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轮船货船

船轮船货船,第1张

“船等货”变为“货等船”全球最繁忙港口群活力迸发

新华社北京六月二十三日电。23日,《中国证券报》发表文章,“船待货”变“货待船”,全球最繁忙港口群的活力,生成。文章称,上海和广东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群,也是中国货物进出口的主要通道。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访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发现,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几大枢纽港近期都在加速恢复,都在尽最大努力弥补失去的时间,弥补疫情带来的损失。

上海:洋山港出口报关量大增。

船只一字排开,在操作人员的远程熟练操控下,一排排高大的“铁人”挥动手臂,轻轻抓起五颜六色的集装箱,稳稳地放在自动引导车上。

这是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一派繁忙景象,7个集装箱泊位满负荷运转。日前,中国证券报记者在现场看到,附近集装箱堆积如山,而港口外,一艘万吨巨轮缓缓驶向远方的地平线。

(图片说明)资料图,新华社发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洋山港贡献率超过50%。自6月1日全面复工复产以来,上海各大港口重启繁忙模式。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首席远程操作员黄华说,他平均2分钟就能装卸一个集装箱,还是觉得忙不过来。洋山海关数据显示,疫情期间上海日均出口报关量为7000件,6月以来已增至1.1万件,增幅超过50%。

目前集装箱船从出港到离港的时间已经从原来正常时期的48小时缩短到24小时甚至16小时。据很多业内人士介绍,以前是“船等货”,现在是“货等船”。

船务代理人许表示,4、5月份,长三角很多出口货物都是从附近的宁波港装船,但最近上海港的运量迅速回升。上海的港口资源丰富,运作高效。随着出口商急于发货,上海港口正经历爆炸性的发货高峰。

为促进长三角港口联动,洋山海关继续推广“联动接卸”监管运作模式,即出口货物在当地港口办理报关手续,由专用驳船抵达洋山港后,直接由远洋货轮承运出境。进出口货物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大大提高了口岸通关效率和集疏运能力。与传统的水水中转模式相比,“联动接卸”出口可节省物流成本400元/标箱,进口可节省200元/标箱。

根据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周度统计数据,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从5月27日的4175.35上涨至6月17日的4221.96,上涨46.61。沪美西、美东航线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基本接近满载水平。

(字幕)深圳和广州:抢产量

南方的深圳港也出现强劲复苏。截至6月12日,深圳港今年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86.94万标箱,同比增长2.54%,实现正增长。其中,5月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4.7%。

深圳有东、西两大港口,东部是盐田港,西部是招商局母港,包括蛇口港、赤湾港、妈湾港。“疫情一缓解,船舶靠泊时间在短短10多天内全部恢复正常。很快,4月初运营能力提升至105%。”招商局港口(华南)运营中心运营部副主任林敏说,现在西部港区24小时运营,每天集装箱吞吐量4万标准箱,产能完全“填满”。预计今年港口吞吐量将继续稳步攀升。

今年3月,深圳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全市上下按下“慢键”一周,直接影响了当地的外贸形势。深圳外贸出口连续29年位居全国第一。但今年一季度出口额仅为4076.6亿元,同比下降2.6%,其中3月份出口额同比下降14%。随着4月份深圳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各大口岸满负荷运转,外贸进出口随即呈现“爆发式复苏”。据统计,4月份,深圳港口进出口吞吐量达255.73万标箱,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18%。

华南另一重要港口广州港的吞吐量也走出了前低后高的上升曲线。今年1-5月,广州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404.8万标箱,同比增长12.4%,其中南沙港增长21.3%。

“码头一年365天‘不关门’,工人三班倒,24小时装卸。从4月份开始,外贸船舶数量连续创新高,预计今年将再创新高。”南沙三期集装箱码头运营部副经理陈子扬表示,前期反复出现的疫情对港口各项业务都有一定影响,堆场作业和运营效率下降。现在我们卷起袖子努力工作来弥补损失。

同时,政策利好为广州港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日前,国务院发布的《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方位合作总体方案》提出,提升南沙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加快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自动化码头建设。“目前,四期码头已进入常态化全过程联调联试阶段,预计今年交付验收。”陈子扬说,建成后,南沙港区年集装箱吞吐量预计将超过2400万标箱。

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深圳港、广州港、东莞港、福州港、佛山港港口吞吐量下降,主要受年初疫情影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疫情的消退,华南地区港口吞吐量增速将在接下来的时间内逐步由负转正。

(小标题)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无可替代。

上海、深圳、广州主要港口的“爆发式复苏”,带动出口企业加快生产。中国证券报记者调查发现,疫情并没有让这些企业的竞争优势消失。随着疫情的缓解,外贸出口的强劲增长势头再次爆发,再次凸显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韦伯是生产电动轻型车用锂电池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7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爆发以来,公司的市场份额并没有被超越,而是逆势持续增长。去年公司海外市场收入增长超过50%,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牢牢占据欧洲市场20%的份额。

“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巨大的市场应用,中国企业已成为全球锂电池市场最重要的参与者。”韦伯秘书长魏茂志表示,出口渠道畅通后,工厂每天都在满负荷生产,争分夺秒地交付订单。海外市场供不应求,今年公司出口有望再创新高。

科莱机电深耕自动化和汽车零部件。多年来,公司与联合电子、博世集团、大众汽车等国际企业深度合作,成为相关产品的核心供应商。该公司投资总监李南表示,虽然前期失去了部分订单,但公司多年积累的技术、成本、服务等综合优势依然明显。全面复工以来,生产恢复较快,目前已接近满产。今年,出口将稳步增长。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160374亿元,同比增长8.3%。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干近日表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中的地位依然巩固。我国产业体系完整,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能力、专业人才优势明显,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超大规模市场吸引力不断增强。(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39781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9
下一篇 2022-08-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