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2日电中国证券报6月22日发表文章,题为《与时间赛跑,新旧基建》。文章称,近两个月来,多个地方重点项目开始“抢工期”,基建投资持续发力。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今年全国共发行新增专项债券2.55万亿元,比2021年同期增加1.68万亿元,发行进度明显加快。
专家认为,近期中央和地方稳定经济政策密集出台,促进了新老基建项目协同发力,发挥乘数效应带动产业链发展,有利于稳定投资和就业。
(图片说明)资料图,新华社发
(小标题)工地上的“抢工期”
6月20日上午10时,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主厂房开挖。山上20多名工人正在用手钻钻孔爆破,各种机械设备轰鸣。“目前基本上是24小时连续施工。”三峡建工集团天台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工程部部长龚超介绍。
天台抽水蓄能电站作为浙江省“十四五”重大建设项目,也是三峡集团下属三峡工程“十四五”期间首个获批的抽水蓄能电站,2021年12月获批后立即启动主体工程建设。2022年4月,电站所在地天台县发生疫情,水泥、钢筋、柴油、火工品等物资运输受到影响。
“尽快把损失的工期抢回来!”三峡建设集团天泰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王坤日前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公司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对重点工地限量供应物资,并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开辟绿色通道,保障工程物资运输。“工程技术人员在研究论证加快电站建设技术方案的同时,远程协调四川、贵州、福建等地的数百名施工人员随时做好准备,疫情解除后立即赶赴施工现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他说。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在现场看到,随着疫情的缓解,天台抽水蓄能电站近700名建设者正在地下厂房、交通洞、砂石系统、便道等9个工作面紧张施工,朝着2025年12月首台机组投产的目标稳步前进。
与此同时,1000公里外长沙的重大项目也在加紧推进。以交通项目为例。2022年,长沙铺设重大交通项目309项(含中央、省在长沙的重点项目),包括铁路、航空空、公路、国省干线、城市道路、水运、轨道交通、物流项目、客货枢纽等。
“五一”假期期间,相关工程并未停工。其中,“五一”假期,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现场,1800多名工人加班加点,旨在确保重点工程顺利有序推进。“1-5月,长沙交通项目共完成投资288亿元,占全年预计投资585亿元的49.2%,基本实现投资过半的目标。”长沙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透露。
近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扎实稳定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对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加快推进一批探明的水利工程,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因地制宜继续推进城市地下共同沟建设,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等。
近期各地陆续出台稳定经济的政策措施,确保二季度经济企稳回升。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8个省份明确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拉动经济的关键,强调要加大重大项目投资。
(小标题)新基础设施蓬勃发展
在传统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周期的同时,新的基础设施投资也吹响了号角。“今年每天都在加班,每天都在这个点回家。现在我有六个储能项目要做,两个在湖南、湖北、河南。”晚上9点30分,在华勘察设计院工作的小叶下班回家。
肖叶表示,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可以明显感受到新增基建投资的热情。“据我所知,今年与我们新基础设施相关的项目数量迅速增加。前年我们公司接了不到10个新基建项目,去年有20个左右,今年有80个左右。但是我们是前端设计,主要是出具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能不能落地,还要看后期的申报。”
新基建项目前端准备阶段如火如荼,后期落地也如火如荼。在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河湟新区的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施工现场,数百名工人正在紧张工作。
“为了减少疫情和冬歇期对整体工期的影响,我们正在尽一切努力弥补延误的工期。比如空管道工程部分受疫情影响,原材料运输延迟。为了尽快安装空调制系统,现在施工队正在以‘三班倒’的方式努力工作。”在施工现场,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EPC总承包项目负责人邱说。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的数据中心机房和动力中心大楼已经完工,配套的绿化景观部分工程已基本完成。
日前,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在发布会上表示:“新增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发展富有韧性。在支持疫情防控、恢复生产、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我们预计,下半年,地方和重点企业将增加投资,一批重大项目将开工建设。”
(小标题)扛起稳增长的“大旗”
基建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将扛起扩内需、促流通、稳增长的“大旗”。据测算,以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为例,每投资1000亿元,可拉动GDP增长0.15个百分点,新增就业49万人。此外,还可以带动水泥、钢铁、工程机械等行业的需求。专家表示,该政策将促进基础设施项目和融资更加顺利,同时发挥乘数效应,带动产业链的发展。
从全国来看,基础设施建设对稳定经济意义重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呈稳中有升态势,前5个月投资增速比前4个月加快0.2个百分点。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基础设施可以通过刺激投资,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稳定市场预期和就业。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上市公司都在积极研究和跟踪市场机会。杭萧秘书长宋贝表示,装配式钢结构是数据中心建设的主要材料,光伏建筑一体化材料的应用可以进一步降低西部新建互联网数据中心的能耗水平,使其在新一轮基建项目中更具竞争优势;公司将积极参与新项目的建设。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隧道安装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崔也表示,目前,传统基建的基建投资格局逐渐清晰,全面加强基建建设将给相关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专家认为,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对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需要扩大对基础设施的有效投资,引导资金投向新的基础设施或相关新兴产业。
对此,孙建议:一是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市场化,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提高基础设施投资的有效性;二是盘活资本存量资产,特别是加快新型基础设施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同步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三是加大地方债控制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投资进度透明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