以前这种节日大推广的时候,花个三四千也是正常的。有一次买美容仪,直接花了一万块。大部分以护肤和化妆品为主,也有少部分是必需品和衣服。但每当陈璇看到花单,就会为自己长期的冲动消费而失望。渐渐地,陈轩发现,买了那么多护肤品,并没有宣传的那么有效,真正适合他的只有那么几款。
“我种过草,所谓的化妆粉底液,散粉,化妆喷雾。我应该搓面膜还是搓?还有眼影和眼线。就算主播们合起来,怎么可能不像别人一样画出卡姿兰的大眼睛呢?”
02现在囤货很实际,“文字游戏”已经抓到了
与陈璇不同,范姜的直播路线变得更加实用。
以前“喜欢在网络名人里看一些粮食种草博主,特别是低热量的零食,直接在某宝上下单,不经大脑”。谈到电子商务的推广,这样对奇财经说。“逢节必买,逢买必悔”。就是他前几年参加购物节的状态。“一到双11和618,我会准时观察直播间开的美食专场。”
“但是买太多零食,总会有腻歪的时候。放久了,很多都成了过期食品。”范姜说。她经常自嘲自己是个“扒手”。她一旦网购,就会不自觉的掏出空钱包。
今年618,范姜改变策略,选择走“实用囤货路线”。她买了鱼油、蛋白粉等保健品,还有卫生纸洗发水等类似的必需品。
“这些保健品都是医院营养科的医生买的。618比平时性价比高很多,也是高耗材。这个时候自然要多囤积。”她说,像她买的某鱼油,618比平时便宜,60元。受疫情影响,范姜居住的社区被封闭和控制。今年618买的货比以前少了很多,日用品对她来说变得更重要了。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熟悉了直播频道的数量后,范姜正慢慢对此失去兴趣。其实在疫情的冲击下,今年的 618,像前面提到的这种理性的消费者并不是特例。
中国文旅创新创业智库系列主编张德新表示,多年来,消费者看到多家电商平台的促销手段,已经逐渐习惯了公司空。“另外,很多打折促销本质上是一种文字游戏。先在正常价格上加一定的量,然后他们以高折扣的名义对外销售。在这个过程中,用户不断被教育,逐渐变得更聪明。”他称赞它。
03淘金时代已经过去,直播正在规范化
“如火如荼的直播电商创造了销售神话,但在2022年,曾经火热的直播赛道逐渐趋于平静,头部主播和明星主播退出,我认为是好事。”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与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电商直播“新农人”培育计划主办方之一袁帅对此赞不绝口。
在袁帅看来,监管的强硬,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对平台的要求更加严格,主播的素质门槛逐渐规范,这是直播行业步入正轨的正常表现。还有一点,直播行业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平台还是政策要求都需要打破头部流量垄断,给予腰部和新生力量更多的扶持。直播电商的大众占领变得普遍,是时代的要求。
随着带货直播格局被重塑,流量处于重新分配的状态。越来越多的知名品牌商也开始打造自己的直播团队,在门店进行线上直播,成为日常运营手段。
独立经济学家、财经评论员王赤坤表示,“品牌商家组建了自己的直播团队,用专业代替兼职,用专业代替业余,通过店铺直播吸引原有客户回归,牢牢锁定忠实用户,也防止网络名人主播等好友对其流量的侵蚀和对市场的扼杀。”
袁帅认为,店播和网络名人主播会长期共存,但店播的比重必然会继续扩大。对于很多品牌商家来说,商家自播会成为新的趋势,会常态化。
他指出,网络名人主播在带货之前,会和商家约定额外坑费、出场费、全网最低价等KPI协议,商家会要求主播承诺保底销售,但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业内广为人知的GMV数据。
此外,由于店播和商家之间是雇佣关系,成本远低于请网络名人主播带货,人员管理也更加灵活有效。“虽然店铺直播一开始在转化率和粉丝数量上比较被动,但可以做长期规划,日积月累,聚沙成塔,对商家来说是值得投资的。”袁帅说。
袁帅对奇财经表示直播淘金时代已经过去,平台从头部转向腰部是必然趋势。在直播野蛮生长,头部主播赢家通吃的时期,头部主播凭借其影响力,盲目压低价格。混乱之下,平台的流量被它困住了。对于平台而言,百花齐放的直播生态显然更有利于直播在平台上的发展,也是行业的一种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