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小米系公司要“圈钱”!创米数联创始团队洗牌,陷起知识产权诉讼

又一小米系公司要“圈钱”!创米数联创始团队洗牌,陷起知识产权诉讼,第1张

又一小米系公司要“圈钱”!创米数联创始团队洗牌,陷15起知识产权诉讼

记者|梁毅

小米生态链公司排队又一家企业!

近日,主营业务为智能家居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上海创米数联智能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创米数联)提交创业板上市申请,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报告期内),创米数联营业收入分别为8.75亿元、11.24亿元和15.3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663.43万元、-8812.91万元和6042.36万元,其中2020年净利润受股份支付费用1.51亿元影响。

作为小米的生态链企业,创米数字联盟的营收依赖小米集团的快速增长,但其利润在分成模式下被疯狂挤压。面对疯狂的“内卷式”智能家居赛道,一个实际上依赖于一个核心产品——智能摄像头的公司如何生存?

此外,创米数字联盟的6家创始股东中,只有一家参与了公司的经营管理。过去发生了什么?

小米模式双赢?

创数联成立时有小米集团的投资,从小米生态链开始发展业务。

由上海、天津金星、杜、范海涛共同出资人民币500万元,于2014年4月成立创米有限公司。四名股东分别认缴175万元、175万元、120万元、30万元。天津金星是小米科技的全资子公司,小米科技是小米集团100%控股的结构实体。目前,天津金星持股8.52%,小米集团战略投资部合伙人姜文被任命为公司董事。

小米生态链企业一般采用小米模式和自有品牌模式销售产品。小米模式是指企业负责小米品牌产品的整体开发、生产和供应,产品由小米集团通过各种渠道销售;自有品牌模式依托线上线下销售,包括线上B2C平台模式、电商平台仓储模式、线下分销模式和直销模式。

招股书显示,创米数码联盟主要作为小米的智能摄像头、智能插头等定制产品的供应商。报告期内,公司来自小米模式的收入分别为7.79亿元、8.51亿元和9.16亿元,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9.07%、75.7%和59.8%。比例的下降也反映了公司对发展自有品牌创米小白业务的重视。

但在小米模式下,大部分生态链企业的毛利率并不好看。为什么?

有必要提一下分成模式,分成模式又细分为分成模式和直销模式。其中,分成模式,即企业通过小米集团销售产品产生的净利润,需要按照双方约定的比例进行分成。

虽然创米数字联盟没有透露具体比例,但是

根据界面新闻记者此前的报道

即将在创业板IPO的小米生态链公司苏氏科技在招股书中明确表示,“分成比例通常为最终销售利润的30%-50%,不同产品之间存在差异。”

寿司科技的营收来自个人护理小家电的销售,包括口腔护理、头发护理、美发护理三大产品类别,涵盖电动牙刷、牙刷、电动剃须刀、吹风机等产品。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小米分成模式下的寿司科技毛利率分别为20.13%、19.15%、20.18%和23.26%。

另一方面,报告期内,创米数码联盟小米模式的毛利率分别为14.48%、17.75%和19.76%,自主品牌销售模式的毛利率分别为23.39%、18.66%和19.75%。2021年,前者超越后者是因为ODM模式下采购的智能手表、扫地机器人等产品销量快速增长,拉低了自有品牌的整体毛利率,通过毛利率相对较低的分销模式销售的自有品牌产品占比大幅提升。

图片来源:招股书

从产业链公司横向来看,利润分成模式下大部分公司的毛利率都差不多,主要受品类不同的影响。

另外,寿司科技和创米数码联盟的产品主要是代工生产,没有自建工厂。代工的选择和更换也受制于小米集团。

两份招股书都提到,在现有的小米品牌产品合作模式下,公司在引入新的供应商时,应提前告知小米集团。公司生产工厂必须是小米集团现场认可或书面认可的厂商,变更需按小米集团变更管理要求提出申请并经小米集团确认。

创始股东后来怎么样了?

界面记者注意到,该公司的创始股东为原股东上海的6名股东,包括杜、范海涛、徐文军、唐晓勋、关亚东、邓华。除邓华外,其余5人自2018年9月起不再参与公司经营管理。

那么2018年和前几年发生了什么?

