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沈阳工厂停产

宝马沈阳工厂停产,第1张

沈阳新工厂开业,宝马要向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发起反攻

6月23日,德国宝马集团在沈阳建设的新工厂“瑞达工厂”正式启用。该项目耗资150亿元,是迄今为止宝马在中国市场最大的单笔投资。宝马表示,瑞达工厂的开业是集团加速电气化转型的重要一步。目前,宝马首款纯电动中型跑车宝马i3已经在这里投产。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宝马将把新工厂打造成为纯电动汽车的核心生产基地,向中国市场发起反攻。不过,随着特斯拉和国产品牌已经深入人心,竞争对手不断涌现,宝马在中国的纯电动汽车销量能扩大到什么程度还是个未知数。

途远宝马集团

目前宝马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全部位于沈阳。利达厂的名字来源于其所在地利达村的谐音。如果算上2004年投产的大东工厂、铁西工厂、2012年投产的铁西工厂、2017年投产的车用电池工厂,利达工厂将是宝马在中国的第四家工厂。宝马表示,随着日达工厂产能的逐步提升,沈阳基地的产能将提升至每年83万辆。

在23日举行的线上开业仪式上,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乔晨·高勒(Jochen Goller)表示,“新工厂将在加速中国市场向电动化转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据他介绍,该工厂高达100%的产能将用于生产纯电动汽车。

宝马等高端汽车企业在电动汽车领域提速,背后有现实压力:

宝马、奔驰、奥迪等公司原本垄断了70%以上的高端汽车市场。2021年,中国市场占宝马全球销量的34%,这对宝马非常重要。但随着高价电动车产品的出现,宝马的市场份额正在被蚕食。

本月发布的蔚来ES7,其补贴前的标准电池组起价为46.8万元;最新发布的理想L9Max,全国统一零售价45.98万元,远超高档车30万元门槛。

与传统高档车相比,高档纯电动车的销售价格不仅与其大致相当,而且还能充分发挥传统高档燃油车在数字技术上不具备的优势。车载设备公司的高管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纯电动汽车内部更安静,可以用语音控制汽车导航仪和车窗,实现联网汽车的优势。

2022年1-5月,特斯拉和三家纯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理想和小鹏)在中国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甚至翻倍。然而,宝马的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其在中国销售了208,507辆宝马和MINI新品牌,同比下降9.2%。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截图

在媒体看来,宝马要对中国电动车市场发起反击并不容易。

李等品牌已经清楚地表明了他们抢占高端汽车市场前沿的决心。

李CEO李想表示,产品经理最重要的是做好战略定位,明确哪个市场,哪个时间节点,和哪个对手开战,要做很多取舍。取舍不是要等到产品做好了才研究从哪里下手。比如你需要攻一座山,你只需要造装甲车和武装直升机。结果巡洋舰,核潜艇都造出来了,钱花出去的效果还是差。然后就是找到好的用户群体,了解用户的痛点,了解你的对手是谁。

在这个逻辑下,李的第一款产品是中大型增程式SUV,主打家用车。只有一款车型,理想就挤进新能源第一梯队。今年5月理想共交付1.14万辆,位居新势力销量第一。

对于新企业来说,高端车赛道并非高不可攀。在6月21日的理想L9发布会上,李想说,“即使和Cullinan(劳斯莱斯2015年发布的豪华全尺寸SUV,售价超过600万人民币)相比,我们也一点都不害怕。”

李想此前提到,到2025年,要拿下中国智能电动车20%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智能电动车第一企业。根据2025年电动车产能达到800万辆的预计,这意味着李的电动车产能将达到160万辆。

《日本经济新闻》认为,宝马这样的高端车企在纯电动汽车领域明显动作缓慢。宝马2021年在华销量中,纯电动汽车占比仅为3%,宝马打算在2025年提升至25%。在本组织看来,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统计显示,今年5月,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占乘用车销量的26%。然而,日本瑞穗银行研究员金汤指出,现有高端车企(不包括专门从事纯电动汽车的企业)的电动化率仅为1%左右。宝马等公司未来能在多大程度上扩大纯电动汽车的销量还是未知数。

对于很多中国消费者来说,提到纯电动汽车,他们会本能地想到中国国产品牌,或者特斯拉。

联合会的报告截图

当宝马转向电动汽车时,它还将遭遇其他试图转型的老牌车企的竞争。

德国子公司奥迪将于2024年底在长春建立其在中国的第一家纯电动汽车专用工厂;丰田将于2022年冬季后在中国等地推出首款纯电动汽车“RZ”。

但从行业本身的特点来看,汽车是一个长期工业化的产品,“慢是有原因的”。豪华品牌通常有严格的车型迭代周期,不需要迭代太快。而且它的最终产品往往会产生引领效应,甚至是对新品牌的降维打击。

在智能化方面,传统豪华车企与智能汽车时代并不格格不入。相反,利用技术积累和规模优势,他们可以快速完成向入门级和大批量车型的技术下放,抵御“新生力量”对市场的冲击。纯电动车领域的“新势力”往往以软件见长,而传统豪华车企在硬件方面的优势和积累不会轻易消失。

还没到看出老牌汽车公司和新型汽车制造力量之间区别的时候。

本文为Observer.com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38718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9
下一篇 2022-08-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