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去年秋汛造成的晚播不利开局,中国第二大产麦省山东接连闯过苗情弱、病害威胁、局部旱涝等诸多关口。通过精细田间管理和全程防灾减灾等措施,为粮食生产筑起了压舱石。目前,齐鲁大地大规模麦收已基本结束,夏粮丰收的图景逐渐清晰。
早苗行动,精细管理,丰收。
"如果你种了一辈子地,这一茬小麦是最新的."聊城市阳谷县阿城镇长楼村种粮大户常少兵说,小麦播种前黄河流域的秋汛和后期的低温天气,让他的150亩地一直拖到去年12月初才播种。
在农技人员的建议下,常绍兵采用了地膜覆盖种植新技术。半年来,小麦亩产超过650斤。“往年1000斤左右,种得好的话1100斤。”他说地膜新成本不仅全部收回,还赚了!
2月17日,在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梅中镇,农民在麦田里镇压保墒。新华社记者郭旭雷摄
受去年秋汛影响,山东冬小麦播种普遍推迟半个月左右。早在今年春节前,山东就启动了冬小麦“科技强苗”专项行动,组织专家到田间进行技术指导,精细化田间管理,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左右。
夏收期间,记者在禹城市伦镇看到,麦穗大,粒粒饱满。镇人大主席邵立奇说,今年春天,农技人员下沉,通过镇压、加强水肥管理等措施,引导种植户化弱为强。伦镇有14个测产点,平均亩产600斤,最高710斤。
据农情调度,截至6月20日下午5时,山东省已收小麦6003万亩,其中已收5935.8万亩,占98.9%。除青岛、烟台、威海外,其余城市基本完成收割。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希信表示,预计今年山东小麦生产面积增加,单产持平,总产量略有增加,确保粮食大省责任。
争分夺秒,用虫嘴和龙嘴抓食物。
安装、注药、起飞后,几架直径一米左右的无人机盘旋爬升,在空盘旋,在技术人员的控制下匀速前进。雾化后的药肥混合物均匀洒在麦苗上,短短1分钟就完成了1亩农田的植保任务。
3月底,德州市夏津县东李灌屯镇开展了防飞行动。“当时我工作的那块地有500亩。以前人工喷药要七八个人,七八天。现在一天就能完成,效果更好。”段庄村种粮大户孙吉顺说。
5月17日,在青岛平度田庄镇幸福庄村,植保无人机正在进行“一喷三防”田间作业。新华社记者李子恒摄
看这样一组数据:山东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2020年640万亩,2021年900万亩,2022年40万亩...在小麦生长中后期,多地出现疫情蔓延时,山东下大力气“以虫抓粮”,以“一喷三防”为抓手,开展虫害防治1.05亿亩次,有效防止了小麦条锈病的大范围蔓延。
自春节以来,山东一直缺乏有效降雨。据山东省水利厅介绍,山东统一调配各类水源,合理制定供水计划,有效保障供水。全省有大型灌区38个,中型灌区168个,累计灌溉面积4975万亩,供水量38.41亿立方米。
6月5日,在东营市垦利区垦利街道吴庄村,农民胡长海种植了8亩“麦基60”,在专家和种植户的见证下,交出了一份令人惊讶的答卷——在土壤含盐量4.5‰、不滴水的情况下,“麦基60”实测平均亩产460.98公斤,创下盐碱地小麦高产典型。
压实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在泰安肥城市,3000亩“减垄增地”的书记指挥着沉甸甸的麦穗。
据介绍,通过小麦“减垄增地”模式的集成推广,有效种植面积增加10%左右,亩产增加60公斤以上。泰安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减垄增地”种植模式已推广48.77万亩,增加有效种植面积4.9万亩。
6月2日,收割机在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的麦田里收割小麦。新华社记者郭旭雷摄
粮食安全是党和政府的责任。夏津县在组织架构上党政分管,关键措施上党政负责,推动党政双重监督的落实。共确定市县村594个16.5万亩领导指挥田,其中市级指挥田3个,县级指挥田15个。
走在齐河县的田野里,金黄色的麦田里点缀着高大银色的粮仓,引人注目。今年,齐河县投资5亿元,在全县高标准建设16个粮食烘干仓储项目及配套设施,为农民提供烘干、加工、仓储、清选、销售等服务。
在齐河县刘桥镇饮食服务中心,记者看到满载小麦的农用车鱼贯而入。经过检验、挑选、烘干等程序,新打出来的小麦进入批发粮仓,农民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晾晒不方便导致发霉。
要收获粮食,就要保证“有人收粮,有钱收粮”。东平县沙河站镇东塘村,粮食经纪人少,没有固定的粮食销售渠道。中储粮泰安公司提出了“村委会牵头合作社,辐射周边种粮大户给一手粮”的村企合作模式,直接收购本村农民的小麦,让农民种出好粮,卖个好价钱。(记者张志龙、陈豪、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