回到2017年初,杜是当时创米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其控制的其他企业科技拟申请国内a股上市。经公司全体股东协商,决定将创米股份有限公司并入祁龙科技,实现共同上市。故由祁龙科技全资子公司信息收购创米股份控股权,上海、杜、范海涛分别以其原始投资成本出资420万元。

但本次借壳上市以失败告终,上述股东拟回购65%股份,管理层换岗。

2018年初,基于创米公司现有管理层自主发展的诉求,以邓华为代表的创米公司现有管理层与早期创始股东上海、杜、范海涛共同向信息购买了创米公司65%的股权。

2018年5月,经各方协商一致,以2300万元的总价收购郭龙信息持有的创米有限公司65%的股权。具体持股情况如下:

图片来源:招股书

从那时起,以邓华为代表的现有管理层接管了该公司。

图片来源:招股书

目前,邓华为公司董事长,直接持有公司17.99%的股权,通过上海创赢和上海领信间接持有公司1.77%和0.27%的股权,合计20.03%。此外,董事兼副总经理直接和间接持有本公司11.99%的股份,董事兼副总经理黄间接持有1.76%的股份。这三个人分别担任祁龙科技的CEO、产品总监和高级项目总监。

已脱离管理层的杜、范海涛、徐文俊、唐晓迅、关亚东,仅间接持有上海凌芯股份,以创建数米。

图片来源:招股书

智能家居轨道的疯狂“滚入”

虽然智能家居产品是公司的矩阵,但核心产品仍然是智能摄像机,占报告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6.96%、89.17%和83.88%,毛利率分别为16.02%、18.08%和20.80%。

据艾瑞咨询统计,2020年和2021年中国家用摄像机出货量分别为4040万台和4650万台,而创米数码联盟智能家用摄像机出货量分别为804万台和1028万台,市场份额达到19.90%和22.11%。

在智能相机细分领域,创米数码联盟的竞争力看似不错,但存在用小米模式牺牲利润换取市场份额的“尴尬”。

作为小米生态链企业,创米数码联盟能否在智能家居赛道上高枕无忧?

在同行业上市的可比公司中,创米数码联盟选择了美智光电(A21286。SZ)、萤石网(A21616。SH)、吉米科技(688696。SH)和Roborock (688169。SH)作为比较公司。这些智能家居厂商专注于不同场景智能家居产品的研发,在智能家居细分领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智能家居是基于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和传统家居设备融合的智能互联生态系统。实现上述功能的家居产品称为智能家居产品。由于智能家居行业涉及领域广,垂直细分市场之间壁垒高,不同环节和细分市场的智能家居参与者都被纳入行业竞争格局,“滚入”成为这个赛道的特点。

比如以格力、美的等为代表的传统龙头家电企业。通过将智能功能融入传统家电,推动传统家电行业向智能家居升级;以华为、普联科技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企业,依托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借助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将产业链布局延伸到智能家居领域,推出智能音箱、智能网关等硬件产品和智能家居APP等软件产品。

比如以百度、360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依托社交、电商、搜索、安全等基础平台,借助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和安全技术,将产业链布局延伸到智能家居领域,推出智能物联网平台,打造智能家居生态圈,而中小家电企业更愿意与此类互联网公司合作进入智能家居行业。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752.54亿元。蛋糕越大,分享的人就越多。创米数字联盟未来业绩会如何发展?

知识产权纠纷比比皆是。

上市前,创米数字联盟经历了几轮融资,账还不错。截至2021年末,创米数联货币资金1.47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2.58亿元。本次IPO,公司计划融资6.44亿元。

图片来源:招股书

其中,新一代智能家居产业化项目将在现有智能家居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和产业化智能摄像机等一系列产品。从资金使用情况看,本项目建设投资2.08亿元,其中土地购建投资1.78亿元。但目前公司经营场所为租赁,其余用于RD 1.54亿元。其他两个项目的大部分资源也用于研发。

公司的RD优势是什么?报告期内,创米数字联盟的RD费用分别为3993.7万元、5215.02万元和7880.76万元,分别占营业收入的4.57%、4.64%和5.14%;目前,公司拥有国内专利108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47项,外观设计专利48项。

但有趣的是,该公司目前正陷入知识产权纠纷的漩涡。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被告在创米数字联盟存在15起未解决的知识产权案件。案由是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起诉该公司侵犯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涉及诉讼金额1900万元。上述诉讼均已立案但尚未开庭。

天眼查显示,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主要从事制造、设计安装、批发零售等业务。股权穿透后,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49796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5
下一篇 2022-09-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