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变革|守护祁连山水好风光——祁连山青海片区生态保护修复试点观察

伟大变革|守护祁连山水好风光——祁连山青海片区生态保护修复试点观察,第1张

伟大变革|守护祁连山水好风光——祁连山青海片区生态保护修复试点观察

夏天,祁连山绿意盎然,风景如画。

由于长期过度开发和放牧,祁连山的生态功能受到严重威胁。祁连山青海片区作为全国首批风景林湖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项目之一,实施“连山供水、育林培肥、护湖”工程,探索生态系统化、整体化保护之路,保护祁连山美景。

景观、森林和湖泊的系统管理

盛夏,发源于祁连山南麓的小八宝河碧波荡漾。这样的场景让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阿柔乡草达坂村的牧民们多日来感触颇深:“以前山里开采石棉矿,河里都是矿渣,到处都是风尘,把老人和孩子弄得直咳嗽。”

祁连山是连接青藏高原和河西走廊的重要通道,是黄河流域的重要供水地,也是黑河、青海湖等内陆河湖的产水区。它对西北地区的水源涵养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屏障作用。由于长期采矿、水电开发和过度放牧,祁连山生态系统严重破碎化,脆弱性加剧。

6月16日,祁连县山水林田湖试点项目办公室干部杨福存在小八宝河岸边检查治理效果。新华社记者周生生摄

2017年,祁连山青海片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总投资20亿元,开展水源涵养功能提升、生态修复体系创新等4大类134个子项目,覆盖面积近6万平方公里。

“祁连山的生态保护和修复,首先要打破‘九龙治水’的格局。”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唐介绍,改变过去各职能部门的生态修复方式,综合解决祁连山“山摇、林退、水减、田荒、湿(湖)缩”等生态问题。

小八宝废弃石棉矿,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开采,是一个无主矿。传统上,它属于自然资源部。尾矿堆积的小八宝河生态治理归水利部门管辖,周边草原恢复归林草部门。祁连县山水林田湖试点项目办公室干部杨福存说:“各部门很难同时申请一个地区的生态修复项目,只能各干各的。”

河渣清理、河岸护坡、“马道”上种植云杉、边坡种草恢复绿色,原本是分属不同部门的生态修复工程。通过行业标准统筹和部门协调,小八宝废弃石棉矿项目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验收,实现整体修复。“现在的小八宝河清澈见底,空清新,‘草’的味道扑鼻。”多杰惊喜地发现,曾经稀有的野鸭也成群结队地栖息在这条河里。

从工程导向到生态导向

发源于祁连山东麓的大通河全长574公里,是黄河的重要二级支流。过去,大通河流经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时,河中有成堆的垃圾和采砂点,生态极其脆弱。

如今驱车溯流而上,河段自然弯曲流动,河心岛上绿植密布,却难见生态修复的“痕迹”。

这是6月16日拍摄的大通河闸源段现状(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周生生摄

“我们注重减少人工干预,最大程度恢复河流原貌。”原宪县林田湖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项目办公室主任何七十三介绍,传统的生态修复工程在验收时主要看工程量,很多河堤从头到尾都是用石笼堤防修复。

青海祁连山地区调整了过去以工程建设为主的思路,将水质和流量变化、绿化面积等主要生态指标作为绩效评价的重点。通河门苑段生态修复,原计划修建34km石笼护岸。经过实地勘查和科学计算,在不影响防洪的情况下缩短至16km,其余河段通过缓坡植树恢复。这样既节省了投资,又实现了生态修复。

水质变化是河流修复的最好体现。经过三年的修复,大通河闸源段水质由ⅲ类稳定到ⅱ类或以上。参与大通河流域整治项目的深圳市和创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监理总监谢承志说:“不再追求工程建设任务量,优化绩效考核指标,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

分享生态修复红利

祁连山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还与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系统推进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垃圾收集无害化处理和有机肥替代,发展生态旅游和有机农牧业,增强群众对生态修复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6月16日,门源县泉口镇生活垃圾高温热解处理站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新华社记者周生生摄

在祁连县卓尔山脚下的八宝镇拉东台村,村民马占仓正忙着打扫庭院、打扫房间、迎接夏季游客。去年,他的民宿收入超过30万元。

“以前村里都是旱厕,有几个接自来水的也是直排到海边的。”拉东台村村支书马福海介绍,2018年村庄环境改善纳入祁连山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后,北京的专家在村里住了5个月,围绕自然特点和村民需求设计方案。

用鹅卵石铺成的透水广场,民宿的改造实现了开窗与群山绿林环绕,每一条污水都接入了管网,让拉东台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9年建成后,村里陆续开设了55家民宿,高峰日接待游客近2000人。

这是6月19日在祁连县拍摄的祁连山支脉卓尔山的美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李占喜摄

五年来,祁连山青海地区遗留无主矿山2690公顷,修复治理鼠害、黑土滩6.5万公顷,沙化草地1500公顷。域内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稳定,均在二类以上;青海湖共有鸟类228种,数量超过57万只。生态保护和修复成效显著。

通过系统总结和推广试点项目的成果和经验,青海将继续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全力保障祁连山生态安全。

记者:周生生、李劲锋、李占义

编辑:冷燕燕、贾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41271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31
下一篇 2022-08-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